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卷海报,经济体系雏形!(2/2)
所以程野搞九折,差价只能从大波镇的建设资金里补。
“亏?”
程野微微点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我们没办法建设生产这些物品的产线,把成本打下来,就一定会亏。”
“那”王康有些急了。
“别急,先跟着我的思路继续往下,有人亏就有人赚,我们亏了,谁赚了?”
“唔”王康顿时愣住,半天后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居民?”
“对,亏的是大波镇的资金,富的是大波镇的居民。”
程野点头。
幸福城都在烧钱贴补卫星城,用多年积累的资源推着建设走。
大波镇想安置流民、搞发展,哪能不烧钱给居民让利?
想要有消费,就得先烧钱刺激,刺激起来了,才有赚钱的可能。
要是连消费力都没有,拿什么谈发展?
“大波镇的居民富了,手里有东西了,建设自然就起来了。”
“人人日子过好了,才会对这儿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还怕没未来吗?”
王康琢磨着,忽然有些明白程野设计的这套模式精妙在哪里了。
一穷二白的流民家庭,啥都没有,脑子一热说跑路就跑路。
可要是他们在大波镇有了房子,有了稳定的活计,家里摆着攒钱买的桌椅、储物柜,还有一堆生活用品,再加上只能在大波镇用的积分.
“有未来,他们就跑不了了?”王康下意识接话。
“跑不了一点。”
程野笑了,从王康的身上已经看到了流民的反应。
“只要进了这套体系,就会被慢慢绑在这儿,成了大波镇的一份子。”
“另外,只要其他卫星城不在一开始就抄我这套体系,往后根本不可能学我玩得转这套居住分级制度。”
具体的执行上,海报展现的不过是整套经济体系的冰山一角。
真到了落地时,必然要跟着居民的需求和想法随时调整。
但就凭这些,程野也有十足把握,把那些盼着来幸福城过好日子的家庭,一个个拉到大波镇,让他们安下心来踏实发展。
当然,真要是碰上为老不尊、想偷懒占便宜、挤占福利的
程检查官会手软吗?
根本不用他出面,只要拉出两个典型树起对立,那些想勤恳干活、靠双手创造未来的家庭,自会帮他清理掉这些害虫,维持环境“干净”。
“还是废土好,没那么多尊老爱幼的讲究,只有最基本的价值交换。”
“不然这套体系想行得通,单靠幸福城那点扶持,远远不够。”
程野心下感慨,解释完后,又指着独立单间简单说了下。
单间的待遇比家庭房更优,除了家庭房有的福利,每月还能享两次免费技能培训课。
这课对其他居住环境的人是收费的。
只要在培训课上通过考核,直接就能分到一份稳定工作。
工资结构也往这套体系上靠:
设置居住补贴梯度,选择家庭房的工人,每月基本工资上浮5%,选择单间的工人上浮10%,但补贴直接以“住房代金券”形式发放(不可提现,仅能消费使用),确保新增收入全回流到居住相关的开销里。
针对家庭房居民,还设计了“亲子套餐”、“家庭日用品包”这类捆绑式定向消费礼包。
礼包价比九折还便宜,却得用勤恳干活赚来的家庭积分才能换。
可惜没有办法在吃喝这方面做文章,否则还能继续优化这套体系。
但就算如此,只要进了这套体系就会发现,选付费居住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能靠福利倾斜、积分抵扣、权益绑定这些方式降低实际成本,甚至转成长期收益。
而大波镇靠的就是“居住收费→补贴工资→定向消费→资金回流”这个闭环,快速刺激消费、收回资金,再反哺体系,让经济循环能持续转起来。
“好复杂啊,程哥,这是你一个人设计出来的吗?”
王康盯着地上的海报,眼神里又恍然又震撼。
这么完善的循环,他现在理解着都费劲,实在想不通程野是怎么把它捋顺的。
“当然了,你以为我这段时间都在休息吗?”
程野笑了声,随后却又补充道,“很少有人能懂经济学的魅力,也少有人会去琢磨社会体系的复杂。在有些人眼里,只要拳头够硬,就能把所有人都变成机器,按他设想的方式转,哪怕那方式既不合理又反人性,也非要造出个理想化的乌托邦。”
“但你从现在起得记住,知识才是你真正的武器,你的想法、你的理念,才是能让你干出一番事业的根本。至于拳头,它是用来保护你的,让你能安安稳稳走完这个过程,不被我刚说的那种蠢人捣乱。”
很有意义的两段话,王康没能完全听懂。
但不妨碍他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末尾还特意标上了时间和此刻的场景。
“对了,除了工程图和居住环境,还有更重磅的东西。”
程野说着,将第三卷海报掏了出来,这是他昨天才赶完的最后一卷。
里面全是大波镇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和薪酬,有点像现代招聘软件上的详情页,把岗位相关的信息全列得明明白白。
不过因为不清楚检查站会分配多少资源,数据都是预估的。
如果招人时一切顺利,这卷海报他不会拿出来展示。
但要是实战考核,第一步招人时竞争都无比激烈,那海报就是杀手锏。
就像最初选择大波镇一样,完成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才能在接下来的考核中步步占优。
否则就是一步错,步步错,先机没了,再想要追上就得靠运气了。
从早上八点半到中午十一点,王康一直在疯狂琢磨。
不只是理解海报上的内容,更是把自己代入整个体系,找里面的错漏和问题。
好在程野就在旁边,任何疑问都能立刻得到解答,每次解惑都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通透感。
“要是有个直观的数据显示,王康现在的内政属性,应该在猛涨吧”
程野靠在躺椅上暗自琢磨。
前前后后忙了十几天,到最后这段时间,他反倒彻底清闲下来。
现在想想,也难怪前身武学天赋差,实在是内城的培养环境,根本就是把人当现代学生来教。
这里没有小初高,只有一所学校,却有长达九年制度的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内除了前三年会和现代一样,教学基础的语文、数学两科外。
后六年就直接分方向了,音乐、绘画、机械、电力、研究.什么都有。
十岁的孩子哪懂那么多,都是被推着学。
但就算是灌耳音,也能培养出最基本的思维逻辑,向文明靠拢。
有了这逻辑打底,再加上内城确实安全无虞,久而久之,对武学战斗越来越陌生,身体各方面机能退化也属正常。
不过话说回来,这套现代教育体系,也让王康现在能理解这些复杂的理论。
换做B哥来,恐怕他把嘴皮子说破,刘毕也只会点头,最终还是似懂非懂,只能学个皮毛来执行,根本理解不了底层的构建逻辑。
叮。
十二点的闹钟准时响起,王康猛地抬起头,眼神还有些发直,显然没完全从密集的思考中抽离出来。
“不急。”程野起身活动了下脖颈,“这套模式真要转起来,至少得十天半月,有的是时间让你慢慢琢磨。”
他从背包里取了六包营养浆,加热好,两人简单解决了午饭。
拉开门时,大龙已经带着几个人等在门口。
“东西都备齐了?”
“准备好了,大人。”大龙点头,目光不经意扫过屋里墙上贴着的海报,瞳孔微微一震。
“那就好。”程野侧身让开,“进去把海报都收起来,小心点卷好装车,等我电话再往外拿。”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