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 第354章 和亲的担忧

第354章 和亲的担忧(2/2)

目录

椅背上镶嵌的绿松石在烛光下闪着幽光,映得他眼底的忧虑愈发清晰:“朕信皇叔的建议,也知道将清露送去大宋和亲,是眼下保全西夏最好的法子。

可……”他顿了顿,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清露是朕的宠爱女儿,自小在宫里被宠着长大,性子烈得像草原上的小马。

她到了大宋,若……若宋帝赵翊待她不好,甚至冷落了她……”

说到这里,李乾顺猛地转过身,龙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香炉,带起一缕青烟。

他的眼神里满是焦灼,甚至带着几分孩童般的惶惑:“皇叔,您是知道的,中原皇帝向来薄情,前朝的和亲公主,有几个能得善终?若是清露在那边受了委屈,赵翊会不会觉得我西夏连个公主都讨他欢心不得,反倒觉得我们没用,转头反悔了?”

殿内一时静了下来,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李彦仙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西夏皇帝,想起他幼时在党项部落里骑羊玩耍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淡了些,多了几分真切的温和。

他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到李乾顺面前——那玉佩是上好的和田白玉,雕成一只衔着灵芝的仙鹤,正是大宋皇帝赵翊前日亲手交给他的信物。

“陛下请看这个。”李彦仙的指尖捏着玉佩的绶带,玉质温润的光泽映在他眼底,“这是宋帝亲赐的,他说‘西夏愿降,免我大宋将士流血,免两国百姓流离,此乃大功。

朕若连献上诚意的公主都善待不得,何以立信于天下?’”

他收回玉佩,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像是突然出鞘的剑:“陛下担心的,是寻常帝王的凉薄。

可赵翊陛下不同。最是看重‘仁’与‘信’二字。

您想想,西夏主动归降,让他兵不血刃得了这桩大功,既能在史书上留下‘圣明’二字,又能向天下人展示他容得下异族的胸襟,这样的好事,他怎会不珍惜?”

李乾顺的眉头渐渐舒展,他走到殿中那尊青铜鼎前,指尖轻轻拂过鼎上的饕餮纹。那是西夏立国时铸造的,如今却要靠着和亲来维系安稳,心里终究不是滋味。

“可清露她……”

李彦仙打断他,语气里带着笃定,“她虽烈,却聪慧。

到了大宋,见赵翊待她敬重,又知这桩婚事关系着西夏百姓的安稳,自会收敛性子。

再说,”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烛火,“赵翊既看重这份‘圣明’,便会刻意对清露好些。

他要让天下人看看,归顺大宋的都会得善待,这可比十万大军还有用。

陛下放心,清露到了那边,只会被敬着,绝不会受委屈。”

李乾顺沉默了片刻,忽然抬手拍了拍李彦仙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官袍传过去,带着几分释然。

“皇叔这么说,朕就放心了。”

他转身望向窗外,暮色已浓,宫墙上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在青砖上铺开,“明日送清露出城时,还请皇叔多照拂些。”

“贤侄放心。”

李彦仙拱手行礼,玄色的袍角在烛火里轻轻晃动,“臣定会护她周全。”

殿外的风还在吹,铜铃的轻响混着远处巡逻禁军的甲叶声,在夜色里漫开。

李乾顺看着李彦仙沉稳的侧脸,忽然觉得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或许,这样的选择,真的是对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