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六五三(2/2)
中午,母亲又提着竹篮过来,里头有玉米面饼子和炖茄子,还带了一罐用井水冰过的绿豆汤。我们几个坐在田埂上吃饭,蝉声依旧在耳边不绝。阿强喝了一口绿豆汤,立刻伸长脖子,长舒一口气,说:“婶子,这比冰棍好吃多了。”母亲笑着摇头,递给我一个饼子。
饭后,我们躺在一棵大树下乘凉。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斑驳陆离。阿强叼着一根草叶,半眯着眼问我:“磊子,你真打算一直待在村里吗?还是过几天就回城?”
我愣了愣,没有立刻回答。父亲也静静坐在一旁,眼神望着远处的田野,似乎并未插话的意思。我想了想,低声说:“暂时不想回去。这里的日子虽然累,却让我心里安稳。”阿强咧嘴一笑:“那就好,咱俩能多在一块儿折腾几天。”
树荫下的空气凉爽,我靠着树干,竟渐渐打起盹来。耳边的蝉鸣像是远远的潮声,起伏不绝,我在半睡半醒间,仿佛又回到童年时光。
——
午后继续干活。竹竿渐渐插满整片瓜地,藤蔓顺势攀上去,一派生机。父亲依旧不多言,但他的背影让我觉得无比踏实。每一锄下去,每一根草绳绑好,仿佛都在告诉我:生活就是这样,一点点去做,就会有结果。
太阳快落山时,我们才收工。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吹来,带着泥土和麦草的香气,吹散了满身的疲惫。阿强背着竹篮,走在我身边,不停哼着小调,声音不算好听,却透着畅快。
——
傍晚,村里的孩子们在院口追逐打闹,笑声此起彼伏。母亲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炖着排骨汤,香味随风飘散。父亲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里修理锄头,偶尔抬头看看天色。
我站在一旁,忽然觉得这一幕安宁得让人心生温暖。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过去那些让人窒息的记忆,只有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亲人。
晚饭后,我和父亲在院子里乘凉。夜色渐深,星星一点点亮起来。父亲慢吞吞地说:“日子就是这么过,别总想那些没的。人要跟地一样,踏实。”我点点头,没有多说,但心里却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
——
夜深时,我点起油灯,写下今日的日记:
“第五十一天,盛夏清晨。藤蔓疯长,竹竿支起;汗水浸透衣襟,蝉声响彻耳边。父亲挥锄,阿强绑藤,母亲送来绿豆汤,酸甜清凉。烈日下的劳作,傍晚的晚风,院中炊烟与孩童笑声,这一切让我心里渐渐安稳。原来,忘记伤痛并不是刻意去忘,而是用新的日子,一点点填满。”
我放下笔,吹熄灯,窗外的夜风吹进来,带着青草和泥土的香气。心里似乎真的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