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 第223章 夜声之外的安稳

第223章 夜声之外的安稳(1/2)

目录

八月的天津,傍晚的风终于卸了些暑气,带着点海河的湿润,吹进敞开的窗户。林阳把最后一盘清蒸鲈鱼端上桌时,晓雯正靠在客厅的沙发上,轻轻抚摸着已经显怀的肚子,眼神柔得像化了的蜂蜜。

“慢点起来,我扶你。”林阳快步走过去,伸手揽住晓雯的腰,小心翼翼地帮她站起身。自从晓雯怀孕四个多月,肚子慢慢隆起来,他连让她多走两步都觉得担心,更别说弯腰、起身这些动作,总怕她累着。

餐桌上摆得简单却精致:清蒸鲈鱼是晓雯爱吃的,林阳特意挑了刺少的中段,还仔细剔掉了靠近鱼皮的小细刺;清炒西兰花脆嫩,淋了点香油提味;还有一碗温热的小米粥,里面加了晓雯妈妈从静海老家带来的红枣,熬得糯糯的。

“今天怎么没做你爱吃的红烧肉?”晓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西兰花放进嘴里,脆嫩的口感让她眼睛亮了亮。

“李医生说你最近要少吃点油腻的,等周末再给你做,到时候少放糖,多炖会儿,让肉烂一点。”林阳给晓雯盛了碗小米粥,又夹了块鲈鱼放在她碗里,“你尝尝这个鱼,我炖了二十分钟,应该很嫩。”

晓雯咬了一口鱼肉,鲜美的汁水在嘴里散开,没有一点腥味,她笑着点头:“好吃,比上次母婴店旁边那家餐馆做的还好吃。”

林阳看着她吃得开心,自己也跟着笑起来。自从晓雯怀孕,他的厨艺像是开了窍,每天研究孕妇食谱,从一开始连粥都能煮糊,到现在能熟练做出一桌子清淡又营养的菜,连晓雯妈妈都说“阳阳现在比我还会照顾人”。

吃完饭,林阳不让晓雯动手收拾,自己麻利地把碗筷放进洗碗机,又用湿抹布擦了擦餐桌。等他从厨房出来,看见晓雯正坐在沙发上,拿着那个深棕色的本子翻着,嘴角还带着笑。

“看什么呢,这么开心?”林阳走过去,坐在晓雯旁边,顺手把空调温度调高了一度——怕夜风太凉,吹着她不舒服。

“看你写的产检记录,”晓雯把本子递到林阳面前,指着7月26日那页,“你还画了个小胎心,歪歪扭扭的,跟个小逗号似的。”

林阳接过本子,看着自己当时随手画的小圆圈,耳尖有点热:“那不是想记住第一次听见胎心的样子嘛,当时你还哭了,我手忙脚乱的,都忘了给你递纸巾。”

“谁哭了?”晓雯故意逗他,却忍不住想起那天在医院,当“咚咚咚”的胎心音从仪器里传出来时,她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林阳当时慌得不行,又是帮她擦眼泪,又是问医生“是不是我哭对宝宝不好”,那紧张的样子,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两人靠在沙发上,翻着本子聊了会儿天,从第一次产检的紧张,到NT检查时看见宝宝动了一下的惊喜,再到唐氏筛查结果出来时的安心,每一个细节都像是发生在昨天。聊着聊着,晓雯打了个哈欠,眼神也开始发沉——怀孕后她总是容易累,尤其是晚上,不到九点就想睡觉。

“困了吧?咱们去洗漱,早点睡。”林阳扶着晓雯站起来,帮她拿过放在沙发上的孕妇枕,“今天咱们早点听胎心,听完你就能踏实睡了。”

洗漱的时候,林阳全程陪着晓雯,帮她挤好牙膏,递过温热的毛巾,连洗脸水都提前试好了温度。晓雯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刚认识的时候,他在外贸库上班,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还是会绕路给她送晚饭;现在换了行政工作,时间宽裕了,更是把她宠成了公主,心里满是踏实。

回到卧室,林阳先把孕妇枕放在床上,调整好位置,又从床头柜里拿出胎心仪——这是他上周特意去母婴店买的,想着每天晚上给晓雯听胎心,既能让她安心,也能随时关注宝宝的情况。他先把胎心仪的探头放在手里捂了捂,怕凉着晓雯的肚子,才轻轻放在她隆起的小腹上。

“稍微等一下,我找找位置。”林阳的声音放得很轻,眼睛盯着胎心仪的屏幕,手指轻轻移动着探头。没过几秒,一阵清晰的“咚咚咚”声就从胎心仪里传了出来,比第一次在医院听到的更有力,节奏也更稳。

“听到了吗?”林阳抬头看着晓雯,眼里满是笑意,“宝宝今天很活跃,心跳每分钟142次,跟上次检查的差不多。”

晓雯靠在枕头上,听着肚子里传来的胎心音,嘴角忍不住上扬:“好像比上次更响了,是不是宝宝长大了?”

“肯定是,”林阳关掉胎心仪,小心翼翼地帮晓雯盖好薄被,“医生说四个多月宝宝长得快,胎心也会越来越有力。以后咱们每天晚上都听一次,让宝宝也习惯咱们的声音。”

晓雯点了点头,困意越来越浓,没过几分钟就闭上眼睛,呼吸也变得平稳。林阳坐在床边,看着她熟睡的侧脸,帮她把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又掖了掖被角,才轻轻躺下,尽量离她近一点,却又怕压到她的肚子。

卧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蝉鸣和远处马路上的零星车声。林阳也累了,白天在化工厂处理了一天的后勤报表,晚上又忙着照顾晓雯,很快就跟着睡着了,连手机都忘了调成静音,随手放在了床头柜上。

不知道睡了多久,一阵尖锐的手机铃声突然在安静的卧室里响起,刺耳得让人一下子惊醒。林阳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脑子还没反应过来,手已经下意识地摸过手机,按了接听键,声音里满是刚睡醒的沙哑:“喂?谁啊?”

“林阳!你他妈没事吧?!”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急促又带着点暴躁的东北口音,是林阳的大学同学赵野,在东北做工程,平时很少联系,今天不知道怎么突然打电话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