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孙权的危机来了,荀彧荀攸欲杀周瑜(2更)(1/2)
孙权派人召来了荀彧和荀攸叔侄。
这二人为了取得孙权的信任,不仅对孙权多有献策,还协助孙权稳定了豫州和兖州。
如今张昭在吴郡,周瑜在陈留,顾雍在陈县,张纮前些时日又去了寿春,二人俨然成了孙权当下最受器重和信任的智囊。
孙权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兼之领了大将军后难免志得意满多了几分骄矜,竟然将最不可能背叛的周瑜张昭张纮顾雍分驻外地。
而这个局面也是荀彧荀攸乐于看到的。
原本周瑜张昭顾雍三人在外而张纮跟着孙权在许都,但因曹操忽然发动对荆州的战事,荀彧认为寿春乃是关键之地不能让曹操或刘备任何一方抢占,故而需要派遣既懂政治又懂军事的人去寿春。
于是荀彧就故意举荐了荀攸。
若在许都的是孙策,没准荀攸还真去了寿春;但孙权比孙策的心思更重,担心荀攸会暗助曹操,于是就将张纮给派去了寿春。
虽然张纮也曾提醒孙权,但孙权自恃有兵马在手兼之曹操麾下文武诸将家眷也在掌控,且荀彧叔侄也没多少利益损失,便笃定能驾驭二人。
“曹操虽然困守襄阳,但有汉江天险,诸葛亮也难以破城。以我观之,诸葛亮意在许都而非襄阳,大将军不可不防。”
荀彧率先表达了观点,见孙权意有所动,随即又道:“洛阳乃是旧都,一旦被庞统所得,不仅兖豫人心动荡,许都和陈留也会直面兵锋。故而洛阳不可不救,还请大将军速速调集精锐奔赴洛阳,务必要阻止庞统。”
孙权本也有此判断,见荀彧亦是如此断言,心头的愁思更甚,迟疑道:“眼下各方兵力吃紧,孤若调集精锐去洛阳,恐南阳诸葛亮趁机北上,为之奈何?”
许都如今局势远比刚得时复杂,有心向曹操的,也有心向刘备的,还有心向刘协的。
平日里孙权依靠重兵震慑,倒也能镇住不服。
可若将精锐调去支援洛阳了,孙权也不敢确定还能不能震慑不服。
见孙权迟疑,荀彧向荀攸使了个眼神。
二人本就是假意归附孙权,故而在得知曹操进兵襄阳后,二人就已经在谋划如何助曹操重返许都。
前些时日将张纮调走只是计划中的一环,如今庞统南下,正是将孙权精锐调离许都的大好机会。
荀彧一使眼色,荀攸的心头就有了计较,遂道:“此事不难。增兵洛阳可秘密进行,对外则制造许都聚兵的假象。庞统和诸葛亮一北一南,传讯困难,等得知大将军增兵洛阳的情报,庞统早就被击退了。”
见孙权面上迟疑未消,荀攸又加重了语气:“大将军,洛阳不可不救!我愿亲引兵马前往洛阳,以助大将军!”
果然。
对孙权这类人而言,以退为进反而最能打消孙权的疑虑。
荀攸越是要请命统兵,孙权越不会让荀攸统兵,而在排除了荀攸可能会拥兵自重的可能后,孙权对荀攸的计策则更有认同感。
思考良久后,孙权定了增兵洛阳的决定,急调黄盖引精锐五千人速入洛阳。
黄盖一走,孙权在许都的嫡系兵马也不足三千人了,左右的大将也只有周泰、徐盛、宋谦等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