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周瑜苦劝孙权,欲强征荀攸入白马津(2更)(1/2)
孙权大惊:“公瑾自何处闻此谣言?”
周瑜不假思索:“乃宫中所传。”
宫中?
孙权的脸色瞬间一黯:“公瑾在宫中竟也有熟人?”
听到孙权猜忌明显的问话,周瑜不由长叹:“没想到孙贵人竟真与大将军疏远如斯。”
孙权脸色再变:“公瑾何出此言?”
只是隐约间,孙权也猜到了定是孙贵人暗中给周瑜传了消息,否则以周瑜的行事风格是不会放着刘备不管而返回许都的。
周瑜遂将孙贵人派人送来的密信递与孙权,又道:“大将军与孙贵人乃兄妹,远非荀彧荀攸叔侄能比。然而自孙贵人闻讯之日起到派人传讯至陈留召我返回许都,前后已经过去七日。若这期间许都生变,则大将军危矣。”
孙权顿感背脊发凉,若周瑜未回而许都生变,孙权未必能控制局势。
只是荀攸勾结伏完一事,又疑点颇多而令孙权困惑不已:“荀攸一向睿智,又岂会如此轻易的就让小妹获悉了消息。或许是伏完欲除荀攸,故意为之。”
孙权的猜测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许都不少人都盼着荀彧荀攸死,伏完又见伏皇后受孙贵人所逼,心头愤懑下迁怒荀攸而设计诛杀荀攸也是合情合理的。
见孙权对与孙贵人疏远避而不谈,更是主动为荀攸寻找借口,周瑜的心头更是阴沉。
周瑜其实是很难理解孙权的心态的。
一个江东偏远的地方豪族之子,一跃而成大将军,连颍川豪门世家荀氏一族都肯俯首听命,这种自豪感让孙权迷恋不已。
就如昔日的董卓一般,都废帝了也舍不得将朝堂上的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吏杀掉,被王允等人一顿猛夸就忘乎所以,认为天下大势在我,这才在疏忽之下被王允设计诛杀。
如今的孙权也跟董卓的心态差不多,对孙权而言,杀了荀彧荀攸叔侄远没有驾驭荀彧荀攸叔侄更爽快更有成就感。
这种出身低又居高位所凸显出来的自卑,不是周瑜这个世家大族出身的俊杰能理解的。
故而在孙权内心,荀彧荀攸叔侄一直都在迎合自己,既劳心又劳力,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谋反的。
既然谣言是自宫中出来的,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伏完在陷害荀攸”。
孙权的话让周瑜颇感无语,不由暗暗一叹,也理解孙贵人为什么宁可飞书陈留也不肯直接告知孙权。
就孙权这态度,孙贵人就算是嘴皮磨破了也定不了荀攸的罪。
在返回许都的途中,周瑜也跟吕蒙讨论过荀攸的意图。
如此漏洞百出的阴谋定不会是荀攸的水准,要么是伏完在陷害荀攸,要么就是荀攸故意如此。
若只是前者,不仅不是坏事,反而还能趁机废掉伏皇后;可若是后者,那么荀攸的图谋就不简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