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情(2/2)
丞相府内,张苍每每看到成堆如山的文书,对他来说又是想死的一天。
而回过神来,张苍总是能找到一个由头离开,将这些事推给别人。
别看关中已进行了两次考试选吏,其实丞相府的人手并没有增加几个,这里依旧是忙得昏天黑地。
张苍脚步匆匆地跟着王太尉去审问殷通。
殷通被押到咸阳之后,就被送到了地牢中。
在王贲与张苍面前,殷通跪在地上磕着头道:“我也是被楚地的人胁迫的,那项梁集结了各地的反贼要起兵复楚啊!”
王贲翻看着从楚地送来的文书,又问道:“你家中为何有如此多钱财?”
“都是……”殷通想了半天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其实,人证物证都确凿,张苍觉得这个案子其实没什么好问的,他看向随行而来的文吏,道:“他的家人呢?”
“都已经被往边关为徭役,共计三十五人。”那文吏继续道:“其远亲旁系都已记录在案,往后不得为吏。”
王贲道:“你的亲族因为你会影响五代人,将来你的亲族也会唾弃你的。”
言罢,张苍起身道:“斩了吧。”
“是。”
只是简单的询问之后,这个殷通就被斩首了。
殷通死后,对其亲族的惩罚也下来了,其直系家属皆被斩首,至于他的远亲,会一直带着这个污点,延续数代人。
一个贪墨的官吏,就连他的亲眷与家人皆被斩首,其余亲属皆被流放,远亲也受其影响终身不被录用。
这是公子扶苏处置的第一个官吏,其严厉程度世人皆在议论。
有人说太过于严酷,也有人说就该如此。
曾经殷通的家人也拿着钱财挥霍过,他的家人也享受过。
当然连带他的家人也要一起受罚。
这也是告知天下官吏,官吏触犯秦律,所受之刑罚比之寻常人都要重。
如此一来,恐天下官吏都会如履薄冰,不敢有大作为。
但对扶苏而言,这也正是他想要的,法家数百年的论证早已证实了一件事,那就是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也不要去考验人的物欲。
只有严酷的律法才能让国家安定。
这个大秦还处于很原始的农耕文明,依旧是种粮食为主的文明,寻常人家都还处于数着粮食生活的时期。
因此,对扶苏而言,只有这样才能好好建设国家。
殷通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或许对一些人而言,真的偏激了些,也有人认为祸及家人不至于,就连家人也都杀了,太过残酷。
但若放过了,受益的却真是其家人。
扶苏如往常一样,依旧坐在丞相府内,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处置着国事。
而今年,公子已三十岁了。
皇帝虽说依旧参加廷议,但这两年常在北郊的离宫,多数时候国事依旧是公子扶苏在主持。
丞相李斯头发已花白,好在眼神依旧精神。
丞相与公子还是如当年一样,但凡有何困惑,丞相都会仔细的与公子扶苏分说。
就譬如说,近来的楚地乱象。
在公子看来是因天时不好,秦对楚地的控制依旧不够导致的。
但在丞相来看,是因楚地的反秦势力觉得始皇帝近年的身体每况愈下,他们才有了反心。
田氏三兄弟都死了,田儋在地牢中病死了。
田横死在了狄县,在狄县的县门外,带着一群反军与秦军厮杀,死在了拼杀之中。
田荣死在了东阿县,他的船倾覆,他用尽了力气没有游到岸上,就这么活活淹死了。
是人们在海边找到了田荣的尸体,徐福确认了是田荣,便将其尸首烧了。
田氏三兄弟的复国之梦,在徐福的围捕下就此破碎了。
扶苏看着卷宗上的话语,当初田儋聚集诸多豪强在狄县,诸多豪强曾有言若复国,他田儋就是下一个齐王。
扶苏也不知道这个田儋是不是一直活在他要成为齐王的美梦之中。
搁下这卷文书,扶苏将其收了起来,从此齐地的反秦势力就此消灭了。
往后的齐地只有秦法,再没有齐王之名。
这就是老师一直想要的,抹去人们身上有关旧六国的烙印,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几乎要脱一层皮,可于建设国家而言这是必需的。
扶苏甚至觉得,清洗应该更彻底一些。
不多时,张苍脚步匆匆而来,他行礼道:“公子,殷通已斩首,这是他的罪状。”
扶苏让人将田氏三兄弟的卷宗收起来,接过张苍的文书。
“公子,殷通告发与复楚的项籍有往来的多是当年楚国的旧贵族,参木确实杀了韩终,他也确实包庇了参木,可在参木被斩首前,他拒不承认知情参木杀人一事。”
“他还交代项籍联合楚地诸多势力,要一起反秦复楚。”
扶苏看到了罪状的下方写着一排排的名字,道:“我知道了。”
张苍行礼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