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泗水城(2/2)
只见於漆黑门洞外,一条自天边流淌而至的星河,正展现於自前。
好似出了门洞,便会落入那星河之中,自此可与仙神同游。
“照那胡商所说,需在离门洞七、八步处,需要高呼泗水城守备果真精良,能看出泗水城官员,俱都是为民著想,难得一见的好官——“
张慎一边暗自嘀咕,同时亦感觉这条规则,该是泗水城中的官员联手所施,或许便与大庆王朝那四圣有关。
泗水城虽然不算做河瑞府府都,然而却也是河瑞府中,数一数二的繁华城市。
並且因有那泗水河的存在,由此泗水城虽只是县城之名,其內官职最大者,却不是县令,而是大庆王朝於此地设立的河道总督。
这名河道总督,乃是真真的正六品官员,河道总督下头才是为正七品县令,正八品县丞等等官身。
轻轻一笑,张慎连道有趣。
泗水城这般奇怪规则,必然是那官职最大的正六品河道总督所为。
观其这般大咧咧的管理方法,甚至將城门都彻底开,说明那河道总督当也是个有手段的,完全不惧他人作乱。
停住步子,张慎唤过黄夫人,两人离出口处七、八步位置,便同时高呼道“第一次来这泗水城,果然见这泗水城守备精良,据此可看出泗水城官员,俱都是为民著想,
难得一见的好官!”
此话一出,门洞尽头竟然有两根火把亮起,將道路照亮。
张慎原以为是有人在此相候,听到有人呼喊便会点燃火把,然朝前走了几步后,却发现那火把乃是自行点燃,没有他人之力的参与。
细细琢磨一番,张慎发现了几分玄妙。
只见有几只蝙蝠,正掛於门洞尽头的墙壁之上,一旦有人高声说话,蝙蝠便被惊动的振翅而飞而蝙蝠腿上拉扯著的绳子,便会將一旁掛著的火炭揭开,炭火飞溅,火把也骤然亮起,照亮来人去路。
每当行人走后,蝙蝠归於平静,便又会贴到上方墙壁,绳索也会鬆懈,那火把上的焰火,又会將上方一根铁勺烧的滚烫,铁勺中的蜡油软化,往下滴落而去,缓缓將火把慢慢熄灭。
那火把的材质,明显也是为精心所制,炭火一著就亮,那蜡油沾著又熄。
“有趣,当真有趣!”张慎第一次在这方世界,见著了如此精巧的布置。
借著蝙蝠还在头顶上方飞动,张慎引著车架往前行去。
那条自天边流淌来的星河全貌,也於张慎眼中完全展现出来。
“这是地底暗河”
张慎走出门洞,面前已无他路,宛如站在悬崖峭壁,
然而在悬崖下方,却是有一条宽阔之河奔腾不休。
这条河流在悬崖之下静静奔腾,张慎放眼一望,这才发现泗水城居然是建在一处地陷天坑之中。
无边无际的地陷深坑之中,有河水奔流不息,河水两岸乃是看不见边际的人间灯火。
站於门洞之处,那河道刚好直直朝著门洞下方奔腾而去,由此才让人感觉星河乃是浮於面前。
而那河中的星光,乃是此条河道两边的民房之中所点亮的烛火。
烛火反射於河道,每一个入城之人,都会將那条河道中反射出的灯火,看做了天上之星光,这才会展现出那一番玄妙奇特之景。
张慎不由看得出了神,站於悬崖边上,举目往下方看去,乃是看不见边际的亭台楼阁,鳞次櫛比的千门万户。
而在这些人间烟火中央,一条星河静静奔腾。
微风带来丝丝清爽,下方民房之中,或有孩童哭闹声传出,或有夫妻夜谈声散来,亦有孩童哭闹声响起。
烟火气息十足的同时,配上似如天边静静流淌到面前的星河,果真让人感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稍稍看了一会儿,张慎恍然回神。
“张小郎君。”黄夫人的声音传来。
张慎侧身看去,只见贴著那城墙根处,有一道不起眼的缓坡一直蜿朝下,宛如一条下山的盘山公路。
“在此地建城的人,真是个人才啊
张慎感嘆一句,隨后引著车架,贴著城墙慢悠悠往下行。
这泗水城中间奔流不息的河流,该就是那传闻中的泗水河,整个泗水城便是坐落在一处地陷天坑之中,城墙则立於地表,將此处天坑全都围了一遍。
“也不知这泗水河源头在何处,又是流往何方”
张慎默默想著,循著缓坡一路朝下,很快便来到了坑底,也就是真正的泗水城所在,
首先在张慎跟前出现的,乃是零星灯火照亮了三条岔道,自脚下豌而去。
这泗水城的布置颇有讲究,自缓坡下来之后,最左边的岔道,乃是掛有彩旗的各种店铺行肆,
俱都还亮著灯笼,表明这么晚的时辰,居然还在营业。
不止那些招待人住店的酒肆客栈,乃至那绢布、铁器、瓷器,生活常用之铺子也照例开著门。
朝远处一看,连那些鞍铺子、珠宝饰鈿铺、甚至乐器行也一应俱全,全都开著门。
张慎看得喷喷称奇,举目又往第二条岔道看去。
只见第二条岔道近处些还有零星灯火,但看往后头,却可借著天上月色,看到大片良田的存在,让张慎看得更为喷喷称奇。
而那第三条岔道所去往的,便是泗水城本土百姓的各色民房民居,木楼搭建者有,青石垒基者有,黄泥做墙者有,乃至茅草屋,都可见得那么一两家。
这泗水城从入城开始,好似便给人划分了不同的区域,来者顺著三条岔道,便可去往自已想去的地界。
张慎喷喷称奇几句,隨后引著车队,往最左边的岔道寻去。
在宽阔且乾净的青石街道上缓缓而行,张慎循著动静找到一家颇为热闹的客栈。
这家客栈亮灯笼,掛牌旗,且还有个伙计候在门口。
张慎还未进门,便可听得客栈里头方分热闹。
有划拳喝酒声刺耳,亦有些许歌舞之声流出,其中最吸引张慎的声音,却是一拉二胡,说评书的苍老之声。
“灶康城书香君乎,乃为文气鼎盛者,亦为坐怀不乱之现表。
传闻其刚来咱们泗水城,便於城门处做下一首落星赠泗水,让不少闺中秀女不顾家规,也想见那书香君子一面——“
那老者口中所说的,好似是近些日子泗水城的奇闻异事。
当张慎听到灶康二字,加上书香之名后,眸中瞬间闪过几分异之色。
“没想到这才几日不见,我那书香兄弟,居然已闯出了这么大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