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2/2)
“什么?”
荀彧瞳孔一凝。
曹操坦然道:“早有预料了!”
“主公。”
郭嘉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宁有道猜测到敕封兴侯的计谋,出自文若之手,日后有什么传言,还望主公明鉴。”
“放心。”
曹操朗笑一声道。
郭嘉再度警惕道:“我怀疑大兴要对淮南用兵了。”
“袁公路?”
众人心中顿时一沉。
“奉孝。”
荀彧掐着胡子,若有所思道:“在你出使大兴之时,张济战死在了南阳,其侄张绣依附刘表,屯兵宛城,对许昌是巨大的危险,我们正在商议年初征伐宛城!”
“主公。”
郭嘉进言道:“我以为,汝南亦可战!”
“嗯。”
曹操揉了揉眉心。
“南阳。”
“汝南。”
程昱心中泛起波澜,沉声道:“如今许昌不稳,又有吕布在侧,某以为汝南与南阳只有一地可伐!”
“不错。”
曹仁等人附喝道。
荀彧抬头道:“主公,刘备与其旧部客居许昌,不若表他为豫州牧,暂时前往小沛屯兵,可以扼制吕布西进!”
“尚可。”
曹操颔首道。
郭嘉目光闪烁不定,沉声道:“主公,我怀疑大兴就是想让我们对袁术动兵,吸引淮南大部分兵力,让他们用最小的代价渡江征战淮南!
“呵。”
曹操嗤笑道:“某麾下兵马精锐,将领如云,就算为其在汝南吸引淮南大军又如何,难道宁有道真以为大兴能在中原掀起战祸吗?”
“那倒是……”
郭嘉躬身作揖道。
“再议吧。”
曹操踏步朝堂外走去。
司空府文武也是各自散去。
郭嘉看着见见空寂的大堂,心中多了几分寒意。
大兴有司天监,纵然他言是宁辰猜到了敕封阳谋出自荀彧,可曹操心中还是有一根刺,不想再众多人面前讨论战事啊!
年关将至。
腊月,二十七。
江东一片大热,各郡太守总兵被召回。
大兴城内,这几日来往的战马,车舆无数。
“元代。”
丹阳总兵邓当翻身下马,羡慕的看着身边纵马而来的董袭,说道:“还未恭喜你被征入军议司。”
“哈哈。”
董袭朗笑一声道:“不足为道,顺手宰了几个逆贼而已。”
“董总兵。”
一个面容稚嫩的小将恭敬道。
“这是?”
董袭诧异道。
邓当汗颜道:“家妻之弟吕蒙,自从某归附大兴,时任丹阳总兵,他就从淮水偷偷渡江而来!”
“少年英姿。”
董袭颔首赞赏道。
邓当率先朝城内走去,试探道:“听说今年,军议司召回四郡总兵,连各郡太守都召回了?”
“是啊。”
董袭目光锋锐道。
邓当期盼道:“我等总兵只负责郡内防守,希望明年能够为主公征战四方,也能博一份功绩,以效元代将军入军议司啊!”
“必然。”
董袭咧嘴一笑。
入军议司,是他的绝对殊荣。
大兴治下有四大总兵,除却邓当是孙策旧部降将。
吴郡总兵徐盛,豫章总兵潘璋,连他都是军议司从郡中征募所至。
故此,四大总部中,也只有坐镇会稽郡的他,被军议司征募为领军都尉,凌驾于三人之上。
军议司。
位于大兴城东。
此刻,已经汇聚了众多武将。
“主公。”
“诸位先生。”
众将卸下甲胄与兵戈入堂。
“坐。”
宁辰捏着几个小旗帜,在沙盘上插下,淡笑道:“四郡总兵,还是第一次来军议司吧!”
“是。”
四人连忙起身道。
宁辰直起身形,看着麾下众将道:“徐盛,早年遭遇战乱,从家乡莒县迁居到吴县,以勇武闻名乡里,被征为吴郡总兵。”
“是。”
徐盛应喝道。
宁辰再度道:“潘璋,字文珪,东郡人士,避难来到江东,后被军议司征为豫章总兵。”
“主公。”
潘璋起身恭敬道。
宁辰摆了摆手,淡笑道:“元戎和邓当就不过多介绍了,你们应该都认识,想熟了!”
“喏。”
众将恭敬道。
宁辰目光落在吕蒙身上,淡笑道:“吕子明,一年前南渡淮河而来,在邓当麾下充任小吏!”
“主公。”
吕蒙激动地面色通红。
他一介小吏,没想到都被宁辰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