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徽派建筑or赣派建筑?(2/2)
感觉脑袋涨知识的许星晚重新打量着眼前的马头墙建筑,目瞪口呆道:“那这……这个算徽派还是赣派?”
“应该算赣派吧。”陈默摸了摸鼻子道。
但是当两人多走了点路,发现刚才那个青砖马头墙是极少数,大多数崭新点的“仿古”建筑都是白壁马头墙。
(南京夫子庙)
“所以刚才那个青砖比较破败点的是混进来的异类咯?”许星晚眉眼弯弯,忍不住打趣道。
“看样子是的。”陈默无奈,可能那建筑的祖辈是赣省人吧。
许星晚又想到了什么,好奇问道:“可是我记得上饶婺源不也是徽派建筑吗?”
陈默尴尬道:“婺源是后面划给上饶的,在以前属于古徽州府文化圈。”
一提及婺源,上饶的网友和黄山网友经常吵架,一个说以前是他们的,一个说现在是我们的。
“这样子啊,以前没注意,还以为看到马头墙都是徽派建筑。”
说着,许星晚嘿嘿一笑,补刀道:“不过我还是觉得白壁马头墙更好看~”
陈默吐血,作为赣省人他真的很想维护,可也不能说出违心的话,苦笑道:“没办法,毕竟黑白色经典。”
至于造成一个青砖一个白壁的原因很简单,皖省山地多,难以获取优质的黏土来烧制细腻的砖块,当地人便选择使用白石粉进行涂抹;而赣省优质黏土多,砖质量上乘,不然也不会出现瓷都上饶。
但以现代人审美来看,确实是徽派建筑直观上更美些。
两人走着,来到科举博物馆,门票一人50元。
共分为北馆和南馆,重点是北馆,其实就是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筑而成的。
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起初为县学、府学考试场所,入清以后,成为苏省、皖省两地乡试的考场。
陈默最挂念的还是北馆一楼的号舍区。
看着眼前一个个如同集装箱式的格子间,陈默和许星晚人都麻了。
旁边还有介绍,每间号舍高2米、深1.33米、宽1米。
乡试连续3场,每场3天,考试一共9天6夜,考试、吃饭、睡觉都在小小的格子间里进行,甚至运气不好分为号舍的尾部还有粪桶伴随。
“想想还是现代幸福啊。”
许星晚看着号舍,一想到古人在这里考试的场景,敬佩道:“9天都待在这里,得多煎熬啊?”
陈默深以为然道:“要不怎么说每考一次试都得脱一层皮。”
亲眼看到这个考场,陈默真的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考生考着考着人就疯了。
这么狭窄的空间,加上压力大,题目也难,逼疯人完全可能。
许星晚好奇问道:“这个晚上要怎么睡觉?”
“看到这两块板子没?”陈默指着上面那块大木板道:“白天的时候在上面考试,等晚上就取下来跟
“可这长度也很短吧?”许星晚比划了一番,愣愣出神。
“那就不知道了。”
陈默摇头,胡乱猜测道:“可能蜷缩着睡?也可能伸直把脚露在外面睡?”
“要不怎么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相比现在的高考,古代的科举考试那才叫真正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首先得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轮童生考,再闯乡试、会试、殿试。
仅有极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功名。
大多数耗费了二三十年的光阴,最终只能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ps:已修改好,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