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 > 第76章 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3.1k)

第76章 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3.1k)(2/2)

目录

陈默不同意了,补充道:“前二者赞同,但是老三除了不爱国,既爱权也爱钱。”

宋氏三姐妹除了一个老二很值得敬佩,另外两个就算了。

也是挺神奇的,同一个老子,只有一个是正的,另外两个歪的离谱。

会客厅后面是老蒋的办公室,办公室的最后面挂着国父孙先生的巨幅画像。

画像的上面写着“天下为公”,左右则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陈默撇撇嘴,不客气道:“老蒋自己干了什么心里没点ac数吗?他天天看着孙先生的画像,心里真不怕啊?”

考虑到当时军阀割据,都是一帮虫豸!

矮个子里拔高个,不是微操大师老蒋有能力,而是其他的既没能力还更坏,只会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什么国家、百姓都不重要,民国历史看着是真来气!

离开二楼前往三楼,这层楼是卧室、餐厅、盥洗室和做礼拜的凯歌堂。

蒋宋二人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不仅分房睡,连餐厅都有两部分,美龄喜欢吃西餐,老蒋喜欢吃中餐。

礼拜也是宋美龄做的,可能看得出来蒋夫人思想上完全西化了。

来到盥洗室门口,看着里面的设施有些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陈旧,但这可是九十多年的装修。

许星晚道:“马桶、水龙头和浴缸,好像都是当时从国外进口过来的。”

陈默回忆道:“上个世纪30年代就用上了马桶,啧啧,我们老家乡下那里,好像到08年后新建的房子才开始有蹲便,之前都是茅厕。”

记得小时候寒暑假回乡下老家,整个镇上基本都是茅厕,就是那种站在两块木板上,然后底下是一口大缸的那种。

每隔几个月,等里面储藏着不少的“肥料”后,就会挑出来去田里施肥。

在装蹲便之前,他最怕的就是上茅厕,实在吓人,木板上会有蛆在旁边爬着!

大便没办法,小便他都是往草丛里尿。

想想整个国家的迅速发展,好像差不多就是08年左右开始?

再想想当年的华夏,估计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还住在土房子里,马桶和浴缸别说见,想想都不敢。

等到要下楼的时候,有两个女生参观的时候,还发出羡慕的感慨:

“不愧是民国大小姐,这别墅真漂亮啊!”

“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老蒋也很浪漫,就因为爱他夫人种了这么多棵梧桐树。”

“羡慕这种甜甜的爱情,要是我也能遇到这样的老公就好了。”

陈默听着心里火气冒起,真想怼对方,但想想没必要。

等两人走出建筑,陈默重新看着美龄宫,自嘲一笑:

“这一栋美龄宫造价36万大洋,相当于5000万人民币。当时一个大洋在北平能买6斤猪肉,在广州能买25斤大米,而资金来源是老蒋挪用了大笔的军费,先是由海陆空总司令部垫付,后来不够让南京财政局又承担一部分。”

“修建美龄宫的1931年,这一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亡国灭种就在眼前,老蒋不积极抗日,还剿红敛财,用军费去建别墅,这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唐玄宗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什么区别?”

“1934年别墅建成,当他们坐在三楼餐厅里吃西餐喝红酒的时候,四万万黎民百姓正在啃窝头吃野菜!”

“这是一栋别墅吗?”

陈默摇头,嘴角挂着不屑:“不,这是民族血泪凝成的个人享受!”

不得不说,这两玩意儿还真是般配,一个挪用军费建别墅,一个把去美国买飞机的军费挪用放到银行里吃利息。

如今这个时代,甚至在网上还能看到怀念老蒋的,现实里也能看到歌颂蒋宋两人爱情的。

真是荒诞!

“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建筑无罪嘛。”

许星晚安抚道:“而且它还是有一些意义,来这里看看美龄宫也能了解到当时蒋宋奢靡的生活,这也是一种爱国教育。”

“星晚,你说得对,是我有些上头了。”陈默平息自己汹涌的情绪,主要是那对女生的言语太让人恼火。

往观光车站点走去的时候,许星晚忽然道:

“还有哦,作为本地人我要辟个谣,南京城的梧桐树跟老蒋是没有关系的。”

“不是老蒋下令种的吗?”

陈默原地一怔,“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这种文案网上疯传。

MD,又是狗屎自媒体瞎编的?

等耳边传来许星晚的回答,陈默更是呆若木鸡。

“当然不是,甚至这法国梧桐连梧桐树都不是~”

ps:已修改好,抱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