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九江地道餐厅,意外惊喜(2/2)
说着这些,陈默都感到蛋疼。
只有一个847餐厅勉强能打一些,其他的就更糟糕。
牯岭镇上的那家肯德基,生意爆火,遇上暑假五和十一这种节点,等待时间半小时起步。
第三道上来的是本店No.1菜品,也是陈默最寄予厚望的:一切烧鱼头鱼杂。
满满一大盆,尤其是金黄色的汤汁,看着就鲜美无比。
有大份和小份两个选择,考虑到两个人的食量,陈默点的是小份,79元半个鱼头+鱼籽+鱼泡。
陈默一边搅拌汤汁一边介绍:“这可是招牌中的招牌。鱼头、鱼籽这类最考验食材新鲜度,稍不新鲜腥气就压不住,但评论几乎零差评。”
赵樱夹起一块鱼籽,期待地说:“我喜欢鱼籽,希望不让人失望。”
鱼籽陈默一般般,他喜欢吃鱼肉,最好是烤鱼这种辣的鱼肉。
那种很清淡的做法,对于陈默而言,完全是无法下口。
江西人普遍能吃辣,但不是所有江西人都能吃辣。
而他恰好是能吃辣中的好手,无辣不欢,除非是感冒发烧或者出去旅游,不然绝对不会吃清淡的。
考虑到赵樱的接受能力,这次点的菜都是中辣水平。
而这道鱼头鱼杂,用汤勺搅拌了下,能看到泡椒、鲜椒和腌黄豆等调味食材,难怪食客点评里鲜少出现腥味重的差评。
鱼籽金黄饱满,鱼泡脆嫩。
鱼头炖得酥烂入味,鱼肉嫩到轻轻一抿就化。
将鱼汤浇到米饭上,米粒吸满鲜辣汤汁,更加下饭。
两人片刻间不光把鱼头鱼杂全部消灭掉,连鱼汤都喝了不少。
陈默后悔道:“早知道这么好吃,就不点小份,应该点大份!”
“小份正好,要是大份的咱俩可吃不完,”赵樱眼神瞥向刚上来不久的最后一道菜,提醒道:“何况这个凤爪份量也不少呢。”
“说得也是,”陈默点了点头。
两个人结伴总比一个人好,不然就这一道鱼头鱼杂就够吃了,最多再加个黑豆腐。
至于这最后一道菜,味道也还差。
每一个鸡爪的个头都很大,很软烂,一抿脱骨,就是有点辣。
给赵樱整得一直在“次哈次哈”,可乐喝完一瓶又加了瓶豆奶。
不算饮品和餐位费,单独四个菜一共195元,人均100元左右。
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两人直接光盘行动,吃到撑的走出餐厅。
想着入住的酒店就在南门湖畔,陈默提议干脆走过去。
赵樱自然答应,就是吃完后开始后悔了。
“早知道就不吃太多了,这次九江待十天,感觉都要胖个几斤回去。”
“酒店就在湖边是吧?我们多走走消食再回去嘛。”
“好啊,我都行。”
一想到这次在九江城区订的酒店,陈默脸上难免露出复杂的表情。
让他没想到的是,九江虽然坐拥庐山这个国际级旅游景区,牯岭镇上还有一些五星级酒店,城区结果一两家。
不是老就是偏远,实在没办法,陈默和赵樱这次入住的九江宾馆。
很多城市+宾馆的,都是国有单位,有些是五星级,有些却只是三星级、四星级。
九江宾馆虽只是四星级,可位置极佳,南湖边上,距离九江站只有3.7公里的距离,去浔阳楼和长江都很方便。
这也是陈默环球之旅中的,入住的第一家非五星级酒店。
一夜无话,转瞬便是第二天。
宾馆是老中式风,体验一般般,反倒是餐厅水准还可以。
想想……可能跟入住客人有关吧。
毕竟不少体制里的,出差都会考虑这种单位。
夏天太热了,8月的尾巴也是酷暑难耐。
趁早上,陈默与赵樱打车前往浔阳楼。
下午的时候再去九江博物馆,这种天气室内景点是最好的选择。
然后晚上再去长江坐轮船夜游,一天行程松弛有度,不急也不慢,还可以慢悠悠行走在九江的城区里面。
而这浔阳楼,名气不大不小,4A级景区,门票价格20元。
现在的是1987年重建的,仿宋建筑风格,九脊顶,外三层内四层,高21米。
陈默在这里又看到了“老熟人”的身影。
看着墙壁上的介绍,他咂舌道:“好家伙,九江是不是人文景点都避不开白居易了?”
“那也不一定啊。”
赵樱指着另一块文字,笑嘻嘻道:“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大名大家都知道,但我还是现在才知道他是九江人。”
浔阳楼在《琵琶行》里短暂出场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真正的专场时间是白居易所写的另一首怀古之作《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这里提及的陶渊明、韦应物二人都是于九江相关,前者是九江人,后者当过江州刺史。
但是现在浔阳楼的内容却与《水浒传》里宋江题反诗相关,到处都是水浒传的元素。
陈默对这个人没什么感觉,纵观《水浒传》里面,好像正道的没几个人,也就武松、林冲、鲁智深这些比较讨喜些。
等到了三楼,可以外面的风光。
或许是所在的地势并不高,在浔阳楼上观景没有滕王阁那样的气势,这是一个稍显不足的地方。
不过这里因为江面要开阔得多,楼层距离江水又极近。
岸上绿柳丛丛,长江水波澜浩荡。
古人作诗,那都是写实的。
可惜了,系统没给他这方面的技能,想写首诗凭他工科生的实力也完全不够。
白天一通游玩结束,到了晚上则是坐轮船夜游长江。
时长一小时,风光尚可。
甲板上,赵樱忽然转头,彷徨又不安道:
“陈默,你还会记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