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云栖小馆的义工咖啡师,木雕坊里的对话(2/2)
藏在山里的村落,世外桃源的即视感
九溪发源地,群坞之水汇成的小溪横穿村落,村里很多特色民宿和咖啡馆,走累了停下来,喝杯咖啡逗逗猫感觉时间都变慢了。
汤屋
现实版千与千寻的汤屋
找到下满觉陇75号,沿着旁边楼梯往前走50米,就能看见网红汤屋了,因为酷似千与千寻里的汤屋而得名。私人住宅,只能远观拍照
龙井村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品尝西湖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并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十月份来到龙井村,虽然已过采茶时机,依然可以欣赏漫山的茶树和云雾缭绕的狮峰山。离龙井村不远就是中国茶叶博物馆,可以顺便了解一下茶叶的历史和茶文化的发展,唯一的缺点就是蚊虫比较多,需要做好防护。
藏在深山密林之间,洪钟的回荡经久不息,烟熏火燎福祈不断,殿肃堂立庄严古朴。
淡淡的香火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
从一面照壁开始探索这座香火最旺的古刹,看似喧闹,却有着当地人都不曾发觉的故事和角落。闹中取静,禅音与世俗,香火与烟火,灵隐寺这么喧闹,僧人真的能够在此静心修行吗?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能在世俗喧闹之境自觉者,是谓好修行,大概吧。
灵隐寺并不像其他的寺院一般,院内完全是黄墙琉璃瓦的清一色建筑,这里也没有其他寺院宽阔宏伟的道路,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当然,前面我们也说过,这座寺院是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古老建筑,一些高大参天的古树栉次鳞比的排列在每一条小道的两旁,夏季走在这样的林荫小道之中别提有多么的凉爽别致了。放眼放去,院子内处处清泉石板流,仰头便能瞧见那入云高的飞来峰,耳边再传来阵阵的厚重钟声,走进这样的环境只让人觉得内心沉静无比,仿佛全世界都安静到了极点。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ZJ省HZ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
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你可知道灵隐景区最值钱的景观不是灵隐寺,而是寺外飞来峰上那些隋唐石雕,收你四十外部门票真不贵,那些石雕佛像太珍贵了,也许再过几十年就风化看不清了。
灵隐寺门票:飞来峰:45元/人,灵隐寺:30元/人(也会送三只香哦);进入灵隐寺必须先购买飞来峰景区门票
灵隐寺两个门票飞来峰和灵隐寺飞来峰是里面雕塑了很多佛像还有一块济公睡的石床以及看一线天
占地8.7万平方米的灵隐寺,能够成为最受欢迎的西湖景点不是没有道理的。进入大门后,沿着溪流的山石上,一路皆是佛像,人流的涌动和光影的流转,更加凸显出石像的静谧。
灵隐寺不用一天,两个小时就可以了。
早上去就先去财神庙吧,坐索道上山,晚去了要排队,上次我就排了1个小时坐索道,看完之后也可以做索道下山也可以走路下山看你,上去30一个人下山20一个人,财神庙很少很快就逛完,下来就能去灵隐寺了
作为禅宗五山之首,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
全国十大寺庙—杭州-灵隐寺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ZJ省HZ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
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灵隐寺所在的飞云峰是西湖的三大高峰之一,与南高峰、北高峰并称为“三峰插天”。飞云峰下的山谷地带气候宜人,温度适宜,湿度适中,使得寺庙内的植物生长茂盛,环境优美。寺庙周围有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泉水,清新的空气和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灵隐寺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是南宋时期的文物,以铜铸成,高20米,重达50吨,是ZJ省内最大的室内铜像。佛像庄严庄重,神态安详,令人肃然起敬。此外,灵隐寺还收藏有许多古老的经书、法器和唐宋时期的文物。
灵隐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有许许多多。70后的人,大多能够记得那个时代很火的电视连续剧《济公》。剧中的主演游本昌先生那幽默诙谐的表演,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至今想起来还会令人捧腹。这位济公活佛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行为貌似疯癫、不受戒律约束但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如今已成为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白族城市。
“古戏台”是沙溪古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始建于明代,是当地白族人民举行各种庆典、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戏台上的雕刻和彩绘十分精美,展现了古代白族文化的精湛技艺。
古镇的主要街道,两旁低矮的清代民居,脚下的明清石板,好像把时间留住,让这条街仿佛如百年前一样,不曾改变
这里不是那种被商业化包装得面目全非的“古镇“,而是一块真正的时光琥珀,凝固了茶马古道千年的呼吸与脉动。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集市,被列入世界纪念建筑遗产名录。
沙溪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周边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古道网络。我跟随向导老杨,重走了沙溪至弥沙的古驿道。这条铺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