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的时代1979! > 第127章 我比你更早喜欢你

第127章 我比你更早喜欢你(1/2)

目录

第127章我比你更早喜欢你

买完自行车,林一民有点事就先走了。

剩下许成军和苏曼舒陪着许晓梅看缝纫机。

“哥,你慢点儿!”

许晓梅趿着新换的黑布鞋,脚后跟还没磨软,被门槛绊了个趔趄,“那排骨年糕刚出锅,等会儿回来买不行吗”

排骨年糕是上海的经典小吃,其中“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最为著名。

排骨捶打得大小厚薄均匀,经独特配方浆料浸泡后油炸,外脆里嫩,年糕则放入特制的调味酱香料汤中汆软,再淋上甜面酱,搭配梅林黄牌辣酱油食用,中西合璧,味道绝佳。

“这又不着急买缝纫机了”

“慢慢看嘛!”

“等会儿人就排到街尾了。”

许成军回头敲了下她的脑门,“你忘了上次在合肥,为了买块的确良布,咱俩在百货商场排了俩小时队”

苏曼舒忍着笑,上前帮许晓梅扶了扶歪掉的帆布包:“先看缝纫机,买完了我陪你去排骨年糕。”

三人往五金区走,过道里挤满了淘货的人。

穿中山装的干部蹲在旧自行车旁,拿着扳手敲敲打打。

戴蓝布头巾的大妈正跟摊主讨价还价,手里攥着块上海牌手表,表盘玻璃裂着细纹。

还有个穿劳动布褂子的小伙子,扛着台旧收音机,机身上“红灯牌”的漆都掉了大半,却宝贝似的搂在怀里。

空气中混着机油味、旧木料的霉味,还有远处传来的算盘珠子响,满是烟火气。

许晓梅眼睛瞪得溜圆,一会儿指着挂在墙上的旧钟表“哇”一声,一会儿又凑到摆着搪瓷缸的摊子前,拿起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缸子摩挲:“哥,这个跟咱家那个一样!就是咱家的没这么多划痕。”

“你要是喜欢,回头给你买一个新的。”

许成军随口应着,目光却在一排排旧缝纫机里扫。

淮国旧的缝纫机都摆在铁架上,有的缺了踏板,有的机头上蒙着厚厚的灰,只有最里面那台蝴蝶牌,机身是奶白色的,虽然边角有点掉漆,但是机头亮得能映出人影,踏板旁边还摆着个完整的线轴。

“师傅,这台怎么卖”

许成军指着蝴蝶牌,冲柜台后的老师傅喊。

老师傅叼着烟袋,慢悠悠地抬起头,眯眼打量了他们仨:“蝴蝶牌,七成新,去年的货,就是摆这儿落了点灰,没怎么用过。要的话,三十五块,再搭你两轴线。”

“三十五”

许晓梅一下子蹦起来,伸手拽许成军的衣角,“哥,太贵了!咱之前问的那台才三十!”

之前那台缺了个梭芯,你忘了

不过就当小丫头讲价了。

许成军按住她的手,又转向老师傅,“师傅,能便宜点不我们是复旦的学生,小姑娘想攒着钱上学用。”

老师傅烟袋杆往柜台上磕了磕,火星溅在旧报纸上:“看你们是学生,再让一块,三十四,不能再少了。这机子要是在百货商场,新的得五十多,还得要工业券,我这儿可是实打实的划算。”

苏曼舒凑过来,摸了摸缝纫机的机头:“机子是好机子,就是得试试能不能用。”

说着,她踩了踩踏板,机头“咔嗒咔嗒”转起来,针脚走得又匀又密。

“没想到苏老师还有这么一手”

“你以为”

“我以为大家闺秀十指不沾阳春水咯”

一旁的许晓梅看得眼睛都直了。

“晓梅,你也试一下!”

“诶!”

许晓梅轻轻踩了踩踏板,手摸向了机头。

活像教徒摸向了圣经。

“我买了!”

许晓梅突然掏出钱包,刚要数钱,许成军却先一步把一沓零钱拍在柜台上。

三十四块,一分不少,还有几张皱巴巴的毛票。

“哥!你干啥!”

许晓梅急得直跺脚,伸手就要把钱拿回来,“我自己有钱!”

她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二哥刚给她买个自行车,咋还能让二哥钱呢。

“你那点钱留着买复习资料。”

许成军按住她的手,声音放得软了些,“这钱不是我的,是大哥走的时候留下的。”

“大哥”

许晓梅愣住了。

许成军弯腰捡起钱包,塞进她手里,又摸了摸她的头:“大哥临走前给了我一信封钱,说让我给你买台缝纫机,再给你凑点上学的费用。他说,你从小就喜欢缝缝补补,有了缝纫机,以后就能自己做新衣服;还说,你要是能考上大学,他就算在南边,也能放心。”

其实大哥的信封里还有一封信。

他没敢跟爸妈说,也没敢给晓梅看。

大哥把信给他,想来也是这个意思。

这话一说,许晓梅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她想起大哥回家时,左肩缠着厚厚的纱布,夜里总被噩梦惊醒,却还笑着跟她说:“晓梅,等哥下次回来,给你带块的确良布,让你做件新裙子。”

“可是……”许晓梅吸了吸鼻子,“这钱是大哥的血汗钱,我不能。”

“傻丫头,大哥要是知道你能用这钱买缝纫机、考大学,高兴还来不及呢。”

许成军拿起老师傅递过来的线轴,塞进许晓梅手里,“再说了,你以后学会了用缝纫机,给大哥做件新军装,不就是还他了”

苏曼舒在一旁帮腔:“就是,晓梅,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以后多给你哥做两件衣服。”

许晓梅被逗得“噗嗤”笑了,眼泪却还是掉了下来,砸在缝纫机的机头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她伸手摸了摸缝纫机的机头,又抬头看许成军,嘴角翘了起来:“那……那我以后给哥做件带纹的衬衫,再给曼舒姐做条裙子。”

“好啊,我等着。”

苏曼舒笑着点头,又转向老师傅,“师傅,麻烦您帮我们包一下,我们得抬回学校。”

老师傅乐呵呵地找了块旧帆布,把缝纫机裹好,又帮他们捆上绳子:“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好福气。想当年,我跟我媳妇结婚,就盼着有台蝴蝶牌,愣是攒了三年才买上。”

许成军和苏曼舒抬着缝纫机,许晓梅跟在旁边,一会儿帮着扶绳子,一会儿又伸手摸帆布下的缝纫机,脸上满是欢喜。

出了淮国旧,巷口的排骨年糕摊果然排起了长队,许晓梅刚要叹气。

苏曼舒却从包里掏出两斤栗子,又直接在排骨年糕摊拿了两份过来:“刚才趁你们看缝纫机的时候,我让摊主留的。”

“曼舒姐,你真好!”

许晓梅接过栗子,剥了一个塞进嘴里,又递一个给许成军,“哥,你尝尝,可甜了!”

许成军咬着栗子,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看着身边笑盈盈的妹妹,又看了眼身边抬着缝纫机的苏曼舒。

这淮国旧的烟火气,在1979年里更显温情。

这家国营的旧货市场,将于1992年开始搬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2022年9月29日,“淮国旧”在淮海中路776号重新开业,更名为“淮国旧h22”。

新店主打复古风情,主营二手奢侈品,同时设有咖啡、画廊、鲜等网红“店中店”,并定期更新艺术画展、打卡空间,是一个集二手、闲置、复古、家居、设计与潮牌为一体的复合式生活空间。

许成军去过,哪里都看着不错。

可惜千篇一律,少了这股人间烟火气。

“对了,”

许成军突然想起什么,冲许晓梅眨眨眼,“你以后用这缝纫机做衣服,可得给我留件最好的,不然我就跟大哥告状,说你乱用他的钱。”

“哥!你怎么这样!”

许晓梅追着许成军打,苏曼舒在一旁笑着。

——

回到学校,许成军和苏曼舒两人,把许晓梅送回了宿舍。

许晓梅一脸珍惜的把自行车停到了车棚下,又叫来几个平时玩的不错的朋友一起把缝纫机搬到了楼上宿舍。

几个室友一脸羡慕。

最先开口的是睡在她对面铺的李红,凑过来摸了摸缝纫机奶白色的机身:“晓梅,这可是蝴蝶牌吧我妈去年托人找工业券,跑了三趟百货商场都没买到,你这机子看着还这么新,得不少钱吧”

旁边帮着搭手的张岚也跟着点头,目光落在踏板旁的线轴上:“可不是嘛,之前咱们去校外裁缝铺改衣服,师傅那台旧机子吱呀响,哪有你这个看着利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