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炼丹(1/2)
第193章炼丹
降下飞剑,李易缓步走向殿门。
隨著距离拉近,一股若有若无的丹香从殿內飘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推开厚达半尺的铜製殿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为意外。
殿內並非想像中蛛网密布、尘埃满地的破败模样。
反而纤尘不染,仿佛有人日日打扫一般。
地面青砖光可鑑人,四壁悬掛的灯盏一尘不染,就连窗上的雕都清晰如新,完全看不出歷经万载岁月的痕跡。
大殿中央,一口半丈高的丹炉悠然聂立。
炉体通体呈暗金色,表面铭刻著一头展翅欲飞的真灵金乌图案。
三足鼎立的铸造结构让整个丹炉显得格外稳重。炉腹圆润饱满,炉颈处有六道灵纹,也不知有何用意。
但一看便知是能够炼製高阶丹药的上等丹炉。
殿內出现上等丹炉,李易並没有觉得奇怪!
毕竟极渊殿的一层都摆放著上百个丹炉。
他奇怪的是丹炉下方的地火仍在熊熊燃烧。
赤红的火焰吞吐不定,將炉底烧得通红髮亮。
还未靠近,就觉一股灼热气浪扑面而来,皮肤顿时传来刺痛感,他不得不运转灵力护体,又退后数步才堪堪站稳。
“这地火竟燃烧了上方年”李易心中骇然。
要知道寻常地火若无修士维持,最多十数年就会熄灭。
眼前这簇火焰能够持续燃烧至今,必定是藉助了某种特殊的阵法或者灵脉。
出于谨慎,李易又后退数步,与丹炉保持安全距离。这才开始仔细审视整座大殿的布局。
观察十几息后,给他的感觉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炼丹大殿。
殿中央一口丹炉,下方地火熊熊,四周陈设简朴,毫无奢华之处。
但当他自光扫过大殿东侧时,突然发现了异常。
那里摆放著两个造型古朴的梨木架,木质呈现出罕见的紫金色泽,显然不是凡品。
第一个木架上整齐摆放著十几个白玉灵盘,盘中依稀可见各种灵药的轮廓。
缓缓走近查看,李易暗道一声可惜。
岁月无情,这些灵药早已灵力尽失,只剩下一层薄如蝉翼的皮壳。
当他掌心凝聚灵气试图轻触时,灵药残骸立刻碎成了粉,在空气中飘散开来。
但第二个木架上的陈设却让李易心跳陡然加速。
二十余张兽皮丹方整齐排列,每一张都用金线精心缝製,边角处还缀著小小的玉牌標籤,上面用古篆標註著丹方名称。
李易掌心凝聚出一团青色灵雾,小心取下最边上的一张兽皮。
这张兽皮质地柔软得出奇,触手生温,显然是某种高阶妖兽的兽皮製成。
但当看清上面记载的內容时,他不由得愜住了,脸上满是古怪之色。
这竟然是一张辟穀丹的丹方!
隨著逐一翻阅,李易原本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復下来。
这些丹方虽然保存完好,但记载的大多是些基础丹药。
比如最寻常的辟穀丹,低阶修士常用的炼气散,体修用的淬体丹。
其中品阶最高的,也不过是一张驻顏丹的丹方。
就在他略显失望准备將丹方放回原处时,余光突然警见木架上方刻著一行细若蚊足的小字:“丹道一途,重在根基。”
这八个字笔力道劲,透著一股返璞归真的意境。
“莫非——...
李易眼前一亮,快步回到木架前重新检视,
果然在最下层发现了一册不起眼的竹简,上面记载的並非具体丹方,而是一套完整的《丹术要诀》。
竹简內页详细剖析了各种灵药的阴阳属性、五行生剋。甚至还標註了不同时辰採摘对药效的影响。
其中一些见解独到。
比如提到玄叶果必须在子时採摘才能保证完整的药效,而万灵海的丹师普遍认为午时药效最佳。
而一些丹药的炼製与万灵海可说大相逕庭。
比如炼气散。
在万灵海修仙界,中品炼气散的主药是三十年份的白莲草,上品的则是五十年份的紫莲。
而这里的主药是百年份的金纹玄叶果。
李易仔细揣摩其中奥妙。
金纹玄叶果虽生长周期长,但药性更为温和持久。
而紫莲虽见效快,却容易造成灵力虚浮。
这或许正是上古丹道注重根基稳固的体现,
对於炼丹之道,李易虽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却並不算陌生。
因为徐管事的炼丹记忆几乎完整地保留在他的识海中,那些关於控火技巧、灵药配伍的经验,
正好与竹简上的內容相互印证。
他盘膝而坐,开始全神贯注地研读这份《丹术要诀》。
隨著阅读的深入,他渐渐发现这份丹术要诀的价值远超想像。
其中记载的许多炼丹理念,比如“以火为媒,以气为引”的控火要诀,“五行相生,阴阳调和”的配药规则,都蕴含著极为深刻的丹道至理。
最令李易震撼的是竹简末尾记载的一段话:“丹道修行,不在丹药品阶高低,而在明悟药性本源。一炉辟穀丹,亦可证得丹道真諦。”
这段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点醒李易对炼丹之道的认知。
丹道一途,与符篆之道可说殊途同归。
符道追求的在方寸符纸上勾勒天地至理而丹道,便是在鼎炉之中,借万火之力,將诸般灵药熔炼合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中最关键处,便在这“火候”与“药理”四字之上。
何时该文火慢煨,何时该武火急炼,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同样,主药辅药如何搭配亦是极为关键!
“古语有云: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被困在此处,总得找些事做!”李易望著空旷的大殿,心中暗。
並且,此地没有旁人打扰,正好可以隨心所欲地尝试各种炼丹手法。
在外界,想要找到这样一处无人打扰又能隨意折腾的炼丹场所,完全是痴人说梦。
略作思量,李易决定从上品炼气散开始练手。
选择这个丹方原因很简单,作为主药的金纹玄叶果,他储物袋中存量颇丰,完全经得起反覆尝试。
他轻拍腰间储物袋,三枚金纹玄叶果应声而出,稳稳落在玉盘之中。
果实表面金纹流转,在地火地映照下泛著淡淡的金芒,药龄已然达到百年份。
入乡隨俗,丹炉、地火用的是此界的,那么主药肯定也得用人家丹方上写了!
李易一边想著丹方上的配比,一边慢慢步走出了大殿。
他准备去药田採摘剩下的三味辅药:玄参、百年黄精、铁蚕果。
没有灵药分布图,寻找三味辅药成了件苦差事。
玄参还好说,其特有的高大丈许的紫色茎叶在药圃中颇为显眼。
铁蚕果生於铁蚕树,也不算难寻。
唯独百年黄精,让李易在药圃中来回穿梭了整整四个时辰。
当第三次经过药圃边缘的某处寒潭时,突然警见潭边岩石缝中探出的几丛淡金色茎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