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上海谈判(1/2)
上一周本来要来上海考察订购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的事一搁再搁。
又一周到来了,这周三的上午,夏小雨和王小波医院他们几个领导就开始了大上海之行。但夏小雨万万没想到,这一次上海之行,让她留下终身的悔恨。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却成了夏小雨一生的痛苦回忆,因为就是在这一次的上海之行,她的处女童贞失去了。王小波对她所犯下的罪恶差点把她的一生全毁了。她已经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了。
这是夏小雨第一次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一下飞机,夏小雨就一直在留意路边两旁的建筑。上海的建筑如同江南的女子一样,身材苗条,个头应经很高了,还要做出向上提拉的姿态。早上下过雨,雾气很大,差不多所有建筑物高于30层的部分都被雾气所遮挡,真的给人一种有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就如同只能看到美女细长、健美的双腿,不由得让人更加渴望看到她的脸。可惜没有带相机,没有办法把这样的景色保留下来。
经过三天的紧张谈判,王小波终于和这家日本公司签订订购协议,总金额三百万美元。
合同签订下来后,包括王小波在内,一行人心里就轻松了许多。在众多人要求之下,王小波很乐意地当一回大伙的导游。对王小波来说,他对上海的熟悉和对甘海的熟悉没有什么两样的,他到上海出公差已不计其数了。介绍上海起来,如数家珍。
白天,王小波带一行人到了上海第一情侣街--东平路游玩。
东平路、桃江路的一头和乌鲁木齐路相交,这里曾是法租界,现在是领馆区,法、德、英、美领馆……无怪乎这里总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欧化风韵。三条路之间隔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除了3株夹竹桃和一座雕塑外,别无它有,衬着耳旁几声知了的嘶鸣,几分慵懒的气息扑面而来,却恰点出了这儿的魅力所在。
王小说,东平路之所以被选为情侣街,一般认为与这里不通公交车有关。两条路相比,桃江路更“纯粹”一些——没有霓虹招牌、灯红酒绿,连路灯都是老式的很清淡昏暗的那种,马路安静得可以听见树叶的沙沙声,除了偶尔有辆自行车经过,简直就像有个天然屏障把世间的喧嚣阻挡在外。这淡淡幽幽的感觉,配上情侣们缓缓的脚步和呢喃的曼语是再合适不过了。
东平路就显热闹一些,多了不少餐馆。但与衡山路的张扬外露不同,不少餐馆本身就是一幢旧上海的花园别墅,掩映在庭院中,显露出沉郁的贵族化的气质。像东平路1号的席家花园,这座独立欧式别墅是原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席德懿的府邸,始建于1913年,木质楼板、墙壁无不透出往昔豪宅的大气。还有衡山路口的SaShas,黄色的灯光和露天花园内烧烤时的笑声,让人闻声而至。
这里不少餐馆都有着独特的标志,SiplyThai那张巨大的细眉凤眼、颇具佛教神秘感的人面招牌,LANDHAUS后花园的露天阳台,AliYY的回民风格都让人过目难忘。更棒的是每家店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席家花园的本帮菜、SaShas的欧洲菜、缘禄寿丝的日本料理、SiplyThai的泰国风味、LANDHAUS的巴伐利亚风情、阿建餐厅的新疆特色……引得情侣们纷纷来此体味异域的风情浪漫。
是啊,王小波说得也对,这里的东西价格虽然不菲,但为了爱还有什么不值得的呢?浪漫是不是弥足珍贵呢?
吃过晚饭,王小波又带?考察组来到了外滩看夜上海风景,然后又带大家去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华的街区,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誉,东起外滩,西至静安寺与延安西路交汇,全长5.5公里,两侧商厦鳞次栉比,云集着上千家商店。西藏路以东称南京东路(原称花园弄,1865年改名为南京路),以西称南京西路(从前称静安寺路)。
王小波到上海公差次数已经数不清了,所以他对上海很熟悉的。据王小波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后成为帝国主义公共租界。二三十年代,南京路既是帝国主义者耀武扬威的“十里洋场”,又是一条富有革命传统的马路,著名的“五卅惨案”就发生在南京路上。
大型商厦与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互为衬托。老介福商厦、电器商城、曼克顿广场、海伦宾馆、丝绸商厦、新世界商城、华联商厦、一百商厦、广电大厦、轻工大厦、上海商城、锦沧文华大酒店等现代化的大型、高层建筑使南京路更加雄伟、繁荣。南京路每天客流量近200万人次,连续多年蝉联全国零售商业企业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上海华联商厦、上海新世界商城都在南京路。南京路商厦群内名品荟萃、琳琅满目。各地的名、特、优、新产品,以及进口的名牌商品,不下数十万种。几家老字号特色商店的商品,尤为名声卓著。
南京路的夜景分外迷人。火树银花不夜天,霓虹灯一条街是上海的一大景观。有人说南京路的灯彩不亚于东京、香港、曼谷等任何一个闹市地段。
这一晚王小波兴趣很高,一路上他神采飞扬地向大家介绍大上海的情况,他仿佛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