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做个真正的九岁的孩子(2/2)
她仔细想了想,又看向钱五。
说道:“钱先生识人的能力,我信得过。不如,劳烦您在咱们县城里瞧瞧,看可有品性好的小叫花,又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的?”
“小姐这主意甚好。”钱五双眼一亮,笑道。
“咱们也不必强求。有那喜欢无拘无束,四处漂泊的,咱们也自不用管。只挑那些能接受卖身做护卫,想要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的就好。”温灵槐说道。
“如此一来,恐怕也不容易找够相应的数量。”钱五说道。
温灵槐笑道:“就算一下子找不来这么多人,也没关系。能找到多少,算多少,其他的慢慢来就是。”
“是,都听小姐的。”钱五应道。
“还有一事,想要劳烦钱先生。”温灵槐笑道,“钱先生以前走过的地方多,见识自然比我强一些。不知,您能不能找到些比较有想法的木匠、铁匠,愿意到咱们家里来做私活的?”
“不知小姐说的私活,是如何做的?”钱五疑惑着问道。
“我就是想找那些没有店铺,也没有进作坊的零散工匠。”温灵槐细细说道,“愿意到咱们家里来,按照我的要求,研究些新鲜玩意儿的。”
“咱们按月给银钱,每月给得高一点,就三两银子吧。若是最终能按我的要求,研究成功了,我再给他们每人五十两银子的奖赏。”
“就冲着您说的这月钱和奖赏,我想应该有很多工匠愿意来的。”钱五笑道。
“是。但是也要寻几个品性好些,能保住秘密的匠人们来。别到时候我们还没做出来呢,他们就嚷嚷着全城的人都知道了。那岂不是自找难堪吗?”温灵槐也笑道。
“小姐说的是。我还真认识这么一家人呢。”钱五回想了下,细细说道,“他们家里从老到幼,每个人都喜欢做些稀奇玩意儿。只不过做出来的东西,太奇怪了,没人感兴趣罢了。”
“为此,日子过得很是穷困潦倒。别人劝他们出去找些活计,或者做些正经的床榻、桌椅之物,挣些银钱。他们就是不听,还非要沉浸在自己的意愿当中,做那些不知名的物什。”
“这样的人好啊,有钻研精神。”温灵槐笑道,“不知他们家住何方?是在咱们县里吗?”
“这说起来,离咱们就有些远了。”钱五皱起眉头,说道,“他们一家在南西路的安邑州境内。来回要几千里地呢,不知会否愿意过来?”
“确实有些远了。”温灵槐也皱起眉头,又问道,“他们家里,一共有多少人呢?木工、打铁都会吗?”
“一位老爷子,一位老太太,加上两房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的,足有十一人呢。”钱五边仔细回忆着,边道,“不过年纪都不小了。”
“三年前,我路过他家时。他家里最小的孙女也有八岁了,如今也得有十一了吧。别说木工、打铁这些了。就是烧些瓷器、琉璃的,他们也做得出来。”
“只是竟做些奇怪的样式,没人喜欢罢了。一家人,不拘老少、不论男女,都是一门心思研究物件的人。就连两个外来的儿媳,那也是循着相同的爱好,儿子们自己讨来的。”
“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家?”书画惊讶道,“可真真是令人惊奇。”
“是啊。您这么一说,我更觉得他们合适了。”温灵槐也展颜笑起来,道。
“小姐若是真的相中了。我跑一趟,过去问问,他们一家人的意愿也就是了。虽然路途远些,但来回跑一趟,也不算什么。”钱五见她真心欢喜,试探着问道。
“若您真要走一趟的话,那就再加一条。”温灵槐想了想,说道,“他们一家人若是愿意过来,除了我先前说好的奖赏之外,再给他们买一座青砖瓦房。若是愿意,也可以在此地给他们落户。”
“那就最好不过了。我这就收拾东西,过去跑一趟。护卫的事情,就等我来了,再寻觅,如何?”钱五问道。
“自然使得,总不能将您掰开两半来使用。那我可就真真成了黄世仁了。”温灵槐笑道,“这样的人家,得吸引住他们才行。您就说,我要做的那样东西,稀奇得很。不说在咱们大安,就是在东鲁和南岳,那都是没有的东西。”
“还有这样的东西?那他们若是真能做出来,岂不是全天下闻名了?”书画一脸震惊地问道。
“那自然是的。到时候,想来在圣上那里,都能落下名声的。”温灵槐笑道。
“那敢情好啊。既新奇,又有名声,还能赚了银子花销。若是我,我当场就能应了。”钱五笑道,“想来我这一趟,不会白跑了去。”
“那我就在家里,等您的好消息了。”温灵槐又看向书画,道,“你去卧房里,将我衣柜里的那个小木匣子拿来。”
“是。”书画应了,转身就去了她的卧房,将匣子取了来。
温灵槐打开匣子,里面是她存放的,家里日常开销需要用到的银两。更多的,则是让她都放进空间药楼里的二楼去了。
她拿出四张百两的银票,笑道:“这一趟路途遥远,您拿着这些,作为盘缠使用。”
“小姐,您给我的太多了。来回的,一百两也就够了。”钱五忙道。
“欸?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叫‘穷家富路’嘛。况且您回来的时候,要是带着那样一家子。人不少,还大多都是年轻人。这吃喝上面就俭省不了。”温灵槐笑了笑。
又接着道:“咱们家里也没有空余的马车了。您走之前,也得先买上一匹马不是?这样,赶起路来,也便宜。人家一家老小,背井离乡的过来也不容易。回来的时候,也得租上两辆马车不是?”
“这样长途的马车,可能租不到。”钱五笑起来,说道,“我们回来的时候,可以花些银钱,跟着商队一起到茂州。剩余的路程,再租马车也使得。”
“也好。您看着怎样方便,就怎样安排吧。”温灵槐点了点头,笑道。
“只是,这样一来,真就花不了这么多。加上买匹马的话,您给三百银子,也就是了。”钱五又道。
“花用不了,您回来的时候,再给我就是。”温灵槐笑道,“若是半途没了银子,你又带着那么多人,该怎么好呢?岂不为难?”
钱五想了想也有道理,就没再推辞。
尔后,站起来,说是要回去简单收拾些衣裳,今天就出发去南西路。
温灵槐让他不要着急,明日一早再走。今晚苗非来了,怎么也得和他说一声,不是?
钱五见她这样体恤,又忙忙地答应下来。
当晚和家里人都告别后,就赶着第二天,天没亮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