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参加宫宴4(2/2)
“况且自从温大人,帮助臣开荒了沙地之后。周边的小民们,也有样学样,在那处开荒了许多沙地出来种植粮食。”
“又有来往于残狼国、雪国那边的商队,频繁途经那里。面对这样复杂的环境,臣也确实没有心力,再继续治理苏氏小庄了。还请皇上派专门的人员,去那边监管吧。”
“那是你的地方,你自己派人管理就是。偌大的梁襄伯府,还找不出几个能管理的人来不成?”皇上摆摆手,说道。
“皇上,老臣如今已经这个年纪了。就只想着安度晚年,将杂事都交给小儿去办了。您可不能,再惦记老臣这把老骨头了啊。”梁襄伯连忙站起来,说道。
“你呀,如今年岁大了,还越来越滑头了不成?”皇上指着他笑道,“既如此,朕就承了你们的情。”
“多谢皇上对老臣的怜爱。”梁襄伯笑着作揖道。
“多谢皇上。”苏元冽也连忙说道。
“不必谢了。都坐吧。”皇上摆了摆手,笑道,“穿的事情,解决了。吃的粮食,我们如今也不算缺。先前温大人,已经改善了伴粮种的方法,改善了土地问题。”
“这几年下来,小麦和大豆的产量,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太子又为我们选择了适宜的水稻种子,稻米的产量也不再成为问题。”
“关键是,温大人制作和改良的各项农具,都十分得用。不仅减轻了人力的耗费,也同时加快了粮食收割和种植的速度。使更多的小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田地里的活计。”
“节省下来的时间,还能做些其他活计,为家里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这让朕每每想起,都十分欣慰。只是,吃穿固然重要,但是医道也是十分重要的。”
“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患疾的时候。而医之一道,便是来为我们解决这些疾苦的。如今咱们大安的制药作坊,不能说遍布了整个大安。但也已经普及到了许多地方。”
“只是,成药虽然有了,但是能透彻查清楚病状,并精准用药的郎中,还是少之又少。明和郡主,此问题,当如何解决才能让成药与良医,完美结合呢?”
殿内众人,又齐齐看向了那个不足十五岁的少女。
温灵槐顶着众人的视线,起身回道:“回皇上,臣女觉得,若是想要咱们大安有更多妙手的良医,可以开设医学院。将理论的书籍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让有志之士,学习更为系统的医学知识,获得更为精准的技能。当然,良莠不齐的现象在哪里都会发生。所以,待他们学习完一定的年限后,需再参与统一的考核。”
“合格者,即可毕业。不合格者,不予毕业。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良医稀缺的情况。还能将一些技艺不精的人,剔除医之一道。也省得有些不能称为郎中的人,夹杂在其中,滥竽充数。”
“确实如此。别的滥竽充数,倒还可原谅。医道上滥竽充数的话,可就是关乎人命的大事了,自然不可懈怠。不如,就请明和郡主,”皇上刚想将此事交给温灵槐去做,庄泊简却忽然打断了他的话。
他说道:“父皇,其实儿臣觉得开设医学院的话,是好事。但是,医学院并不是正经的学院。想来到时候,能进入里面学习的人,也并不会太多。”
“哦?朕听说先前明和,招收徒弟的时候,有不少人都挤着报名了啊。”皇上纳闷地看向他,说道。
“当时是有不少。但因为是明和郡主自己在家里办的,所以显得多。其实,真正说起来,也并不多。况且,医学院若是建成,肯定不会只招收几十个人吧?”
“而且,等他们学成毕业后,又该何去何从?难道,每个人都只是开个医馆、药铺一类的吗?先不说我们大安,会需要这么多医馆、药铺吗?”
“就是,开设医馆、药铺这一样。想来能吸引到的,也只是些为数不多的底层的小民们罢了。这样一来,局限性太过明显。”
“一年可以,两年可以,那以后许多年呢?医学院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发展起来。”庄泊简详细地说道。
“殿下此话,确实在理。”袁右相说道,“如今,咱们大安制药作坊多起来后。虽然成药的价格,我们是打压着一直没有上涨的。”
“但是医馆、药铺里面不再缺药,甚至更多了。就有人,将这些成药私下里卖给了他人。就算这样的现象很少,也可能还没有发生。”
“但是,咱们前期由宋员外选定的那些医馆、药铺,渐渐都有了种恃才傲物的感觉。他们以有了制药作坊的成药为荣,相信以后,他们必定会控制住成药市场。”
“袁相爷这话,确实在理。时间久了,这些医馆和药铺,确实有可能妨碍并扰乱成药的市场。这样一来,就不能真正做到惠民、利民了。”
“也就与皇上以及臣女的初心,极为不符了。所以,针对这一项,臣女建议皇上设立专门的官药局。”温灵槐看了袁右相一眼,说道。
“哦?明和是怎么想的?你详细地说来听听。”皇上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温灵槐看了眼庄泊简,见他微微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