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口成诵群臣惊叹(1/2)
大臣们惊诧交耳,就连皇帝都意外地抬起眼。
“一炷香未到,你可想好了?”
秦逾舟点头,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诵读。
他的声音洪亮,咬字利落顿挫,犹如珠玉落盘,使人倾耳听之。
文章以贤、长为切入,举例剖析利弊,引以民生、朝局、外戚关系相佐,字句间毫不委婉,分析一针见血。
众人起初抱着怀疑态度,只有半柱香的时间思考,能想出什么花,怕是随口胡诌一番,求保命罢了。
毕竟皇帝只说给他一炷香时间作答,又没说是答好答坏才作数,有保命机会,钻个空子也是人之常情。
然随着秦逾舟洪亮有力的声音不断诵读,那些怀疑的眼神纷纷变了。
他答得流畅又精妙,甚至连一句废话都没有,锦句随口拈来,引得大臣们一阵阵惊叹。
其中,翰林院的汪阁老眼睛睁得像铜铃,耳朵都快贴出去。
汪阁老也是寒门出身,凭科举路一步步走进翰林院的,明白即兴做策论有多么难,哪怕是一句未考量好,都会影响通篇流畅性,以笔作答尚还能边写边思考,殿前口述根本连思考停顿的时间都没有。
“妙啊……妙啊……老夫在翰林院数载,很久没有见过这样有天赋的后生了!”汪阁老忍不住赞叹。
与汪阁老一道的几位文臣纷纷抚须点头,平心而论,即便是他们去作答。这样短的时间内,答得也不如秦逾舟好。
殿前论述,考文采,更考心智,此子实在不俗。
付永几人脸色逐渐变得难看,口舌干燥地忍不住抬袖擦额上细汗。他们心中焦急,却不敢抬头看圣颜。
一个殿前靠半柱香时间就能出口成章的书生,又怎会在殿试时写那篇平庸又谄媚的文章?
秦逾舟的论述出口,无疑已经证明那篇留存的殿试卷是假的……
付永忍不住将目光投向周景瑞,但对方并没有看过来,只是敛目沉默,这让付永更加不安。
御座之上,皇帝面色和悦,闭目倾听下首的妙语篇章。
待得一炷香彻底燃尽,秦逾舟恰好诵读完最后一句,余音绕梁间,殿内悄静无声。
“禀陛下,草民已答完。”秦逾舟平举双手,深深一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