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一次聚首(1/2)
祝青青内定之后,庆云便与李若萱回府,同时对外宣布了这一日内定之人:西城说书女严晓欢、南城建筑女工聂兰、北城祝青青。
赵敏是官家人物,无需内定,到时排队时,定在庆云这一脉便可。
众人议论,庆云这些时日已经开始为大婚准备,一时间人心浮动,不少人希望自己能被庆云看中内定,开始商议如何吸引庆云的目光。
第二日,祝青青与严晓欢一同入府,两人一间如故,谈及古人种种,根本收不住嘴。
庆云进屋,两人立马停止了谈论,起身与西小悦、李若萱一起欠身行礼。
“见过殿下……”
庆云抬手,轻声道,“坐。”
话毕,李若萱去守住门口,另外三人入座,目光同时转向庆云。
祝青青率先开口,“殿下,刚刚小悦已告知我们情况,对殿下的终极目标也明了,殿下想收服人心,确实需要从提升名望开始,名望越高,跟随的人也就越多。
但不管有没有名望,收人的事情我们都必须时时进行,小萱说有一份名单,目前的收人计划就按照这名单来进行,我们也会暗中观察,挑选合适的人进行收服劝说。
除了收人,剩下的就是提高名望的问题。
诗怡的事情,殿下把握住了时机,名望也有了提升,但这远远不够,小悦要忙于内务无暇分身,就由我与小欢妹妹来辅助殿下,但在这之前,我想知道殿下心中可想好从哪些方面入手?”
庆云看了看三人,而后低沉的声音响起。
“首先是粮食问题,人族存粮只够10年,民以食为天,这是个天大的问题,所以不管如何,我都要竭尽所能帮助怡儿完成此事,若能成功,声望也必将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次是建筑寿命问题,我父亲提出高层建筑,缓解了土地稀少和人口拥挤,但建筑寿命实在太短,20年就必须重建一次,延长建筑寿命对人族有重大意义,而且这也是他的遗愿,我希望能够完成。
另外,我还想弄一个水利工程,前些日子,我去看望张序英,见到各处挑水工的幸苦,几十层楼高,全靠人力,若能建造一个水利工程,引水到顶层,时时灌溉,既免去了人力的幸苦,也可以节约出很大一部分人力。
若水利工程成功,人力节约出来,我便向官家提议,办学堂,让所有幼童可以学习知识,4岁,连事都不懂就要开始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是赌坊,我想让它消失。”
“赌坊?”
庆云点头,轻声道:“现今的人族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居然还有人开办赌坊,赌坊存在便易滋生贪婪,让人不思进取,简直就是一颗毒瘤,所以我希望它能消失。”
祝青青摇头,“殿下,赌坊之事,你解决不了,先不说其它,官家就不会轻易让赌坊消失,赌坊税收占财政收入的一半,现今官家财政经费又紧张,赌坊几乎可以算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即便神佑国如今管的很严,若非必要,官家也不会强行去征人,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反叛,只有钱能推动这一切。”
西小悦点头,插话进来。
“殿下,青青说的很对。”
严晓欢也附和着。
“殿下,赌坊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即便有权有势都不能做好,更何况你还无权无势,还是放弃吧。”
庆云摇摇头,“暂时跳过这个问题,我目前想做的就是这些,你们有和建议?”
祝青青拱手,“殿下,建筑寿命问题太难,一时间难以做到,即便做到也需要20年后才能验证,我并不建议你花费精力把心思放在这上面。
粮食问题太大,新品种培育肯定不易,时间不确定,能否成功也不一定,殿下的目标是走出禁区,那花费精力在这上面,就与建筑一事一样,有些浪费。
要提升名望,就必须去做那些短期或者立马能见效的事情,比如水利工程的事情,不仅利国利民,要实现也不需要太久的时间,我对器具书籍看的多,古人有过类似的东西,此事交由我来主导,不是难事。
还有办学堂的事情,也可以立马见效,所以我得建议是,粮食不花精力,建筑少花精力,多放些精力在收服人心这上面,若是殿下肯放弃对宁王殿下的誓言,甚至可以夺权,这条路来的最是直接,以提升名望来收人,这条路实在太过漫长。”
庆云摇头,祝青青一下子都说到了要点上,但他却不赞成祝青青的有些观点。
深吸口气,庆云沉声道:“青青,我知道粮道和建筑的事情会影响我们计划的进度,但我必须去做,虽然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最终走出禁区的人都会是少部分,但我也希望禁区的人少一些苦楚。
10年后的饥荒,人族必将内乱,导致血流成河,这是我最不愿见到的事情,虽然那时我们很可能已经走出了禁区,可想到这些,我会很心痛。
还有延长建筑寿命的事情,这是我父亲的心愿,我必须去做。”
祝青青点头,“明白了,殿下是不想违背本心,既然如此,那我以后便不再提此事,尽力辅助殿下所想之事。”
说完,祝青青转头看向严晓欢,“晓欢,你也说说吧,让我歇口气。”
正在这时,李若萱的声音在外响起,“殿下,有人来了,应该是找小悦的。”
小悦立马起身出屋,不多时候便回来,对庆云禀报,“殿下,我有内务要处理了。”
“嗯,去吧。”
西小悦行礼告退。
等李若萱禀报外面已经无人时,庆云和祝青青都将目光转向了严晓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