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宫里躲不过(1/2)
懿祥宫里。
老太后早起就觉得闷而无趣,小厨房送来的早膳一口没动,窗外树上的蝉儿叫的“知儿知儿”让人心烦。
身边伺候的宫女悄悄伸脖子望望,粥碗是满的,老太后最爱的栗子酥还原样放在盘中。
宫女有些心急,若是老太后再这么食不知味,饿坏了身子,她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情急之下,正想开口劝上两句,忽见老太后坐直了,头微微前倾,吸了吸鼻子,眉间露出喜色。
“这味道香的很,是谁这么贴心,知道哀家口里无味,特意做了合口味的。”
进门的是齐嬷嬷,捧着个托盘,盘里一盏白瓷盅,袅袅散着香气。
“老太后,您老人家到底是懂的,知道这是好东西,怎样,这下有胃口了吧,凡儿姑娘说了,先喝了这盅芙蓉羹润润五脏,她在小厨房忙活着呢,午膳肯定是换了花样的,绝对合您老人家心意。”
齐嬷嬷递上汤盅,笑意满满,白瓷盅盖子打开,老太后也不怕烫手,捧着就往嘴里先送了一勺,这一口顺喉而下,熨帖,舒服,味蕾瞬间被激的活泛起来,肚子里的馋虫也勾的叽里咕噜乱叫唤。
“凡儿进宫了?老五那小子,也不提前说一声,是要给惊喜吗,哀家可从来不在乎什么惊喜不惊喜的,这把年岁,一张嘴有的吃,一双眼睛有好东西看,乐呵一天是一天,多好的事啊,齐嬷嬷,你说对不?”
齐嬷嬷急忙应和着,还不忘提醒老太后喝慢些,仔细别烫着了。
小厨房里烟火正忙,秦凡儿昨个儿听君慕琛说老太后惦记她的事,心里着急,让君慕逸想办法赶早就带她进宫,能赶上早膳一碗汤羹醒肠胃。
这会儿案板上各色食材一应铺开,从逸凡居带来的特制药汤包也都备齐了,老太后送去的开张贺礼,拿什么回谢,都抵不上这一顿巧心思的药膳,帮厨的宫女赞叹连连:“香啊,凡儿姐,每日别说是吃,就是闻上一闻,我这辈子也值了,悄悄说一声啊,御厨做的那些,光是样子好看,老太后有时候没胃口,让齐嬷嬷赏了我们,我这肠胃,还真吃不出好滋味。”
宫女撇着嘴,逗乐了秦凡儿,她朝手边看了看,从逸凡居带来不少茶果子,装了一小碟,递给宫女:“嘘,悄悄的,这是我自己做的,宫外带进来,也不敢往懿祥宫送进去太多,他们验过之后,老太后能尝一些就成,这些,你拿回去与他们分着尝尝。”
茶果子做的极为精巧,淡淡茶色淡淡茶香,小宫女按捺不住,先捏了一小枚塞进嘴里。
“好吃,我算是饱口福了,呵呵。”
这种满足的笑容,让秦凡儿心生羡慕,人都说宫墙深似海,两相比较,她似乎还没有一个小宫女过的快乐,逸凡居里忙生意时,暂且放下一切烦忧,但每每夜深人静,娘亲总是入梦。
她念着当年事,时而恨秦文光无情无义,时而恼自己没用,回到鹤城这么久了,想办的事,一件未成,娘亲的心愿,不知何时才能达成。
现实容不得秦凡儿想的太久,齐嬷嬷差人来传话,说是老太后念叨不停,定要她先过去相见,无奈之下,秦凡儿只得给小宫女吩咐了添柴加水的时辰,匆匆净了手,赶去懿祥宫见老太后。
让秦凡儿没想到的是,老太后竟然让所有人退下,要单独跟她聊聊,连一贯信赖的齐嬷嬷也打发走了,在殿后小卧间,慈眉善目的老太后闲话家常几句过后,切入正题,问逸凡居的生意状况,问秦凡儿那些药膳汤方的用处典故,问的详细,无一疏漏。
秦凡儿虽然觉得奇怪,但这是太后问话,况且自己打开门敞亮地做生意,什么都可以摆在台面上去说的,也就不用瞒着,一一答过。
“如此甚好,凡儿啊,你倒是给鹤城百姓谋福了,不知道有没有想过,靠这一双造福于世的手,担下皇商之位,为我朝也尽份心力呢?”
“咣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