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仙武独尊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待君簪花

第一百五十二章 待君簪花(2/2)

目录

上官权见沈半仙面色一阵青一阵紫,阴晴不定,顿时朗声长笑,摆了摆手道:“师弟,你就慢慢回忆吧,为兄我先告退了。”

“等会,上官权你给我说清楚,我去,你这让人怎么睡得着!”身后传来沈半仙的咆哮声,吵醒了不少租户,楼下的租户们,纷纷捅开窗户,扯着嗓子朝着楼上嚷嚷道:“谁特么抢公鸡的活,有病是不,还让不让人睡了!”

上官权没有理会沈半仙的咆哮,他闭紧房门后,嘴角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则是一副忧国忧民般的,眉头紧锁的模样。他穿过狭长的走廊,此时,初日渐渐升上地平线,远方天际的第一抹鱼肚白,透过东窗的雕花,零零碎碎的打在地上,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且,这是一个晴天。

相比于地理位置偏僻的青云县,在临近长江下游的出海口,坐落在大江沿岸的一座宏伟城市,早已被日头照亮了半边天空。

康都城内,有一片占地千亩的建筑群,其中的建筑物多以江南风格的竹楼为主。在建筑群的最中心。有一座拔地而起,几乎要直直达云的圆柱形大楼,此楼名为“藏经阁”,正是整座“剑阁”学院中海拔最高,气势最为磅礴的一座建筑。

如果不是因为武皇帝的口谕,康都内任何建筑物都不能超过皇宫内的“观星台”。恐怕,这座藏经阁早就直达云霄,俯视整个康都城了。

藏经阁共分一百一十八层,其中,最底层的一到十层里,收录着江南各地的剑诀,其中不乏一些冷门剑经。而十层以上,至二十层,则藏有自武皇帝建国时起,至今六十一载,数百位先贤大能所谱写的秘法,与很多历史人物所留下的修行随笔。

这其中的任意一本书经,都有可能帮助一名凝元境修行者,成功融元,凝聚出三大秘窍。但想进这藏经阁,第一要成为剑阁外门弟子,方能进入十层以下,而十层以上,则需要通过剑阁一年一度的测试,成为内门弟子,方能去寻找先贤大能留下的瑰宝,在书经的字里行间,通过笔墨来借鉴前人的修行之路,寻求突破自身瓶颈的方法。

而此时,在藏经阁第二十层的房间内,一名年轻的女子,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并猛的抬起了脑袋,有些茫然的注视着四周。

她头发有些凌乱,脸上还印着一笔已经干涸的墨迹,眉宇间盘踞着一股疲倦,这显然是一名通宵抄背剑经的内门弟子。

清晨的阳光穿过东窗上的花雕,斑驳陆离的暖阳缓缓打在少女秀气的脸颊上,少女对着阳光缓缓伸了个懒腰,在展现着青春无限美好的同时,那披在身上的衣袍也随之掉落,露出藏在衣袍内,雪白的脖颈。

如白玉般似是能反射阳光的雪白脖颈上,却系着一根土气的红线。少女回过神来,她伸手拿出系在脖子上的物件,那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木雕,檀木雕表面粗糙的纹路,就像是被包裹了一层浆液,这一看就是被人多年把玩,才会露出如此光泽。

少女看了一眼手中的木雕,系着土气红线的木雕上,刻有“待君簪花”四个笔挺小字。她看向这含义深远的四个小字,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情绪。

她记得,她在小时候去过一次缅南郡著名的承天寺,并在佛前求了一块,刻有“待君簪花”的檀木雕。但也就是那一次,她那个神秘的叔叔,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并告诉了她很多事情。

那时的她很小,并不知道这些事对她究竟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离开故乡,前往一个很大很大的城市里生活。于是,她在临行前,又求了另外一块木雕,并亲自刻下了“承天之佑”四个小字。

只是,少女不知道,那块“承天之佑”,现如今究竟又“身”在何处,是否也被某个人系在了脖颈上。

少女自嘲的笑了笑,将这些陈年旧事抛之脑后。现如今她脖颈上系的这块“待君簪花”,早已不是对当年那份纯真的坚持,她想将这块木雕留给自己最心爱的人,她想掌管自己的命运。

于是,她向叔叔主动请缨,来到了剑阁。于是,她经常通宵抄写剑经,并以此来磨炼自己的心境。这是她选择的路,她也始终在这条修行大路上摸索着,并向前艰难的前行。

少女整理了一下,纸张上抄写的经文,就在这时,立在阁内的一口水钟,缓缓落下一滴水。细小的水珠砸在了“漏壶”精细的钟摆上,钟摆上刻着一个小水槽,里面已经盛满了水珠。达到了临界点的钟摆,缓缓向下,释放了水槽内积累了一夜的水珠,同时也借力打在了下方的一块镀漆铜片上,发出“哒”的一声清脆。

少女耳翼微微煽动,已经将这道微小的声音收入耳底,她面色一变,猛的起身拍手惊道:“糟糕,要错过开斋的时间了,今天可是有我最喜欢的红豆糯米粥!啊啊啊!冲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