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上)天钟声声,丧音为谁(2/2)
“咱们好歹在江湖上也是有名号的,欠姓林的一个人情,真要为他卖命?”其中一人的话让余下四人放弃了搜索财物,立起身来。“行走江湖,义字当先。”“义字只为自家兄弟。江湖之中只有名利,这些年的闯**不会不明白吧?”“老三说的对。自从那次失手被擒,的确是姓林的救了我们兄弟。数年来为他作了多少事?”“老二所言不假,不能被他救上一命。至此就如牛马般任其差遣吧。”
“老大,早说了。武林大侠,我们兄弟出自乡野是做不到的。绿林大盗,我们兄弟那点微薄道行更是不可能。兄弟们闯出自己的名号不容易,别再用什么侠义来标榜。”“老大,老五说的在理。看看所谓什么侠,若真如传言一般,他们生存的钱财怎么来的?或许表面风光,背后如同我等兄弟一样落魄。”
侠者,劫富济平,替天行道。管人间不平之事,行世间正统道义。说起来非常高大上,实质经不起任何推敲。若尽做些快意恩仇的事,又要深藏功与名,说白了侠者不为名利的人。可世间为侠者之人,那个又不是重视自己名誉胜过性命。再者,侠者不求利,那么生存之源是什么?
“老大本来想干了这票,兄弟们分了钱各自散去。不是事情有变吗?”“老四,你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到底是为那边说话。”“老大,还是你给兄弟们交个底吧。”听了老四的话,其它三兄弟都望向脸上数道刀疤的老大。
“青龙卷。”短短三个字,瞬间让环境凝固了一般。
前段时期江湖传言京师藏有白虎卷。没想到此间又传出青龙卷。
皆日,黄风店官驿的五人骑马离开。随之就出现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人,身边跟随着一个十来岁的童子。
“宗主,为什么不取了他们的性命?他们可是平白无故伤了百条性命。”童子蹦蹦跳跳围着青年问道。青年望着远方没有言语。“这一次真能寻到那位主君吗?”“能,一定能。”“宗主怎么突然相信命占之术?”
青年望了眼童子,眼神中有无限的温和。对于命占之术,青年无法跟童子用一两句话讲清楚。如同与他讲述道分内道与外道一样。修道之人,而今尘世简单的将山中修行的人称之为内道,世间行走的则是外道。实际内道与外道区别在于对出世、入世理论的精分。掌握真理人太少,正本清源的解释无法改变世俗的传言。
青年所修就是外道,学艺则是在山中。道本同源,论断不同。修道之人基础是清心寡欲,之后方才能修悟万物规律,化归自身修为而后用。
清心寡欲远离尘世为上,修悟万物规律居凡尘为佳。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而不可成大道。这便是后世修道之人的入世、出世理论本源。
内道重清心寡欲而后修悟万物,外道偏向修悟万物后方能清心寡欲。再清楚的解释则是,内道认为先将自己杂念排出,用目空一切的态度面对尘世一切去悟道;外道则是将世间万物装入心中,锤炼出最坚韧的心性来领悟。正是内道与外道对于入世、出世的初始理论。
一本同样的书,能读出君子与小人。自然一种简单的理论经后世咬文嚼字人的琢磨变成难以理解的东西很正常。
青年想到此,突然感觉自己慢慢也变的对某些事细细琢磨的态度。没了主君的示范榜样作用,自己悟道之路变的过于艰难。一晃五年了,苦苦寻了五年,这一次定要寻到他。
“宗主,他们又追来了。”童子忽然说道,“宗主先行一步,让归仁再戏弄他们一番。”青年看着童子天真烂漫的笑脸,移步而去。
“邪魔外道。”一个精灵少女与兽族少年的出现,望着满地伏尸,咬牙切齿的骂道。“嗖”的一声。“小心,师姐。”兽族少年拉开精灵少女,只见一枝竹筷划着衣袖飞过。“刷”的一声,他们落脚处一根绳子飞起。兽族少年抱着精灵少女赶忙跃上空中。“哗”的一声两人被一张大网捕个正着,吊在树上。
“呵呵呵。”归仁十分开心的蹦蹦跳跳出来了。“小邪魔。”精灵少女手抓着网,欲用劲撕开,运功之下,花容变色。“看看小哥哥多聪明,知道别人家的东西不能随便乱碰。我家宗主不想与你们记较,还死缠乱打,要不要脸?”
精灵少女软在兽族少年身上,又羞又恼口上却不输半分,“自古正邪不两立。邪魔外道杀之而后快。”“哎--”归仁叹了口气道,“宗主说道本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