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鬼方道士 > 第362章 推背图

第362章 推背图(2/2)

目录

“除非这事出我之口,入君之耳,要是传出去,你我都是要杀头的哟!”

“先生又不是不知道李岩的为人,但说无妨哟!”

“那好,”宋献策清了清嗓子,“《推背图》的每一象都画有一张图,内容都有‘谶’和‘颂’两部分。第三十二象为乙未,巽下坎上,为‘井’卦。画的是一匹马闯进一扇门里。内容讲的应该就是大顺打进北京的事情——谶曰:‘马跳北阙,犬嗷西方;八九数尽,日月无光’。颂曰:‘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李公子是读书人,领悟力非凡,你分析分析看看,我们大顺能不能……”

最后的话宋献策没有说出,但李岩已经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了。

“哦,还真的就是大顺打进北京的事情,”李岩沉思着,至于天下能不能长久,仍不明了!“李岩吟哦着里面的句子,“不知道三十三象说的是什么?也许能从里面探究出些信息来。”

“你在让我泄露天机啊!”宋献策沉吟了一下,“也罢,也罢,你我都是大顺的臣子,即使天命不归大顺,却早把身心都许了,不妨说一说,也好有一些应对。”

“宋先生请讲!”

“第三十三象丙申,巽下兑上,为‘大过’。上面画的是一只船,船舱里坐十二个人,顶棚上插着八面三角形的旗帜,”宋献策慢慢地说,“谶曰: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颂曰: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藩离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李岩听了,口里喃喃呐呐,身子却在亭子当中走来又走去。

宋献策也在一旁掐着手指,一边摇着头,“有的话,真的不敢说,不敢说哟!”

“天啦,若真的像这个《推背图》说的一样准,大顺休矣!”李岩心里一惊,顿然领悟,“宋先生其实早已知之,只是不愿意相信,不敢说出而已。”

“李公子何以见得?”宋献策问。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二句,国脉变为清朝矣;‘主客不分,地支无子’二句,指清人要经历十二帝,领头的首位没有称帝矣;‘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两句,指吴三桂要引亲兵南下,一路气势如虹。‘长白’是吴三桂的字,‘胡人气不衰’还指中原也要象元代一样受北方民族统治了;‘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两句现在不好解释,应该指清朝统治之后所发生的事。”李岩一边说话,一边摇头,“大顺皇帝其实是没有天命的呀!”

“那么这一象的图画……”

“一船装满十二人,船即舟,‘舟’,‘州’也;满十二人者,满洲延续十二帝也;舟上插八面旗,指满洲大旗要飘满整个神州。”

“天数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啊?”很明显,李岩的解说完全符合了宋献策的理解。

“天不灭楚,就不会有霸王别姬的悲壮;天不灭蜀,就没有诸葛五丈原的长啸;天不灭宋,就没有文天祥伶仃洋的绝唱。我们还能怎么样?宋先生。身为大顺臣子,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不成功则成仁啊!何况天命啊什么的,往往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宣传手段!”

“宣传手段?”

“比如大顺军出潼关前,在下在河南河北教会了那里的孩子几句童谣,就收到了奇效呢,百姓能拥戴皇上,应该也与我的宣传有很大的原因。”

“童谣,怎么唱?”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李岩念叨了几句,叹息一声,“可是按照今天的局面发展下去,难啊!”

“是,是,”李恒方从宋献策的声音里听出,他其实已经后悔向李岩说了这么多。

这时有人来报告:“宋军师,李副军师,前朝崇祯皇帝的尸体已经收殓好了,李双喜公子要我向你报告!”

“那个太监的身份查清了吗?”

“查清了,也按照你们的吩咐收殓完毕,”来报告的军士说,“他是崇祯的随身太监王承恩!”

“李双喜呢?”

“他说皇上要把皇宫中那些宫女赏给下属,去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又老又丑的,要早些回去,挑选几个水嫩的呢!”

“这——”李岩想说什么,却只是双手一拍两腿,叫了一声,“嗨——”

他们正要准备着下山,却又有人找李岩来了:“李公子,快回军中,红娘子正在生气呢!”

“生气?”李岩不解,“好端端的什么气?”

“刘宗敏的手下在宜春楼玩了瑶姐不给钱。那个瑶姐大哭大闹,被红娘子遇上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