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鬼方道士 > 第369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369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2/2)

目录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咔嚓一声,箭矢带着怒气一下子插进了跑在后边的李乙后脑。李乙的身子往前一扑,带着空空的剑鞘滚下马来。

跑在前面的李甲这时已经拔剑在手,李乙滚落地上的声音让他的马惊跳了一下,跑得更快。

吴三桂却没有立即向他放箭,握着箭矢的右手只是虚扯了一下弓弦。

李甲听到后面弓弦响,急忙转过声,把手中宝剑做了一个隔挡的架式。不想这一隔却落了空。吴三桂随后放出的箭却带着风声飞过来了。噗呲一声,那支箭贯入了李甲左眼,从后脑穿了出来。李甲往后一仰,四脚八叉倒在了地上。

吴三桂看着李甲倒下了,挂了弓,握着刀,回头怒视着张若麒。

张若麒浑身颤抖。

“不……不关我的事啊,我……我什么也不知道!”他说话结结巴巴。

“是不关你的事?”吴三桂一字一句,“只是作为你的学生,我自认为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一个,我不能保住一个女子,没脸见你啊!”

吴三桂一边说一边勒马走近张若麒。

“不……不……不,你要能屈能伸,能却能……”

张若麒的话没有说完,吴三桂那口大刀刀片却以头颅为圆心转了一圈,如同旋风落叶。一个磨盘盖顶,张若麒的头颅离开了脖颈,飞出了一张开外。

噗呲,没有头颅的颈子往外喷着一丈多高的鲜血,仿佛是谁家燃放的焰火。

扑通,落在地上的脑袋骨碌碌转动着,后来脑袋停住了,上面的眼珠子却还在转动,越转越慢,停止时完全变成了死鱼一样的白。

吴三桂却又接着下令:“扫**周边闯贼军营,然后返回山海关!”

“返回山海关,再举我大明旗帜,是身为大明将军而表现忠义的举措,我们都举双手赞成,”副将高第这时说,“只是山海关现在已被唐通、左懋泰防守,他们即为闯贼降将,见我们返回,一定知道我们已经重举一旗,肯定会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如久攻不下,李自成肯定会自提大军往东进攻,我们会受到左右夹击啊!这样,我们不在北京东郊遇伏,却会在山海关城下受困,该怎么办呀!”

“这个我早有后路了,”吴三桂气哼哼,“我早就知道闯贼不义,出城时就已经预留了内应,他们见我们返回,肯定会在唐通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城门的!”

“真的这样,那我们暂时可无忧了!”众将拜服。

“只是这样一来,将军留在京城中的家眷可就凶多吉少了,”傅海山又向吴三桂拱手行礼,“吴老将军很后悔在闯贼入城后就急于投诚,要将军不要挂念他的安危,以为大明复仇为重。不过听说在平西伯府中还有三十多个家人。”

“管不了这么多了,眼下关宁兵四万人的性命都担在我的肩上,他们可比我家三十多口人要重的多!”吴三桂摇着头说,“不过我还得委托先生去一趟北京,设法把我写给父亲的信错送到李自成或者刘宗敏手里,这样或许能救我父亲一命!”

“将军托付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傅海山回答,“我就在这里等着,请将军快些写好信,不论是正送也好,错送也罢,我一定叫它落到了李自成手中!”

吴三桂跳下马来,抬眼看着那几个文官。

文官们也慌忙下马,急急忙忙地从褡裢里取出了文房四宝,有的铺开了宣纸,有的却在帮忙着磨墨。

吴三桂接过纸笔,找一块平整的大石板把纸摊开,然后紧锁眉头,一挥而就。

众人看时,宣纸上写的却是与吴襄绝情的一段文字——

不肖男三桂泣血百拜,上父亲大人膝下:儿以父荫,熟闻义训,得待罪戎行,日夜励志,冀得一当以酬圣眷。属边警方急,宁远巨镇为国门户,沦陷几尽。儿方力图恢复,以为李贼猖獗,不久便当扑灭,恐往复道路,两失事机,故暂羁时日。不意我国无人,望风而靡。吾父督理御营,势非小弱,巍巍百雉,何致一、二日内便已失坠?使儿卷甲赴关,事己后期,可悲可恨!

侧闻圣主晏驾,臣民戮辱,不胜眦裂!犹忆吾父素负忠义,大势虽去,犹当奋椎一击,誓不俱生。不则刎颈阙下,以殉国难,使儿素绱号恸,仗甲复仇;不济则以死继之,岂非忠孝媲美乎!何乃隐忍偷生,甘心非义,既无孝宽御寇之才,复愧平原骂贼之勇。夫元直荏苒,为母罪人;王陵、赵苞二公,并著英烈。我父唶宿将,矫矫王臣,反愧巾帼女子。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

男三桂再百拜

隐身在人群中的无极道人和李恒方看得明白: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刘襄,实则却是却对李自成、刘宗敏而写。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前面的来信训以非义,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或菜板之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

这封信不仅是写给父亲的诀别信,也是写给李自成,刘宗敏的决裂信。吴三桂在感情激越的情况下倾注了他的全部心声,悲壮慷慨,气冲霄汉,读来还真是撼人肺腑。

那么这封信能不能被李自成见到,能不能像吴三桂所说,救回他父亲吴襄的命呢?无极道人和李恒方相互看了一眼,他们的心里已经决定:跟着傅海山再去一次京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