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报之以玉(1/2)
我以锦带赠你,卿当报之以玉。
赵佑眼神一闪,心中酸软得不知道怎么说。
在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人,在儿时对于男女之情的启蒙,都是来自一个故事。
当朝太祖起于微末,为了推翻前朝暴戾统治,而殚精竭虑,对自己的把控极严,有“三绝不”的说法。绝不饮酒,绝不近女色,绝不寻求享乐。
直到建立起崭新的王朝,文武百官才发现,他们英明神武的君王,严于律己到连个皇后都没有。
那时的太祖无疑是天下女儿家最想要的夫郎,但无论谁献上女子,太祖都没有同意过。
因为他在等一个人。
太祖当年一朝起势,要为天下先,要还百姓清朗乾坤,大发榜文,寻求各方支持。但其效果并不好,乱世中谁不是独善其身,哪有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他思来想去,却发现了一个突破口。
清河孟家。
清河孟家,乃是文人之首,历经多朝仍旧屹立不倒,族中子弟,不分男女,皆是饱读诗书,奉行君子风骨之辈,可谓是兰芝玉树的百年大族,荫恩无数代人,名望极高。
若能求得他们的声援,日后行事会方便很多。
因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时才算一方小军阀的太祖,孤身一人,前往孟家拜见。
孟家向来以学识品德为先,当时的族长,便是族中学识最出众的一位,号称清河牡丹的孟氏女。
她接见了太祖,言明她只问三句话。
第一句是,君与民,孰重?
太祖答曰,有民方得君。
第二句是,将军高义,可敢唯否?
太祖答曰,乃毕生所求。
而第三句,孟氏女没有再问。她请太祖离去,隔了三日,便举族发文,声援太祖起兵。
有了清河孟氏的声援,太祖才得以势如破竹,一举推翻前朝。
他承了清河孟家的情,也将那一颗心,留在了清河。
落在那貌若牡丹艳丽,似揽天地九分灵秀的女子身上。
太祖在三十岁时,后宫仍旧空**无一人。他三遣使者,往清河孟家求娶,却都被拒了回来。
孟家不能,也不愿接受皇家的示好。
他们声援起兵,乃因反对前朝的暴戾。而一朝建立新朝,他们又与皇室结亲,这就让一开始为了百姓,为了天下,才表现出的支持,有了利益交换的意味。
孟家人一身都是傲骨,受不了这种非议。
太祖却不肯放弃,遣使者不行,他就亲自去。甚至在清河孟家所在的清河郡,建立了一座行宫,在那里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外驻。
在心悦的女子面前,他不是皇帝,也没有什么脸面抱负,他只是个笨拙无比的人,一心想让对方看清自己的诚意。
傻得要命,偏又让人没法狠心拒绝。
而人心都是肉长的。
孟氏女当年敢冒天下之大不敬,率先将宝押在太祖身上,就说明她有一股不顾一切,胆大妄为的心性。
在被太祖的诚意打动之后,她辞去孟家族长的位子,甚至放话同意被剔出家谱,然后大大方方地使人找太祖,将他从行宫唤到了孟家门前。
她说,太祖当年,还欠了她一问。
她拿出一条腰带,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