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重归故里(1/2)
但这个家庭不一样,因为他们拥有着家族意志,当年天明大帝一统江山,开创文明之先河,宁家就是其中的九大家族之一,历来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宁无缺虽说心中颇感痛苦与无奈,可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宁义武见他这儿子如此明白事理,展颜大笑,随后忽地狠狠地拍了拍宁无缺的肩膀,“孩子,你能够理解我,真是让我欣慰啊!”
宁义武的笑声充满着一股豪情万丈的男人魅力,再一次惊起片片飞鸿。
这时,朝霞已经渐渐升起,万簇犹如金剑般的霞光从云层中迸射出来,穿过密林,照在宁义武的脸上,尽显一代天骄的英雄本色。
宁义武话音未落,身后“虎妈”宁可馨听闻此言,走上前去,接过她“武哥”的话,自豪地说道:“也不看看是谁教出来的!”
宁义武哈哈大笑,众人追随,笑声再次惊起那树林懒惰的鸟儿。
宁义武这样的安排,的确非常难以让人接受,可是他们终归是宁家人,自始明白非常之时自是需要非常之抉择。
宁可馨接话,就是希望她这个表态,能够给宁义武内心一点儿安慰,而一旁的白诗音却是忽然心中有些难受,原本白里透红的脸蛋忽然顿显惨白。
白诗音并非为宁义武这样的一个决定而感到难受,而是为这一个黑暗的世界而感到悲哀,这样的乱世,她的儿子居然被迫放弃当父亲的权力,可她无法左右夫君的意志,唯有心中叹息而已。
宁无缺从小就知道他这母亲总喜欢说这一句话,稽首相拜,之前脸上难色尽皆消散,微笑着回答道:“是!额娘!你的功劳大。”
走在最后的白诗音,眼见一家子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内心的悲伤终归被喜悦所覆盖,她本也是温和之人,小步快走前去,拉着宁义武的手,旋即面朝夫君轻声一笑,优雅动人。
宁义武见一家人欢乐融洽,再一次抚须一笑,随后冲着家人朗声说道:“无缺难得从前线回来,一家人也很难聚的一起,今晚上不如去吃一个团圆饭吧。”
原来,宁无缺虽然年少,但是他比起宁鸿远,早已是一军上将,主管神剑宗西部防御事务,可谓少年英杰,他治军严谨,历来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从不因为自己是宁义武的儿子而另立独行,反而次次杀敌英勇向前,阻挡了多次天域西部蛮夷的进攻,也多次通过软硬兼施的办法平定叛乱。
宁无缺对士兵的要求极为苛刻,在他手下当兵,一向令行禁止,谁敢违背,立即军法从事,但是宁无缺对士兵的家人却非常好,每次回家探亲之时,宁无缺总是拿出财物厚赠。宁无缺深知乱世中绝大多数人当兵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进而光宗耀祖,所以,宁无缺虽说治军严谨,杀人立军威,却经常破格奖赏。
宁无缺治军也有手段方略,他将那些家中父母形同虚设或者天生遗孤者安排在一营,将那些为了养家糊口而参军的士兵安排在另一营,然后让他们相互之间对练,他在一旁指导,然后挑选出其中才干非凡的佼佼者进行着重培养。
宁无缺同他父亲一样,他为人极为朴实,如今二十六岁,所穿衣物不过四件,所用饭菜不过两菜一汤,在军队之中,凭借一口干粮,他就能熬过几天几夜,进而将省下来的钱全部用于改善军中伙食,购买战斗丹药,配备高阶铠甲,先行确保军队之中的存活率,通过这种办法尽可能地留住精兵,训练精兵。
宁无缺最著名的军事名言,“兵不在多,不在勇,而在老(资历老),而在精!”,曾经他父亲问他,“如果用一百个新兵换一个老兵,你愿不愿意!”,宁无缺信誓旦旦地回答道:‘别说一百个,就算一千个新兵蛋子换我一个老兵,我也不愿意!’,宁义武哈哈大笑。
所以,宁无缺更加注重保障军队的存活率,而非胜率,不过奇怪的是,他这样做反而更能够保障军队之中的胜率,宁无缺带兵,没有敢死队,他也从来不用敢死来要求他的士兵,而是要求他们杀人,你能够在战场上多杀一人,远比这什么“敢死”思想重要得多,有用得多,可靠得多。
宁无缺总是对自己的士兵说,“我们现在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今后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打了胜仗之后,回到家里,带着荣耀回去,和你们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如果家里没有人的,就和我一起吃团年饭!明白了吗?”
更加宁无缺俊逸非凡,他的士兵将其视为天将下凡,冲锋生死无惧,反而以冲锋在后为天大的耻辱,曾经一些不愿冲锋在前的士兵在战后被揪了出来,军法执行官要求宁无缺对这些人严加处分,至少必须杀鸡儆猴,宁无缺叹口气之后,先问他们家中是否还有家人,调查清楚之后,这才实施军法。
那些被宁无缺军法处置的士兵,临死之前感怀他的情义,最终竟是不愿别人操刀,痛哭流涕,乞求选择自刎而死,以正军威。被军法执行官拒绝之后,宁无缺却破格同意让他们自刎,事后掩面痛哭,对他的左右说:“是我做的不够好吗?他们为什么还要冒犯军法,亵渎军威呢!”,他左右劝慰道:“岂能责怪少主!还请少主节哀。”
这样的宁无缺,曾经仅靠五百紫晶铁骑大破贼寇三万人,大获全胜,斩杀敌人一万,降服两万,而自身只损失了五十铁骑,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依靠的就是宁无缺无与伦比的治军能力,应变能力,人格魅力,指挥能力。然而,此战之后,宁义武原本打算昭告天下宁无缺的卓越功绩,用以彰显宁家神威,却被宁无缺断然拒绝,宁无缺对父亲说,“现在我神剑宗强敌环伺,父亲如果如此宣扬我的才华,只会给我们宁家和神剑宗带来更大的危险,更何况孩儿年少名薄,不可大褒,还请父亲收回成命,我只求父亲奖赏我三千紫晶币,用于奖赏随我一同冲锋的将士,足矣。”。宁义武听得一席长言之后,哈哈大笑,更为欣赏宁无缺的非凡智慧,破格从国库里拿出五千紫晶币,奖赏与宁无缺冲锋在前的士兵。宁无缺的将士却推辞不受,他的军需官这样说道:“我们跟着少主打天下,吃得好,穿得实,比起其他军营,我们军营中能够活着回去的希望是最高的,我们追随少主难道是为了钱吗?莫不是因为少主给了我们更多的希望!还请少主将钱收回去,莫不要用钱来侮辱我们。”
这就是宁无缺,近乎完美的宁无缺。
其实在战争年代,一定是治军第一,谋略第二,绝非那些小说所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争是极其残酷与惨烈的事情,是反人类反人性的事情,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文人骚客,怎能够体会治军的意义,如果士兵不愿意冲锋在前,不愿意舍生取义,没有强烈的命令第一之思维方式,反而各行其是,再多的谋略,不过形同虚设,什么声东击西,什么围魏救赵,什么破釜沉舟,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真正的军事家往往深知“治军”永远在前,“谋略”永远在后的道理,所以说,历史上那些文人骚客当将,从来就只有失败,反而是那些屠夫出身的将军,往往能够功成名就。
宁无缺熟谙兵略,他是真正的读懂了兵书,所以,他如今二十六岁,纵使百战百胜,却少有人知。
宁义武之所以不愿意宣扬宁无缺近乎完美的军事才华,莫过于“好刀用在刀刃上”,宁义武的谋略类似于孙子兵法所云:“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战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真正善于用兵的人,往往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他们一开始默默无闻,而他既能打胜仗又不出任何闪失,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战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潜心研究致胜之道,修明政治,坚持致胜的法制,所以能主宰胜败)
但是,完美的宁无缺毕竟军人出身,他也带有军人的脾气,那就是他非常痛恨那些装点门面的世家大族,每次见面便是冷言嘲讽,还写诗讥讽,吓得那些世家大族怀疑宁义武是不是要对他们下手,惶惶不可终日。宁义武每次从中斡旋,一方面缓和那些世家大族内心的恐惧,一方面教育宁无缺为人不要那么刚硬,宁无缺始终不愿意接受父亲的意见,依旧我行我素,这一次听得这些世家大族妄想蠢蠢欲动,心中自然恨不得杀掉这“朱赵”两个幕后主使。
这就是宁无缺,对妻子体贴,对士兵温柔,对降卒真诚;对敌人果决,对叛徒果厉,对霸匪残忍,远比宁鸿远更有人格魅力。
这一次由于宁鸿远突破武境失败,再加上宁无缺也需要调换到神剑宗东部任职,这才难得回来一趟。
此时可,宁无缺听得父亲的安排,脸色立马暗淡了下来,双手面朝父亲拜谢道:“远弟不在,我没有心思吃这样团圆饭,还请父亲赎罪,下一次吧。”
宁义武自知失言,急忙改口道:“那就等十五天以后,等鸿远突破武境之后,我们一家人吃一个团圆饭,也算给远儿庆祝一番。”
宁无缺听闻父亲能够如此接受自己的意见,脸色逐渐温和了起来,“父亲这样安排,远弟若是听见,一定倍感欣慰。”
一家人在明媚的阳光下,渐渐远去。
这时,站在他们身后的宁鸿远,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神中再一次渗出激动而伤感的泪水。
他激动的是这一世能够拥有一个温馨的家,他伤感的是,他突破武境失败终归为宁家丢了颜面。
一时间,他心中万分感慨,有些时候,他感觉父亲是否过于残忍,竟让自己去当那些刺客组织的诱饵,而有些时候,他又觉着父亲伟岸无比,是这个时代的救星。
父亲在他心目中既残忍,又和蔼,既血腥,又伟大。
此情此景,也让他脑海里忽然情不自禁地开始回忆起前一世,那一世,他同样也有一个亲哥哥。
当年落难,他昼夜不停在工厂打工攒钱的时候,他有一个哥哥从不过问,甚至在过年时候,这哥哥连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有,等到他小有成就之后,他这亲哥哥居然找他要钱买房子。
可叹宁鸿远仁心可嘉,最后还是给了他哥哥钱买房子。
或许你觉着宁鸿远还算不错,可是,这怎么不是一种悲哀呢?任何感情都是双方的,亲情也是一样,单方面的感情,只会让人更加的孤独,单方面的付出,只会让人越发感到悲凉。
所以,他对前一世一点儿也没有任何的牵挂,他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内心极其喜悦。
“或许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吧!不,是幸运中的万幸!还好我被那一道天劫雷砸中,否则我怎么在那样的世界继续苟活下去?”望着前方一家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宁鸿远内心这般自言自语地感慨道。
一个人只有体会过亲情无路的滋味,他才会了解这种滋味会有多痛苦,才会去珍惜这场来之不易的亲情。
夜,温如春风。
一阵疾风呼啸而过,夜空漫天翠星,一道黑色幻影突然从天而降,那两把时时刻刻跨在肩上双行巨剑在这明朗的月光下散发出赫赫光芒,俊俏的脸庞彰显着无比成熟的坚毅,正是宁鸿远。
今天,也是他从死亡森林回归的第一天。
这一天,宁鸿远悲喜参半,喜的是父亲与大哥终于站出来了,为他出了一口气,悲的是神剑宗内部并非团结,夹杂着各种暗流涌动的矛盾。
宁鸿远抬头望着璀璨的群星,立下鸿愿,他一定要为大哥和父亲的理想而战,而这理想,就是一统天下!为了这个理想,上刀山,下火海,又有何妨?
他不再质疑父亲的理想是否乌托邦,不再一味地反感这些权谋之争,目睹了这一场批判会之后,强烈的责任感冲击着他那一颗少年之心,他要努力拼搏,为了父亲和大哥的意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