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风起(二)(1/2)
武境世界的核心依旧是自身武境实力。
虽说文武双全者方能笑到最后,但是无论怎样,武境实力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否则,为什么那么多家族不惜血本,都要收集各种用于突破武境的灵丹,秘籍,来促使子女增长武境呢?而不说花千金去买几本四经五书,来让子女读个天荒地老呢?
在武境世界,但凡能够看清楚这些个规矩的家族,都清楚先武后文的真正意义,而那些主张先文后武的迂腐书生,忍受不了那般苛刻的武境磨练,最后,整个家族都随之遭了殃。
诸如宁家,夏侯家族,东方家族这样的豪门,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比起一般家族,这些显赫的家族更加懂得文武双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必须要求儿女们读书认字,不读书者坚决不让他修炼武境。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个不读书的修武者,最终结果只能成为“五无之人”,“无品味”“无修养”“无本分”“无规矩”“无心境”。
这样的年轻人到了外面的世界,出口便得罪他人,例如,从前一位不读书的豪门之子,年仅二十五岁便突破了剑客境界,当他面见当今正道领袖诸葛龙的时候,眼见诸葛龙白发苍苍,老态龙钟,心中极为不爽,出言不逊,竟是当着赵定龙说了一句,“你二十五岁有我这本事吗?我看你这么老了,你的位子我看倒不如给我做了!”。
而当时诸如宁义武,诸葛龙,白眉老人,紫阳真人,广寒仙子等正道首领悉数在场,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众人一怒之下,便将这武境天才关进大牢,剥夺他们家族的所有财产,当时宁义武深爱其武境才华,顶住压力,在众人面前面前为其圆场,目的想要将其收为己用,日后慢慢**,但是他独木难支,难以对抗众人悠悠之口,最终也只能见机行事。
原本在当时的情况下,众人是打算即刻处决这出言不逊的狂妄之徒,还好宁义武即刻出面顶住了压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其圆场,以民族大义为核心主题,论述我们现在天域需要这样的天才保住我们的文明成果,还请谷主三思而后行。
赵定龙本也不愿意让别人说他赵定龙心胸狭隘,眼见宁义武出面为双方圆场,这才收回成命,将这出言不逊的天才收押。
不料,众人悠悠之口实在是难以平息,最后这一位天才还是被处斩了,他的家族威望也一瞬间崩塌,他的家人根本不敢为其复仇,为了一个不中用的儿子对抗整个天道。
宁义武从此认定赵定龙绝非一位能够开天辟地的领袖,这才决定自己单干。
这个家族就这样成了众矢之的,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好去寻求宁义武帮助,宁义武顶住压力,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智慧,以及与赵定龙生死之交的关系,保住了他家人,他的家人感恩戴德,如今成为了宁义武的心腹,重新成为了柳城的世家大族。
这一件事名扬天下之后,每一个世家大族立即从中汲取教训,坚决不让文盲修武,要么一边读书,一边修武,要么先读书,后修武,再也不敢违背人性常理,只修武,不读书了。
这一场盛会的确是令人期待,坐在席位上的大部分人,都怀揣着一颗至诚之心来参加这一次盛会,他们虽说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双目微闭,有的凌空盘坐,但却时不时地望向那王座而去,无不盼望宁义武早点出现。
宁义武能够召集如此多的英雄,能够总揽英雄于四方,群英荟萃显本色,正如之前夏侯家族的大姐所说的那般,他年轻时候为了捍卫天域的文明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他被先皇排挤,迫害,污蔑之后,不曾灰心丧气,而是选择四处行侠仗义,乐善好施,所以,他拥有这样的威望和名声,绝不是偶然。
一个人身处逆境,还能够行侠仗义,这就是宁义武。
这就是为什么那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看中了宁义武,最真实的原因。
宁义武与人交谈,幽默之中尽显尊者智慧,更是增添了他无形的魅力,如今这些不远千里而来的客人,一听说宁义武要举办盛会,而且还是通过“以金比武”的方式举办盛会,就算是长途跋涉,也要到神剑宗来瞧上一瞧!
当然,树大招风,名重引诽,在场也有许多准备生事的刺头。
这一次的武境大会分为三天。
第一天原本是计划给宁鸿远重新突破武境而设定,后来宁义武想了想,这样实在是太过于乏味了些,不具任何观赏性,反而会让外人误以为,他宁义武为了故意显摆而召开这个盛会。
于是,宁义武在宁鸿远测试武境之后,将接下来的环节设为一次具有擂台性质的比武大会。
也就是说,整个大会上,宁鸿远作为被挑战的对象,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均可参加,但凡能够与神剑宗少主出招五分钟而不气喘者,就可以得到一千的紫晶赏金,十分钟不气喘者,就可以得到两千紫晶的赏金,而如果能够与宁鸿远战平者,则可以得到五千紫晶的赏金,战胜宁鸿远者,则可以得到一万紫晶币。
天下熙攘,皆为利来,这个道理宁义武太明白不过。
不过,为了避免每一个人都来尝试一番,也为了避免那些刺头借故生事,宁义武也规定,如果想要挑战宁鸿远的修武者,必须上交五十金,这样一来,就不会发生那些阿猫阿狗也来凑个热闹的局面。
有英雄,有义士,有俊杰,也有刺头。
这就是这一次武境大会。
关于这些刺头会如何在神剑宗生事,此刻站在后殿的宁义武心中也早有打算。
这个时候的他,正在亲自嘱咐他最为得力的谋臣诸葛龙。
他的脸色庄重,语气比任何时期都要严厉,因为,他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次的武境大会关乎着神剑宗的名声,更关乎着神剑宗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随意。
他必须要让所有神剑宗人都为之神经紧绷。
这些年,天域大大小小四五十个武宗,不是这个武宗发生政变,就是那个地方父子产生隔阂而骨肉相残,而宁义武自知自己需要做的,并不是去批判这些政变,更不是如同一个喜欢针砭时弊的文人墨客一样,去论述孰是孰非,这些废话宁义武根本不会说一句,无论是他子弑父,还是父杀子,宁义武对外不做不利于神剑宗发展评价,为人极其老道,处理事情极其平滑,深得有经有权四字之精髓。
例如过去七剑门这一个势力微末的地方割据政权,父子相残,最后儿子夺位之后,希望得到正道的承认,寻求宁义武的帮助,宁义武就此对外宣称,“张世成的父亲没有做好一位父亲该做的事情,这才逼得父子反目!并非是他的过错。”
那一位才掌控政权的七剑门门主最怕的事情,就是发动政变之后,得不到这些正道的承认,他又不愿意与九毒老人同流合污,认为这简直是与虎谋谋皮,听得宁义武如此表态,立即暗地里赠送给了宁义武一万紫晶币作为感激。
宁义武欣然接受。
这一件事气得赵定龙大骂宁义武不顾道义,简直是个滑头,而宁义武却亲自上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阐述他这样做的意义,赵定龙这才欣然接受。
而后,这一位七剑门的门主骄奢**逸,又被他弟弟夺权,他弟弟上位之后,同样请求宁义武帮助,以正天下视听,这弟弟也不愿意与九毒老人与虎谋皮,选择投靠正道,因为正道才可能凝聚财富,邪道只可能毁灭财富。
宁义武再一次对外宣称,“这当哥哥的张世成不借鉴他父亲的失败,排挤亲人,自以为是,这才有这一次失败,他这一位弟弟张世达是为了自保而逼不得已发动政变,并非违背道义!”
这一位弟弟大喜过望,暗地里送给宁义武五千基本火魂法器作为谢礼。
宁义武同样欣然接受。
而后,赵定龙又气得大骂宁义武滑头,作为一方正道领导者,竟然如此不顾道义,宁义武再一次亲自登门拜访,在那八大清音谷长老种种刁难面前,神色自若,对答如流,赵定龙这才放心。
就这样,宁义武的势力一步步壮大,而那七剑门就这样慢慢地被宁义武所吞并,因为,这弟弟夺权之后,他儿子又蠢蠢欲动,这一次宁义武对外宣称,“这个家族没有任何道义可言,不配引导一方正道,为了拯百姓于水火之中,重塑天下之正道视听,我必须替天行道,铲除这个罪恶家族!”
于是,宁义武兴兵讨伐,赵定龙当时正和万毒门打仗,无暇西顾,也只能坐等宁义武吞并七剑门,至于白眉老人,那个时候也只能望洋兴叹,暗地里咒骂宁义武简直就是这世界上最大的滑头,也正是从那一天起,他开始对宁义武抱有偏见,从此从一起对抗清音谷的盟友变成了敌人。
后来,七剑门就归入了神剑宗的势力范围之内。
这就是宁义武。
宁义武现在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向这些不远千里而来的客人,彰显两点,第一,神剑宗的政局极其稳定,上下齐心,第二,彰显自己在神剑宗的绝对权威。
这就是他举办这一次武境大会的最终目的。
诸葛龙作为外交大臣,自然是主管这些事情的第一把手,待会儿宁义武一旦出现在擂台之上,整个神剑宗的威严,甚至是未来都掌控在他一人手里。
这一刻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每一个字都听得极其认真,生怕遗漏了什么。
“虽然昨天夜里我就已经做好了周密的安排,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有必要重复一次,如果待会儿出现紧急状况,有刺头故意生事,你要记住两点,第一,要以这些客人的性命为重,让那些具有“风魂属性”的风魂武者随时待命,尤其是“暗影”中的那几位“风魂”者,必须随时严阵以待,一旦遇到那些刺头劫持人质的事情,必须立刻出现在那刺头的身后!”宁义武目光极其凝重地面朝诸葛龙这般安排道。
“属下明白!”诸葛龙面容严肃地回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