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章 血剑十三魂(1/2)
柳三妹正处洞口三丈开外,情知不妙,心下沉吟:“此处是桃源结界最为薄弱的地方,我运功施法时已是格外小心,难道还是惊动结界阵法,引来桃源耳目?”当即从衣角撕下一块长布裹住脸面,扒了些水草掩住温良二子,眼见无处可逃,只得将船撑入芦苇中。
儒子更是心惊:“结界之外竟早已伏下人马,倘若嫂嫂被擒,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洞内轰隆一声,潮头汹涌而来,顷刻间冲出一团黑气,风卷云涌,漫天席地。黑气中夹杂着阵阵厉鬼般的凄惨叫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忽而老翁怜孙,忽而小儿哭娘。这声势,似是含恨而死、冤屈难伸的多口之家。
哭声过后,飘向四野,遮天蔽日。
柳三妹来不及藏匿,只得回过头来,见黑气中闪出一条黑色人影。那黑影喊道:“哪里逃,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追到底!”正是先前那声音。
黑气不住的闪出一柄柄长剑,通体漆黑,洒满鲜血,鲜血欲滴而未滴,极是诡异阴森。那些凄厉的叫声正是这些黑血剑所发,它们似乎扶老携幼,哭爹喊娘,恶鬼索命似的,但嗅到柳三妹的气息,并未立马上前。
柳三妹登时毛骨悚然,以她的见识,原本可以断定此物决非桃源中所有,但作贼心虚,禁不住想:“桃源结界暗道极为隐秘,何时暗伏高手?如今事已败露,无可辩白,倘若被擒住,非但自己死罪,还枉送了儒郎和温良三人的性命。”眼见有进无退,当即心一横,竟然起了杀念,欲先发制人。
须知桃源宗法,擅出桃源者,杀无赦。
那黑影站在一截横木上,似是个少年人模样。他从腰间取下一布袋,当空一抛,厉声喝道:“滚出来!”顷刻间,布袋连续钻出数十名黑衣大汉,手执长刀,勇猛彪悍。当中一人喊道:“别让她先发难,否则大伙抵受不住!”喊声甫毕,横木上三人也不打话,早已飞身过来,身法灵捷,显然颇有修为。
柳三妹见对手不用玄术,正是求之不得,当即双桨横空一扫,正中两人。那两人“哇!”的一声,落入水中,一动也不动;另一人见势不妙,兼之身子凌空,无处凭借落脚,只得挥刀来砍双桨。柳三妹双桨一夹,迎向刀刃。那人陡然转刀,欲借双桨之力回跃,以免落水。柳三妹心下一笑,右桨突然一分,点向那人胸口。只听得“吱!”的一声,那凌空之人四肢酸软,闷声不响落回横木之上。
那少年惊讶不已,俯下身来,一探鼻息,见那人早已断气,喊道:“臭婆娘,怎地突然变得如此厉害?活捉此女,赏金三十两!”后两句说的竟是胡语。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长剑一挥后,身后众人纷纷落水,作出拼命厮杀的态势。
儒子心下惊奇:“这些当真是胡人?桃源哪里来的胡人?清河使等人也不是这般邪恶。当年老子远赴西域,道门因此结交不少西域之人。难道道门里应外合,在此埋伏一队人马?”
他与桃源之外从来无涉,本也不知那少年说的是胡语;但他精擅音律,对各种音色有着天生的机敏,且博闻强记,前后推敲,自可断定这是胡语。
儒子略一沉思后,只见柳三妹身法飘忽,俨然是一流好手,哪似是平日所见的素未习武之人?
一番下马威的痛杀后,直令众人心惊胆寒。他们见同伴被杀,装腔作势的鼓噪,嗷吼连连,却再也不敢贸然拼命。
柳三妹喝问道:“来者何人?快报上万儿来!”说的竟也是胡语。
那少年喊道:“妖女明知故问,蒙住个脸就认不出了?快快束手就擒吧!”催促那些大汉上前,但经先前一番挫折后,无论他如何威逼利诱,喝令催促,始终无人胆敢再以身犯险。
那少年大怒,喝道:“白养了一群废物!”当空一指,催得那些黑血剑应声而动。黑血剑似是张牙舞爪、如泣似诉的冤魂一般,向柳三妹索命而来。
柳三妹眼见无法躲避,左桨急出,半空挥动,或撇或横,忽左忽右,舞得有如风车一般呼呼生风。风声响处,便有一柄黑血剑应声而碎。
儒子见柳三妹举手投足之间,便将黑血剑打得血浆横飞,武技娴熟,且下手狠辣,哪里是往日端庄娴静、温柔善良的柳三妹?
但说来也奇,那些黑血剑被击碎后,转眼间又再重聚。如此“死”而复“生”,散了又聚,聚了又散,无休无止,当真是冤魂不散。
柳三妹不由得大吃一惊,叫道:“冤魂血剑?阁下与南宫一剑如何称呼?”心想如此耗下去必定力竭而衰,徒劳无益,不禁秀眉紧蹙。
她心中思索,而手中招式不敢稍停,“啪啪啪……”数声后,又将一股血剑扫入水中。疾风正劲处,突然一桨脱手而出,箭般朝那少年门面射去。
那少年惶急,急催黑血剑回护。众人唯恐躲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
柳三妹趁机单桨入水,横舟回走。
那少年大声喝道:“臭婆娘!一十三口的灭门之仇,不共戴天!”又再催促。黑血剑倏然破空而出,天罗地网般围逼柳三妹,前三后四,左右各三,正是一十三柄。
柳三妹略一沉吟:“什么灭门之仇?难道这是一场误会?但对方早有好手折损在我的手里,这一场梁子,无论如何是结下的了。”眼见剑阵直逼,当即手起一桨,欲当空筑起一道水墙,同时内心又摇摆不定:“若是贸然催动玄术,必定惊动结界,引来清河使等人,脱身无望;若不催动,定要死在这些冤魂黑剑之下。如何是好?”略一迟疑,形势已是危急万分,无暇多想,唯有急催法力。
“呼!”的一声,一道水墙冲天而起,铜墙铁壁一般挡住来势凶猛的黑血剑。如此僵持,柳三妹分身乏术。
那少年心中大喜,欲涉水来擒,却见有人放冷箭,立马喊道:“不可放箭!不可放箭!”向旁急扑,终究还是慢了半拍,羽箭早已擦身而过。
柳三妹无法趋避,突觉左胸一麻,眼前一黑,几欲摔倒,手中的木桨掉入水中。受伤处鲜血汨汨直流,色泽偏黑,自然是那箭头喂了剧毒的缘故。
此箭正是一黑衣大汉所发,箭法精准,力道凶猛。原来他见柳三妹功夫了得,心中骇然,趁那少年与之斗法之际,即觑其不备,暗箭伤人,一击即中,大喜过望,喊道:“让你逃,让你逃!绑住妖女!领金三十两!”
木桨尚未落入水中,水墙早已“轰!”的一声崩塌,溅雪飞玉。十三柄黑血剑摆脱束缚,疾飞而前,将柳三妹围在垓中,只待那少年一声令下,即黑光飞溅,万剑穿心。
众人见柳三妹受伤,已有中毒迹象,纷纷跳落水中来擒,唯恐那放箭的黑衣大汉争了首功。
柳三妹脑海一片迷糊,直觉众人身法并非桃源的外门功夫,茫然不解。
儒子心急如焚,欲上前相助,数度欲运功冲破葫内的封印,却无能为力。平日用来装酒的葫芦,此时竟然成了自己的牢笼,当真有几分作茧自缚的意味,不由得一阵苦笑。
其实,儒门修仙之人嗜酒,乃修仙的大忌,酒葫芦即便不困住他的身,亦早已困住了他的心。
柳三妹唯恐来人伤及温良二子,欲转移众人视线,出指封住伤口周围穴道后,紧咬朱唇,竟将毒箭拔了出来。她罔顾四周凶险至极的黑血剑,纵身一跃,落在横木上,长箭急挑疾刺,急攻那少年。
此举无异于自投罗网。余人喜出望外,立马将她围住,长刀晃晃,向其要害之处砍去。
那少年见柳三妹性命无碍,心中大喜;又见她如此拼命,心中暗自佩服,喝道:“不得伤她性命!不得伤她性命!”
当中有人见此良机,也不顾得三十两黄金活生生的摆在眼前,只为复仇,哪里听得进呼喝之声?挥刀便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