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章 三生离魂醉(1/2)
儒子与鲁酿纵情喝酒时,齐牧一直在沉思,忽然觉得酒香之中夹杂着一阵兽息,叫道:“此间有凶猛的异兽。”循着旁人无法辨识的兽息,转身而去。
众人自知齐牧之能,见他察觉到异兽的气息,那当真是有异兽不假,立马凝神戒备,紧随其后。
鲁酿却是依依不舍,肚皮早已鼓胀,仍是贪婪不已。无奈,秦轩与楚钟只得互使眼色,合力将他提了起来。鲁酿叫喊道:“还未喝够,放手!”手脚划动,贪婪的双眼不住的向着酒泉张望,意犹未尽。
秦轩道:“齐大哥察觉此间有猛兽出没,凶险无比,儒兄弟与他一同前往查探。咱们登岛前答允儒兄弟什么来着?若是有惊无险,咱们再回来喝个痛快,如何?”
鲁酿无奈,只得悻然作罢,随众而去。
一行人走出数里,只见青山叠翠之中露出野市一角,人声鼎沸。
儒子心想:“但凡修仙之人,须心中无垢,免去尘世纷扰。为何偏有高人择此热闹非凡所在而居?”见齐牧欲寻兽踪,不向荒野密林中去,反向闹肆中寻,心中不禁生疑:“凶兽多半在林野间出没,而齐大哥为何向闹市中去?”
当下也不敢大意,与众一同跨过玉石拱桥。
过了石拱桥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尽的盛世繁华景象,如同天上街市一般,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众人因是桃源中人,从未外涉,对如此热闹场面,也就从所未见,发足追上了齐牧。
儒子问道:“齐大哥,难道凶兽闯入闹市之中?”齐牧鼻子不时的四下闻嗅,暗暗担心。鲁酿见状,心中早觉烦闷,忍不住问道:“此间全是人,难道当中有奇禽异兽不成?”齐牧说道:“不错!儒兄弟,这里妖兽气息奇盛无比,却不见其行藏,当真是稀奇古怪至极!”
鲁酿早已喝得醉醺醺,听得此言,立马发起了酒癫,说道:“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随便找个来问一问,岂不是一清二楚?”他急于回头喝酒,是以极为卖力。
众人转过街角,忽见一八卦石台上一柄大得出奇的阔面长刀斜插其上,刀柄耸入云霄,不见刀柄。刀身形状古拙,上下全是奇异字符,似是一柄被施了咒法的灵刀。
巨山如刀,众人为它的威势所慑。
上前一看,只见大刀之下伏着三头大兽,似是一雌二雄,却神情委顿,一动不动。那柄大刀似是为这三头大兽而设,欲将它们剁为肉糜,而刀锋似落却一直未落。
鲁酿失声笑道:“老六,你说的神兽,不是正好在此?”秦轩道:“这是石兽,而非血肉之躯!”鲁酿伸手一摸,着手处冰凉,自知那三头神兽自是石兽无疑,仍是强自硬辩道:“难道不能石兽聚天地灵气成精,因此有兽息么?若非如此,为何要设下这鬼画符般的大刀在旁相侍?”
齐牧却是摇头道:“此兽有灵气不假,却是空有兽形而无兽息,恐怕本质不是真兽。”鲁酿只是满口胡扯,却没想到这石兽果真有灵气。
儒子听得石兽有灵气,上前细看,虽见三头石兽毫无声息,却觉它们眼珠似在转动,瞪着自己,满眼的哀怜,不时的发出求救的声息。
忠子忽然叫道:“镜中有鱼!”向着地下一指。
众人未解其意,顺着忠子指向一看,只见脚下光洁如镜,镜中似有无数游鱼,却是凝住不动。虽是不动,却是活物无异。
如此古怪情状,令人不解。
鲁酿急于返回酒泉,一醉方休,又四下张望,瞥见一老者低头而来,行色匆匆。立马上前,趁着酒意正欲依照往常粗声粗气的出言直呼,忽然想起儒子的千叮万嘱,不可失了儒门的威风,便一改倨傲的神态,变得十分的恭敬,躬身唱诺:“老丈,在下这厢有礼!”
那老者却听而不闻,仍是低头赶路。
众人一见鲁酿一反昔日言语粗疏的常态,变得如此恭敬有礼,心中反觉不自然,但心中都十分清楚他此举完全是看在美酒的份上。
鲁酿心中咒骂道:“如此贪程,难道是赶着投胎不成?”本欲发作,但见他是年老之人,想必是耳目不灵,快步绕到他身前,站在一旁,仍是躬身行礼说道:“老丈,在下问讯啦!”
那老者仍是视而不见,头也不回,似乎没有瞧见鲁酿一般。
鲁酿双眼一瞪,心中纳闷,说道:“当真是出门不利,居然遇上耳朵聋,眼珠瞎的哑巴!”又见一人挑着担子从旁经过,鲁酿迫不及待的上前,仍是恭敬有礼;但被问之人似乎不曾听闻看见鲁酿似的。
接二连三,尽皆如此。
秦轩道:“难道此间当真是海市蜃楼的幻境?我们可以见到他们,而他们却见不到我等?”鲁酿道:“若是幻境,咱们为何能脚踏实地?待我再细细盘问几个。”当即一跺脚,欺身上前。
儒子知鲁酿性情暴躁,急欲上前阻拦,却见鲁酿拦住一人,一阵叫嚣后,老大不耐烦的伸出簸箕般的大手,向着那人一推。便在此时,鲁酿身旁竟然多了一个孩童。
楚钟禁不住惊呼:“小六子!小六子!”语音颤抖,既惊且喜。
秦轩听得楚钟大叫“小六子”,亦是心神激**,因为鲁酿的小名正是“小六子”。八俊中人自幼为伴,因祖辈是向儒门称奴之人,且世代子孙如此,所以八人惺惺相惜,情逾骨肉,决计不会忘记幼时同伴的小名。此时他们听得楚钟慌失失的叫了出来,均不约而同的向那少年凝神细看。
眼前的少年不是旁人,正是鲁酿年幼之时的模样。
鲁酿乍见自己少年模样之人,还道醉酒未醒,老眼昏花,连忙急搓数下,再度细看。那少年人不是自己年少模样,还会是谁?
这孩童自儒子和忠孝仁义看来,倒不见得有如何特异之处;但自秦轩、齐牧、楚钟和鲁酿本人看来,却是瞠目结舌,心魂俱失。鲁酿等人的年纪均是四五十岁,是儒子的两倍有余,儒子自然不识得鲁酿年少时的模样,遑论忠孝仁义四子?
秦轩等人自幼与鲁酿为伴,如今在此异境当中,突见一孩童与鲁酿年少时模样竟是如此的相似,立马惊得合不拢嘴。
儒子见秦轩等人如此惊慌,忙问端由。
楚钟正欲回答,忽见长街上三孩童相互追逐而来,一前二后,前者手持纸鸢,身后之人紧追不舍。
鲁酿悚然而惊,失声叫道:“阿三阿四,还有小七,想不到你们都在此间。”那名叫阿三的孩童正是年少的秦轩,阿四是年少的楚钟,而小七却是齐牧。
少年阿三仍是听而不闻,忽见少年鲁酿在前,喊道:“小六子,放纸鸢去!”小六子闻言大喜,手舞足蹈,掏出腰间的小葫芦,喝了一口,随二人而去。
秦轩、楚钟和鲁酿陡见自己少年模样之人,惊诧不已,毫不思量,为了一探究竟,发足向那三孩童追去,唯独齐牧若有所思,驻足不前。
儒子一时未明所以,一扯齐牧的衣角,问道:“齐大哥,鲁大哥等人为何如此惊惶?”齐牧仍在沉思之中,不住的沉吟道:“此举是离魂之象,难道是离魂兽所为?可是世间哪里有什么离魂兽?”
此言答非所问,令儒子心中倍觉突兀。儒子见他沉思,也不便再出言打扰。
良久,齐牧才回过神来,将遇见鲁酿少年模样之人的情由与儒子说了,众人均觉此举太过不可思议。忠孝仁义四子均想:“原来鲁酿伯伯等人少年时竟是如此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