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骑士风云录 > 三

三(2/2)

目录

海因的这一番话非常严厉,甚至可以说近乎于训斥了。向来心高气傲的克瑞斯顿时竖起了双眉,然而一转念间,克瑞斯也立即领悟了海因如此严厉的苦心——克瑞斯刚才述说的那些言论对于卡达印的总教团而言可算是“大逆不道”,若是一般的的民众恐怕早已被送上了火刑台。即使克瑞斯身为王族,而且很快要成为索菲亚王国的首相,总教团也不会轻易放过他——历史上,因为皇家推崇自然论或是其他宗教而遭到卡达印教廷圣殿骑士团讨伐,最终惨遭灭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廷决不会放过任何对米尔斯大神有不敬言论的个人或团体——哪怕是再强大的国家也好,如果总教团向它发动了“圣战”,那就意味着大陆上所有信奉米尔斯神的国家都将向这个国家宣战。如此严重后果当然不是现在的索菲亚王国所能承受的,因此海因故意以严厉的语调训斥,其实是要提醒他小心,以免引起总教团的注意。

在领悟了海因的苦心之后,克瑞斯微微一笑,轻轻欠了欠身算是道歉。

“抱歉,主教大人,我刚才确实有些失态了。”

海因嘴角边浮现出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微笑:

“哦,既然殿下及时表示了悔过之意,那么今天的事情我也可以忘记……相信其他人也会当它没发生过的!”

海因的目光扫了扫四周,所有的士兵都躬身行礼,表示他们理解了主教的意思。年轻的主教满意点点头,亲自看着士兵们埋葬了所有的尸骨,便整顿部队继续前进了。

两天之后,法尔桑侯爵麦兰亲自指挥的斥侯兵报告,已经发现了帝国军的踪迹。

“终于要交战了么!”

早已筹划多时的克瑞斯和海因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眼中都呈现出一种兴奋的神色——毕竟,能够指挥大军与强敌交手,乃是一个军师最大的价值之所在。

“帝国军似乎也发现了我们——他们已经在前方排列好了阵形正等着我们呢!”

麦兰的报告令索菲亚全军为之一振。

“哦,这一次不打算突袭了么?”

克瑞斯纵马跑到高处,极目看去,只见前方的碧绿草原上,帝国军排列成了极为整齐威武的三个方阵。正中的方阵全部是金色铠甲的重铠骑兵——正是卡奥斯皇帝法兰亲统的双头龙皇骑士团。这支军团原本就是帝国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四年前在这卡德莱特平原上全歼了索菲亚的“黄金甲骑士团”之后,更是缴获了大量黄金重铠装备部队,由此,双头龙皇骑士团一跃成为全大陆装备最好的军团。再加上皇帝法兰的无比勇力和他所执掌的魔剑萨恩巴特,其战斗力比起当年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在双头龙皇骑士团的左侧,另一支军团也是以骑兵为主,混杂以少量步兵。这支军团的铠甲旗帜都以黑色为主,但又不象帝国的另一支劲旅铁甲骑士团那样是完全的纯黑——黑色和白色混杂的花纹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正象他们站在阵前的军团长哈西那姆一样——漆黑的长发与白玉般的脸庞形成了令人一见之下就无法忘怀的俊秀容貌。这支部队当然就是卡奥斯帝国的皇家近卫军。

至于皇帝本队的右侧,则是由如同烈火一般鲜艳的大群重铠枪兵所组成的方阵,“红武士”卡尔达克所率领的赤龙重装兵团,虽然曾经在南十字军的手上有过败绩,但卡尔达克本人早已发下誓言,必定要在卡德莱特平原洗雪当年战败的耻辱。此刻他也是战意饱满的站在第一列,随时准备冲在最前面。

“看来是摆出了邀战的架势——奇怪,没有看见青龙骑士团?”

克瑞斯回过头与海因商议:

“以主教阁下之见,我军如何应对才好?”

“既然来到了这里,决死一战是免不了的。”

海因也同样谨慎的观察着对手,缓缓说道:

“既然他们正面挑战,我们也只能应战了——敌军摆出三个作战方阵,我们也只能以三个阵形相迎,虽然这样一来兵力难免薄弱,但至少可以防备他们三面包抄。”

“主教大人所言,与我的想法完全一致——只是,青龙骑士团突然失踪,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帝国此次面对的敌人不少,阿古利亚,塔利亚斯……青龙骑士团此时应该去对付另一侧的对手了。”

虽然不能完整料到事情的始末,但海因还是可以感觉出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毕竟,挑动阿古利亚和塔利亚斯两路出兵以分散帝国军力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策略。

“嗯……这倒很有可能。”

克瑞斯抚掌笑道:

“那么,就让杰克佛里特将军率领诸侯联军组成左翼集团,莱恩斯子爵率领南十字军构成右翼,而我指挥皇家骑士团坐镇中军,主教阁下以为这样如何?”

“帝国的中军由双头龙皇骑士团的三十六个中队组成,而我们组成中军的皇家骑士团已经受到过重创,双方的战力恐怕难以平衡。”

海因淡淡的回答,克瑞斯则微微一笑:

“确实如此。不过,我料想帝国皇帝一定会把中央集团作为预备队使用,所以开始的时候他还不会投入全军,而我的皇家骑士团自然也不会立即进入交战,关键还要看左右两翼——倘若我军两翼溃败的太快又或是取得了太大的优势,那时候帝国皇帝才可能投入全军作战。”

“所以两翼既不能败北,又不能取胜,是这个意思么?”

“不错,关键就在于不能让帝国皇帝投入预备队。”

海因挑了挑眉毛: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万一帝国皇帝发现我们的预备兵力严重不足,他就会立即投入主力攻击。”

“关于这个……我会把林斯塔的十个中队和麦兰侯爵的十个中队聚集在一起,这样至少在数量上不会和双头龙皇骑士团相差太远——但是如果一旦交战起来,双方的实力相差很大——所以还是要尽可能不让帝国皇帝投入预备军。”

“好吧,我会尽力而为——杰克佛里特将军那边怎么样?”

“杰克佛里特将军么……我对他有信心。”

克瑞斯微笑着保证道,海因点了点头,转头离开。就在他快要离开的一瞬间,克瑞斯叫住了他:

“请等一等,海因主教……虽然有些失礼,但我还是想确认一下——杰克佛里特将军麾下的诸侯兵力毕竟有十多个,而南十字军现在只有七个中队,以这点兵力对付敌军十四五个中队的大军团……主教阁下有把握么?”

“关于这个么……”

海因脸上呈现出一种策士独特的骄傲神色:

“我会亲自指挥——虽然不能保证必胜,但我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失败。”

“那样最好了,看来我刚才确实多虑了呢。”

克瑞斯脸上终于显现出安心的笑容。

与此同时,在帝国军的阵营中,注意到索菲亚军已经出现在面前并且开始排兵布阵之后,帝国皇帝法兰冷冷一笑:

“原以为他们会就此龟缩回圣佛朗西斯城死守呢,没想到还真敢来……夫利斯卿,贤卿所布下的圈套看来失效了呢。”

帝国宰相夫利斯脸色自若,连一点失望之色都没有:

“陛下,虽然微臣借机追杀他们于途中的计划未能实现,但是这些索菲亚人居然以败残之师来与陛下的精锐大军正面交手,也无异于自寻死路了。”

“哦?败残之师么?可是看起来他们的编制还是很齐整哪。”

皇帝法兰仔细观察着对面的索菲亚军,然而,在克瑞斯和海因两人的精心布置下,帝国皇帝当然是看不出一点破绽。但是,宰相夫利斯对于自己亲自指挥下所取得的战果却是确信不疑:

“现在齐整的样子只是假象罢了……陛下,等到待会儿交战之后,您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不堪一击了。”

“很好,希望能如贤卿之愿。”

皇帝淡淡的笑道,他毕竟了征战多年,对于战争和对手以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而这一次,他的直觉告诉他——对手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弱。

“陛下,敌军现在正在布阵,我们是否趁他们现在阵脚未稳的时候发动攻击?”

夫利斯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而皇帝法兰笑着摇头拒绝了:

“朕之所以在这里布好阵形等待,就是为了与索菲亚人堂堂正正决一死战,既然现在索菲亚人已经接受了朕的挑战,朕自然要给予他们正面较量的机会——贤卿不是说过么,这些索菲亚人不堪一击,又何必违背骑士之法则突袭他们。”

“……是,陛下。”

宰相夫利斯也没很坚持——因为敌军确实很弱,即使不用突袭也根本抵挡不住帝国军的攻击,夫利斯这样坚定的料想。

皇帝与宰相正在交谈,之后,赤龙重装兵团的军团长卡尔达克就直接找到了皇家近卫军团长哈西那姆,要求与他调换阵地。

“更换阵地?为什么?这样做岂不是自乱阵脚?”

哈西那姆感到很奇怪,便拒绝了这样的要求,但是卡尔达克很固执,坚持要求更换。理由也很有趣——他发现索菲亚人把南十字军配置在了右翼,而那样一来南十字军的对手就将是哈西那姆的皇家近卫军团。一心想要报仇的卡尔达克一定要亲手击败南十字军,因此他才提出这不怎么合理的要求。哈西那姆先是感到好笑,但终于还是拗不过卡尔达克的坚持而同意了他的要求——反正现在索菲亚军也正在忙于排布阵形,无暇来袭击他们。所以片刻之后,原本整齐的帝国军阵营产生了大波动——帝国军左右两翼的方阵竟然在阵前互换位置,这种突然的行动,不仅仅让中央集团的皇帝法兰吃了一惊,就连索菲亚人也为之莫名其妙。

“他们想做什么?突然互换位置?”

原本一直担心帝国军会在己方布阵时突袭的克瑞斯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而在南十字军这边,海因倒略微猜到了一些缘由。

“看来卡尔达克念念不忘要报仇呢——居然连临时变阵会自乱阵脚这种兵家大忌都不顾了——不过这样也好,趁着他们尚未完全准备好,我们抢先发动攻击!”

海因下达了攻击指令,但负责实战指挥的艾尔夫却有些犹豫:

“尚未得到中军的信号就开战……而且我军的左翼也没有完全准备好,如果我们现在突袭敌军的右翼,敌军左翼也一定会向我军尚未准备好的左翼发动进攻!”

向来都很重视骑士精神的艾尔夫还是有些放不开,而海因则焦急的大叫道:

“等到中军发出信号这样的机会就没了!至于我军的左翼……现在哪还顾得上他们!莱恩斯,听我的命令,杀出去!”

“……好吧。”

向来对海因的命令都是言听计从的莱恩斯终于率领着麾下骑兵向对面还没有完全布好阵的赤龙重装兵团杀了过去,而那边已经重整完毕的帝国皇家近卫军立即做出了同样的反应:

“既然索菲亚人不讲究骑士精神,我们也不必遵守——全军,进攻!”

随着军团长哈西那姆的指令,帝国的皇家近卫军浩浩****的向着索菲亚军的左翼,现在犹自为诸侯军散乱阵形所困扰的杰克佛里特方队杀了过去。

这样,大陆历600年七月十五日,就双方而言都是以右翼攻击对方的左翼,随着这攻击命令的下达,史称“第二次卡德莱特平原会战”的大会战,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