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闻香榭前传:【忘尘阁】套装(共四册) > 壹 引儿针(一)

壹 引儿针(一)(2/2)

目录

不知不觉大半个时辰过去,围观的人渐渐少了,只剩下游手好闲者兴趣不减。

公蛎惦记着花舫,正准备离开,却见阿隼急匆匆过来了,后面跟着一个人,那人头上一顶宽檐帷帽将脸遮得严严实实,公蛎还是一眼便认出了,正是毕岸。

公蛎下意识伸手想打招呼,但刚伸出手便丧气地缩了回来,将半个身子藏在一位围观者的身后。

一看到毕岸,便不由想起苏媚;一想起苏媚,便想起玲珑——关于玲珑,公蛎说不上是什么一种心境,有痛心,有难过,但更多的是一种茫然,仿佛她只是梦中出现过一般,缥缈虚无,无论温柔多情还是凶狠恶毒,都如此不真实。

捕头行了礼,将情况一五一十告知阿隼。阿隼点头道:“知道了,你在旁边候着即可。”

毕岸一言不发,先仔细查看了几个瓦罐,然后在一片狼藉的工地四周走了一圈,标出四个位置来,低声同阿隼道:“封锁周围现场,再找几个人来,同匠人在这四个方位开挖。”

阿隼依言,叫了几个围观的看客,连同匠人分成四组,分别在标记位置开挖。公蛎夹在人群中,捡了一根树枝,装作帮忙,只是躲着阿隼和毕岸。

不一会儿,只听正东方向的匠人叫道:“这里也有瓦罐!”公蛎一愣神,一脚踩进了松软的泥土中,拔出脚来,却见躲到人群后面去。

很快,四个方向都挖出了瓦罐。有的已经残破不堪,同泥土砂石结在一起,有的却完好无缺。瓦罐内部的泥土呈现青黑色,同普通的泥土不同。

清理出来的瓦罐足有二十几个,依毕岸的指示,按照原方位摆放在道路正中的空地上,刚好中间一堆,四角分别一堆。

公蛎对正中那堆瓦罐尤其好奇,强压住心头的害怕,从人丛中伸着脖子观看。果然,正中六个瓦罐,有大有小,式样各异,有粗陶的,有细釉面的,也有农家用的红泥土罐;里面装着六个小小的头颅,有的不过比拳头大些,囱门甚至尚未闭合,竟然是婴儿头颅。而且这些孩童显然不是同时死亡,有两个已经骨化,一个似乎年代更早,朽得只剩下灰白的天灵盖。

毕岸戴上手套,将头颅一个个捧了出来,瞧了又瞧,又取出一块黑黝黝的磁石,在囱门位置晃了几番,低声道:“寻常案件,交由洛阳县府承办即可。”

阿隼似乎有些不信,吃惊道:“寻常案件?”但他显然没有质疑毕岸的习惯,马上转脸向旁边垂手而立的捕头,威严道:“寻常案件,你等查案便是。”

捕头瞧着阿隼的脸色,小心翼翼道:“大人能否给些提示?”

阿隼看了毕岸一眼。

几个捕快围近,毕岸头也不抬,低声道:“死者为女童,最小的不足一岁,大的两个不超过八岁,针扎致死,正中瓦罐埋的是头颅,其他四个方位,分别是四肢。”

一个捕快似乎不信,跑去旁边一个已经破损的瓦罐内翻弄,果然翻出一条纤细的大腿骨来,腿骨关节处,一根细细的铁针已经锈成黑色,顿时失声叫了起来。

毕岸继续道:“头颅面朝西,南为左臂,北为右臂,西为左腿,东为右腿。”

旁边的匠人听不到,公蛎却听得一清二楚,不禁惊愕。一个略带稚气的年轻捕快沉不住气,小声道:“这些孩子年龄尚幼,同凶手有什么深仇大恨,被害之后还被肢解?难道是……”他信心满满道:“肯定是连环杀人案,作案手法一致,是一个人所为。”

毕岸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重复道:“寻常案件。可以并案查处。不过绝不是一人所为。”

捕头迟疑道:“这种手法,可不像是寻常的凶杀案。”

毕岸道:“统查五年来城中失踪的女童,确定女童身份后,重点查其亲友。”

捕头的眉头猛地皱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仓促地道了句感谢,接着便招呼捕快和匠人,要将周围的土地仔细翻查一遍,不能漏过任何蛛丝马迹。

毕岸的眼神若有若无地朝人群中瞟了一眼,公蛎吓得往人身后一躲,等他同阿隼走了,这才溜出来,继续往天津桥赶去。

阿隼同毕岸并排走着,过了良久,终于忍不住道:“龙掌柜回来了。”

毕岸嗯了一声。阿隼想起他鬼鬼祟祟、躲躲闪闪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道:“呸,瞧他那个样子。”

毕岸嘴角也泛出笑意,道:“不用理他。”

阿隼回头朝公蛎走的方向看了看,不无担心道:“要不要派人跟着?”

毕岸大步向前走去,道:“不用,免得打草惊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