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道理要摁住了讲(1/2)
高树清风,星辰分明。
散去众人,八戒、原则、史大路、张百壶四人立于灵堂阶前,默然无语,各怀心事。
灵堂本是思亡人,悼旧义的哀恸之地,
而这一夜下来,从剑拔弩张开始,意外路转峰回,终于神秘诡异。
死去的人活了,活过来的又并非死人。
这还如何能悲痛的下去?
明天又该如何面对?
张百壶难,史大路更难。
对讲道理的人而言,最怕道理错综复杂,含糊不清。
君子坦**,无愧于心。
凡事首重道理,情感辅之,利益再次之。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先天一气。长生咫尺溪,舟船难揖。原则,我们走罢。”
八戒一声叹息,便欲离去。
“师子且稍等,这里之事,应该以何章程处理?”张百壶千头百绪,只能笼统发问。
“佛门行事是讲道理的,将我的话说给王平生听。凡俗事待他醒来,你们自行商榷就是。”八戒微笑道。
朝霞散绮,晓月沉钩,天色将曙。
王平生一手拄头,一手持碗,硬是将清粥喝出了烈酒的感觉。
“当前首要之事,就是老李的身份是否应该见光。其次他的产业、经济关系、人事往来能否独自处理。再次就是二位今后如何打算,还望直言,无论怎样我是一定要支持的。”张百壶表明态度。
王平生若有所思,只是一碗接一碗喝粥。
史大路心下迷茫,默然不语。
气氛再度陷入尴尬的沉默。
“是了。”良久安静中,王平生猛地将碗往桌上一顿,吓了张百壶和史大路一跳。
“我已豁然开朗。”
二人看着王平生喜不自胜的模样一头雾水,也不知道他明白啥了。
“就是师子托你们转告我的那句话,佛门是讲道理的。”
史大路心中恼火,冷笑道:“谁耐烦听你讲什么道理,不听你又能如何?”
“功德聚集不易,不听的,自当摁住了,讲给他听。”
张百壶也觉得莫名其妙,敲了敲桌子道:“平生兄弟,有话不妨直说,这些琐事到底该如何处理?”
“之前师子,教给我一个道理。佛门六度,布施为首,无不可布施之我,无不可布施之人,无不可布施之物。我把想通的道理讲给你们听,就是布施。”
“这跟我们要做的事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你我他三人定下章程,处理后事,目的是不是为了服众?这就是讲道理。用我们做的事情让别人自己想明白道理。”
二人点头表示认同。
“每个人所处位置不同,看事情的角度和思想自然不同。但所有人都习惯以自我为出发点。我是谁?我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成,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五度如盲,六度如导。这无不说明布施的重要。”
前半截二人还能理解,后半截就是听天书了,完全不明所以。
“啥玩意行如芭蕉?走起来像香蕉?”
“行是行动、行为。芭蕉树你没有见过,它的树干是由一片又一片的芭蕉叶子组成,如果把芭蕉叶子拔掉,芭蕉树也就没有了。我们所有人的种种言行举止,就如同芭蕉树,表面上看有这么一个动作,但是仔细分析的话,这个动作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思想念头组合支配,如果把这一个又一个的念头层层扒掉,这个动作也就没有了。后面这段话是以前师子在梦中讲给我听的。”
“但这些跟布施有什么关系?”史大路还是不明白。
“不知道你们追求的是什么?师子的志向是成佛,我的志向是追随师子,护法卫道。为了活着而活着,和动物的原始本能又有何区别?斩除兽性,才能成就人性和佛性,这就是布施的根本意义。我们做事如能以布施为因,以布施为果。就能得到师子希望我们达到的欢喜,一种宁静的欢喜。”
张百壶和史大路听来确实感受到一种深奥的道理,无从反驳,只能沉默消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