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的师傅是唐僧 > 第六十二章 龙泉寺

第六十二章 龙泉寺(1/2)

目录

“锦儿,今日带你出宫,我听狂虎说,皇城的西山有座龙泉寺,年代久远,想不想去看看啊。”

锦儿听了满脸喜色,自从进宫以来,她连皇宫的门都没有出过,一直在宫内生活,外边地世界对于锦儿来说,更是一种奢望跟幻想。

不过自从她碰到了云天,幻想渐渐变成了现实。

“天哥,我可以出宫吗?”

“当然了,走,我们现在就去!”

云天拉着锦儿地手,在一道道的羡慕地目光中出了内务府。

……

龙泉寺,坐落于北京城西北部地低矮群山。

天气入秋,红了满山枫叶。

龙泉寺内冷清,或者说破败。大门朱漆掉落,两座威武雄壮地石狮子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一只脑袋磕碎了半截,另一只则是倒在了泥土上,硕大的脑袋爬满了青苔。

皇宫内重道,传到宫外,一些山野道观,原本名不见经传,如今也打起龙虎山太师道统,着实多了一批虔诚信徒。倒是寺庙,不受朝廷待见,烧香拜佛的人愈发稀少,渐渐没了踪迹。寺庙里的和尚更是如同秋后的蚂蚱,能蹦咋的都没有几个。

龙泉寺历史颇为悠久,大唐时就已经声名远播,大门上曾经挂着玄宗皇帝的御笔,每日香客不断,年节更甚,一柱头香可卖出寻常百姓一年劳作的价钱。寺内大德高僧甚多,更有来自海外国家的遣唐使在此学习,风头一时无两。

沧海桑田,近千年的时间,佛门衰弱,龙泉寺也仅剩了一大一小两个和尚。

大的是主持,年纪快六十,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只是叫他老和尚,整天披着一件残破袈裟,手拿羽毛扇,带着一顶油滋滋的僧帽,望着南坡上的一片桃花发呆。

小的是稚童,孤苦人家的孩子,被老主持收养,一把手拉扯大,起了个金刚的名字。

“师傅,吃饭了,桃花春天开,这都入秋了,您天天在这干嘛”金刚脸生的圆润,说起话来瓮声瓮气。

“金刚,师傅问你,桃花春天开,去年春时,你可曾见过此处桃花盛开”老和尚转过身来,面色灰褐,一笑,露出两颗黄牙。

金刚皱着眉头,用手揉着光秃秃的脑袋,细细想了一遍,惊讶道:“嘿,师傅,去年这桃花也没开呢?”

“嘿嘿,金刚,这桃花可不是每年都开,要千年才开一次”老和尚站起身来,抖了抖破袈裟上落满的尘土枝叶,用羽毛扇在金刚的脑袋上轻轻敲了一下。

“师傅,千年开一次,那不是天上王母娘娘种的蟠桃树嘛”金刚抬起脑袋,斜着眼偷偷看了下九天,又瞅了瞅老和尚脚边的几颗桃树,枝干枯黄,死了一般。

“差不多吧,对了,金刚,中午吃什么饭啊”

“粥”

“怎么又是粥啊,没肉嘛”

“只有粥”

“想吃肉吗”

“想”

“那你想着吧”

“奥”

龙泉寺本是名门大寺,布局方正,建筑恢弘庄严,鳞次栉比,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

近百年来,龙泉寺江河日下,恢弘建筑更是残破不堪,一到雨季,供奉的众多佛陀菩萨雕像莫不是都被渗漏的雨水淋了个通透,原本鲜艳的色彩脱落,露出原本黄褐色的泥土胎。

龙泉寺内两个和尚吃饭的地方在大雄宝殿,守着佛祖释迦牟尼,每一口吃食都在佛祖威严的目光中下肚。除了粥,桌上偶尔会出现些鸡腿、鱼蟹,颇有一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风范。

鸡腿、鱼蟹何处得来,买是没有钱的,何况龙泉寺建在山上,老和尚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每日去看那桃花都气喘吁吁,断然不会跑去山下的村落。

幸好,佛祖开恩,龙泉寺内有滩清水,清水边长着竹林,水中有鱼,林中有鸡。隔三差五,老和尚便领着小和尚,一路奔到清水边,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逮到几尾瘦骨嶙峋的鱼和一两只坡脚的松鸡。

每当捕鱼捉鸡时,金刚都会问上一句:“师傅,我们是不是犯了戒律啊?”

老和尚总会闭目深思,双手合十,说一句:“阿弥陀佛,不算破戒”

“师傅,那就好”金刚眼睛眯成了一团,提着鱼和松鸡,一步一跳。

午饭果真是粥,清亮的汤上飘着几粒稻米。

龙泉寺断绝了香客,吃的喝的只能靠自己,好在寺庙占地面积不小,后山上开垦了几亩薄田,两个和尚春耕秋收,过上了自给自足的悠闲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