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铁血残明 > 第五百六十五章 窝棚

第五百六十五章 窝棚(1/2)

目录

“现下我是你们的新长家,仍照着以前的规矩,仍是三家一保,行军睡觉打柴取水都要跟在一处,哪家跑了人,我就要拿别两家人抵命,想活命就把别家盯牢了。”

上三哨的营地内,十多个人围了个半圆,汪大善坐在圆心位置的一张木凳上,怀中抱着自己的儿子。

这里的十多人,包括二蝗虫和小娃子剩下的厮养,也有汪大善自己带回来的三个,一般的管队是没有这么多的。

汪大善扫视一圈,最后落在二蝗虫的管家身上,“唐桂和,你当管家。”

“是,谢汪老爷抬举。”

这唐桂和是二蝗虫在河南抓的厮养,以前做过头口生意,所以会管牲口,也当过食铺掌柜,也比较会管人,把二蝗虫的事务打理得很好,为人又和气,即便对上之前汪大善这样的厮养,也不会动辄打骂。

二蝗虫离开之后,唐桂和就管理其他厮养,西营从谷城起兵复叛后,跟着八大王去了河南,这期间有厮养死了跑了,由于长家不在,没有新厮养进来,二蝗虫下属的管队死了两个,他们的厮养也归到了唐桂和这里,所以凑了这些人手,现在都跟了汪大善,唐桂和以前没有得罪过汪大善,仍得到了重用。

唐桂和听了赶紧磕头,起身后朝着众人道,“老长家这许久未见回转,大家都惶恐得紧,就怕没人领着咱们求活路,现在汪长家回来了,心头也就安生了,大家一个个来,跪拜汪老爷。”

一众厮养在唐桂和的指点下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来到汪大善跟前跪拜,这些人都是单纯的厮养,小娃子以前没有婆姨,二蝗虫的则在南阳大败时失散了。

汪大善眼神直直的盯着前方,换了一个个的厮养,汪大善都没有动弹。

又一个人磕头后走了,许柱家的女人在眼前跪下,她带着一个儿子,抬头看了一眼汪大善才跪下去,“拜见汪老爷。”

汪大善眼神闪动了几下,落在许柱家的女人身上。

许柱家女人眼睛红红的,她起身后犹豫了一下道,“我家许柱跟汪老爷同去的,求问汪老爷,可曾见过我家许柱在何处?”

汪大善冷冷的看着她,直盯得许家女人浑身不自在时,才转向旁边的李老头,“李午初,你告诉她许柱怎地了。”

李老头噗通一声跪下,神色惊慌的看着汪大善,“小人不,不……”

“老爷说了,让你告诉她。”

李老头的目光在汪大善和许家女人身上来回转动两次,终于战战兢兢道,“许柱被官兵追赶跳到河中,在安庆枞阳镇淹死了。”

许家女人呆看着李老头,突然哇的一声大哭,顿时就委顿下去,汪大善家女人赶紧去扶着。

李老头喘着粗气,惶恐的看着汪大善,他不知自己说的合不合这位老爷的意,只见汪大善没有发怒,才渐渐平息下来。

周围的人大多都在西营不短时间,生死见得多了,那边的唐桂和应付过不少类似情况,见状先吩咐另外一个女人也去扶着许家女人,然后对其他人道,“先把汪老爷的帐篷搭好,再自家去办事。”

众人立刻忙乱起来,动作飞快的用竹竿搭起支架,又将一卷宽大的粗布展开,就覆盖在支架上面,就成了帐篷的屋顶。以前二蝗虫和小娃子就是用这种粗布,就是专门用来搭帐篷,能挡风保暖,接着许家女人把油布张开搭在上面,以防晚上下雨。

这样的帐篷是管队常用的,以前的汪大善指望不上,若是能在车架

另几个厮养从车架上搬下来一堆草料,然后把棉被铺在上面,接着搬下来一张小几,在地上放好,又将马桶放在帐篷前。

汪大善认真的看着众人做事,这样的事情在以前都是他在干的,厮养的任务,就是为管队提供后勤,一般的管队都会几个厮养,车架和牲口也是必须品,要用于携带生活器具和物资。

这样老寇就能获得更舒适的生活条件,作战能力就更强,获取更多物资,厮养能得到生存的机会,打下城池之类的话,厮养也能改善生活。与寇乱初期大多是挟裹不同,今年主动投靠的厮养越来越多,就为了获得粮食存活,双方等级分明,同时又像是互相依存。

对于长家来说,最重要的资产是马匹,行军、作战、逃命都靠坐骑,厮养、牲口、车架同样也很重要,除了生活水平之外,也左右着他们持续作战能力。

所以除非被官军完全击溃,管队需要逃命的时候才会丢弃厮养和辎重。

现在二蝗虫和小娃子没回来,这在西营也是司空见惯,长期的行军和作战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各类风险,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几乎每天都有长家死了,有阵亡的有病亡的,就连落马摔死的都屡见不鲜,如果没有长家带头获取钱粮,厮养也无以存活,人口和钱粮一般由掌盘子分给其他管队,汪大善这样新任管队就接了掌盘子等级的厮养,在西营也是罕见的。

汪家女人此时从许家女人那窝棚出来,她一时也难以适应变化,看看汪大善后小心的走过来,过去提起自己的米袋,想了想把用剩的一点柴火也拿起,准备放到搭好的帐篷那里。

汪大善冷冷道,“你坐着。”

女人听到后赶紧停下,慢慢的走回来,就这般坐在地上。

“以后你只负责喂马。”汪大善没有看女人,一脸漠然的说道。

“当,当家的,咱们没有马。”

汪大善没有解释,抱着孩子半晌都没说话,被抱着的儿子呆呆的东看西看,又不时仰头看汪大善,他生出来不久,汪大善就去了安庆,这小孩实际对汪大善没有什么印象,此时被抱久了一点,突然哇一声哭了出来。

女人伸手过来,“当家的,娃给我抱吧。”

汪大善坐着一动不动,丝毫没有把孩子放下的意思,那边忙碌的厮养不时偷看汪大善,这个以前的厮养突然升了老爷,而且性情似乎也有些不同。

李老头埋着头,勤快的从车架上搬柴火,这些木头和干草都是从别家的草屋上拆下来的,因为流寇的规模庞大,经过任何地方都会物资短缺,特别是粮食柴火草料这样的能源物资,能获取的时候就需要带在车架上。

女人伸手半天,见汪大善不理会,有点尴尬的收了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