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 如烟往事(2/2)
“这家馄饨铺子的芥子油极香,哪怕吃不惯也可滴上两滴调味。”
王雨燕有些奇怪,心道这样攀谈真的合适么?就不怕被人看出端倪?
但是她还是回答说:“我习惯先吃半碗,然后再加芥子油,这样可以尝到两种味道。”
老婆婆笑了笑,颔首道:“倒是会吃的。”
此时,老板也端着一碗馄饨过来,将馄饨放在老婆婆面前,道:“这位姑娘,玉姐说总在我这里白吃白喝,便不好意思独占一张桌子,是以无论有无其他客人,都只坐这张角落上的桌子,你万勿见怪。”
王雨燕这才明白,原来这看似不合情理的举动,却是老婆婆素来的习惯,而自己也是为了视角的缘故,选了这张桌子。
“不妨事,我一个人也用不了多大的地方,且这老婆婆看着亲切,边吃边聊个两句也好。”
老板笑着摆手,道:“玉姐今年不过四十,唤她婆婆却是早了些,姑娘若是不介意,也同我一般唤她玉姐吧。其实,我们这里,只要认识她的人,都是唤她玉姐的。”
王雨燕一愣,随即仔细打量玉姐,却见作为一个四十左右的妇人,她脸上的皱纹的确密了些。
玉姐摆摆手,让老板回到炉灶旁,低声解释:“老身从前是勾栏里的,年轻时终日奉客,是以显老了些。前些年年老色衰,幸得我那位妈妈人还不错,没有漫天要价,老身便用自己的积蓄赎了身。只是贱籍未除,也离不得这塔城的地界,幸而还能弹琴。那客来香的掌柜也曾是我的知音,见我离了勾栏,便留我在他那里弹琴度日。”
王雨燕这才明白,心中不由平添几分悲凉,看来,也是个可怜人儿啊。
“早些年,有位客人,途经此地,在我那院中住了数日。我二人甚是投机,用他的话来讲,叫做闻弦歌而知雅意,他告诉我,他要去做一笔买卖,若能成功,便可替我赎身。”
呃……
王雨燕对此有些无语,她着实想不到这里边竟然还会出现这样的故事。
她在下马石的桩子上留戳记,是按照他们摸金校尉四家之中姓赵的那位的吩咐,说是只要留下这个戳记,便自然会有人与她联系。
如今联系是有了,并且联系王雨燕的对象颇有些古怪,竟然是茶楼里弹琴的老太婆——唔,现在应该称之为妇人。而这妇人从前竟然是个烟花女子,王雨燕着实不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关联。那位姓赵的摸金校尉,跟王雨燕说的,却是联系她的人,将会告知她一个大墓葬的秘密。
有心打断玉姐的话,一问究竟,但王雨燕又想起玉姐在客来香二楼对她说的那句——姑娘本是来寻老身,便强自按捺下心烦意乱,继续听玉姐絮叨。
“不曾想,那人却是一走就不再回头。一晃十余年,我已是徐娘半老,我几乎都已经忘记了那人曾经来过和他曾经说过的那些承诺。那时想的是,当年终究是年轻,他也不过是芸芸过客之一罢了,这十余年,我也不知道与多少恩客欢好,也不知有多少恩客信誓旦旦要筹钱替我赎身。彼时我已经看惯了这些,经历的多了,未免就再也不相信这一切。可万万没想到,在我三十二岁那年,我竟然又一次见到了那个人。”
王雨燕皱眉,心道那人一别十余年,最终还是来了,这说明他与那些薄情寡义的人并不一样,可他又为什么十来年后才再次出现呢?
而且,既然来了,不是应当履行当初的承诺,替玉姐赎身么?还是说,再次来到玉姐的小馆之后,却又觉得她残花败柳之身配不上自己了?
“十余年的光景,那人竟已苍老的令人嗟叹,我若不是看到了他颈项上的那枚似牙非牙似玉非玉的贴身之物,断是万万认不出他的。他见我已经看穿他的身份,也不再隐瞒,他告诉我,他已是油尽灯枯之人,此番回来,也只是想趁着回光返照的辰光,再来看看我。我把他接入小馆之中,喂他服了汤水,用一根早些年一位客人给我的老参吊着他那一口气,他才给我讲述了这些年的遭遇。”
听到这里,王雨燕的眼角不禁微微有些湿润了,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男子并不是不想来,而是他离开之后遭遇了某种变故,导致无法前来,大概也没有足够的银钱可以替玉姐赎身,所以才一别十余年。
大概是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总想见一见当年自己沉迷的那位女子,所以才拖着残败之躯前来一见。听玉姐的口气,那人并没有寻上门去,而只是藏身暗中,想要偷偷的看一看玉姐,却不曾想被玉姐看到独属于他的某个物件,两人这才相隔十余年后再度重聚。
“他告诉我,他做的是丧阴德的买卖,那次离开我这里,就是为了去做一笔大的,只要成功,他就能筹够银两替我赎身,甚至于我们二人下半世的一应开销,都能解决。”
王雨燕心中微动,她似乎已经知道那人做的是什么买卖了,而玉姐所说那人颈项上挂着的似牙非牙似玉非玉的贴身之物,王雨燕仿佛也知道那是什么了。
那东西她太熟悉了,自小也贴身挂着,那也并非什么牙,更不是什么玉,而是由穿山甲的利爪打造而成。
丧阴德的买卖或许不止是倒斗一种,但加上脖子上挂着的物件,王雨燕几乎可以肯定,那人必然也是摸金校尉,他脖子上挂着的,正是摸金符。
“那是何时的事情?”
“算起来,他再度离我而去,差不多也有十年的光景了。”
有了这个时间,王雨燕几乎已经能够确定玉姐口中那人的身份,不正是摸金校尉四家里的赵家那位么?当然,不是现在那位,而是他的父亲,正是死于十年之前。
之所以王雨燕知道的那么清楚,是因为她的父亲以及孙守义的父亲孙成,死去的时间都跟赵家那位相仿,孙守义的父亲早一些,死了接近十二年,而王雨燕的父亲死的晚一些,却也有九年了。最关键的,是导致他们三人死亡的原因,都来自于二十二年前。当年,他们共同下了一座大墓葬,回来之后,身体就不行了。
四家摸金校尉,唯有于家,有别于其余三家的上一代,王雨燕该喊于叔的那位,尚且健在。
“那人第一次进到您的小馆里,可是二十二年前?”
虽然已经大致可以确定,但王雨燕还是想做最终的确认。
玉姐低下头,伸出虽然已经有些失去弹性,但却依旧修长的手指,来回掐算着。
“对,正是二十二年前,那年我刚刚及笄,妈妈给我寻了个院子,让我自立门户。我在那小馆中,第一个留过夜的人就是他。”
说起这些的时候,玉姐满是皱纹的脸上竟然泛起两朵红晕,仿佛想起了自己的花样年华。
而王雨燕,这下是彻底确定了。
玉姐所说的那人,必然只能是赵家那位。
“盼了那么多年,他终于还是来了,只可惜,已是病入膏肓,神仙难救。最终,他死在了我怀里,也算是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吧。后来,他的尸身,还是我差人发送回去的。”
玉姐缓缓抬起头,眼神略显空洞,无助的望着街市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眼眶微微湿润。
虽然可以肯定那人必然就是赵家的,但这又跟什么大墓葬有什么关系呢?而且,从玉姐的叙述里来看,她与赵家的关联,仅限于现如今赵家那位的父亲,她甚至都没见过现在赵家的那位,那么赵家那位又是如何知道她的存在,并且又怎会知道玉姐能指明一个大墓葬的下落呢?
千头万绪,王雨燕一时间脑袋里仿佛乱麻一般,她完全搞不清这里边的瓜葛,也不知道这位玉姐口中所说的往事,究竟跟自己,以及跟摸金校尉有什么关系。
听玉姐也说了半天了,基本上就是个才子佳人因缘际会却又最终错过,好在临终之前有了少许弥补的故事。这事儿说跟王雨燕有关,那是因为故事的男主角是另一位摸金校尉,但实际上,把故事的男主角换成任何人都可以,所以,这事似乎又跟王雨燕没有任何关系。
“玉姐,那人可是姓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