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28

分节阅读 28(1/2)

目录

d在皇子们中间,处于第二排。

众人神色严肃而恭敬地望着那浩浩荡荡,见首不见尾的队伍。

待队伍驶近后,便纷纷跪下:“恭迎皇上圣驾,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黄色的御驾里,康熙听着外边此起彼伏的声音,锐利的眸子转了转。

然后,御驾就这么在众人的跪拜下,驶进了宫里头。

可能对于他来说,这种跪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片刻后,康熙就在太和殿御门听政。

听着官员和皇子们汇报他不在宫里时,所发生的事情。

此时的康熙,属于人到中年。

他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红色的朝冠。

犀利的眸子看似漫不经心地扫着底下的官员和皇子。

实则每一眼,都是实实在在的打量和探究。

“朕不在宫里这段时间,可有什么稀罕事。”康熙威严地道。

“回皇阿玛,托您洪福,宫中一切安好。”太子恭恭敬敬地回。

康熙一听,便露出老父亲般的慈爱笑容,道:“看来将你安排在京中留守是对的。”

“不敢当,是皇阿玛临出征前处理的好。”太子谦虚地道。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夸康熙和太子感情好。

还有几个没眼力劲的,夸太子有能力。

然后,眼瞅着康熙老父亲般的笑容越来越少,最终凝结成了冷笑。

一时间,朝堂上便没人敢说话了,就连阿谀奉承都不敢。

四爷眸光微转,扯了扯唇后,终是没做第一个发言的。

还是直郡王先开的口:“儿臣认为,还是皇阿玛眼光独到,让太子在京留守,太子这才暂时稳固了朝中局面。”

闻言,康熙嘴边的冷笑又成了淡淡浅笑,没说什么。

这一回,直郡王随康熙上蒙古亲征噶尔丹。

还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倒是叫康熙颇为看重。

这时,四爷才开了口:“皇阿玛回京就好,不然儿臣心中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用膳都少了些。”

虽然四爷这话说的没什么营养。

不过这个时候,康熙可能就听得进没营养的话。

那些表功的话,这个时候说,就太不合适了。

康熙不在的时候瞎刻苦,还表功,那不是找刺激嘛。

毕竟康熙还健在,太子和直郡王还平分秋色着。

四爷不能太过打眼,就像是单纯的缓和气氛而已。

而康熙是个严父,最讨厌底下的儿子们胆小。

四爷的话,听着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挂念,还带着些许不安。

就像是康熙不在京,而产生的不安,但又不会叫人觉得胆小。

这一刻,就是不知道龙椅上的康熙,是不是一样觉得四爷的话顺耳了。

第56章嘴越发会哄人

好在康熙听了后,嘴角笑得更开了:“老四啊老四,你哥哥弟弟们都在京,心里有什么好缺的,不过如今虽说到了八月,可也是三伏天,你用膳少也属正常。”

一番话,听得众人有些忍俊不禁。

就连康熙自己都忍俊不禁,接着道:“老四,待会你就留下来用膳,陪朕喝几杯。”

“是,儿臣谨遵皇阿玛旨意。”四爷神秘的眸子里有一抹喜色,却又不会过分。

见状,太子心里有些苦涩,皇阿玛这是对他有顾虑了么

所以说啊,说话是门艺术。

四爷简简单单一句话,不会让人觉得锋芒。

却又叫康熙记住了他,还让康熙留他用膳。

虽说只是小事,可在今儿个也是独一份了。

毕竟辛苦留守京城的太子,都没这个待遇呢。

散朝后,四爷便去了乾清宫,陪康熙用膳了。

父子间的相处,平淡而透着小温馨。

都是男人嘛,饭桌上没那些扭扭捏捏的。

只是随意交谈着,说到高兴处就碰杯喝个几口。

四爷秉着饭桌上不谈公事,只聊些家长里短,还说了自家福晋有喜一事。

“好事,这是好事。”康熙真觉得若音有孕是一大喜事,他转头吩咐梁九功去库房取首饰,接着继续对四爷说:“待会你让奴才把首饰带回去给你福晋,她父亲是个好的,这次征战噶尔丹,费扬古没少出力。”

“那儿臣就多谢皇阿玛赏赐了。”四爷起身谢过,又敬了康熙一杯酒。

半个时辰后,两父子喝得差不多了。

四爷俊朗的面上微红,可还是爽快的一口闷。

看得康熙甚是欣慰,也没继续喝下去,叫人把四爷送回去了。

半个时辰左右,四爷就回到了庄子。

经过马车上的小憩,四爷面上有些微醺,但并没有醉酒的样子。

且他下了马车后,也不让人扶。

大步流星地带着康熙的赏赐,朝漪澜小筑去了。

苏培盛只得带着奴才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四爷身旁。

当四爷到了漪澜小筑时,就听见里边激动的声音。

“顺子。”

“大你。”

“要不起。”

“过。”

“连对。”

“炸弹”

诸如此类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传入四爷耳中。

他顿了顿后,便抬脚进屋了。

进屋后,四爷眸子在人堆里扫了一眼。

最后停留在穿着嫣红旗装,小腹微微隆起的若音身上。

而他一进屋,屋里的空气顿时就安静了许多。

也没人敢胡乱喊着斗地主专业术语。

虽然若音平时教她们斗地主要欢乐点,嘴上要激动点,气氛才能嗨起来。

可如今见了四爷,她们一个个抿紧了嘴巴,哪个还敢在四爷面前瞎哔哔啊。

纷纷把手里的牌扑在桌子上,跪下行礼。

若音也放下手里的牌,欣喜地走到四爷面前,也不行礼,只是笑道:“爷,你怎么来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