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2/2)

目录

“是。”宜妃媚声回应。

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便知道,康熙应该不会太过严惩九阿哥了。

不一会儿,里间就传来一阵阵勾魂蚀骨的声音,听得人脸红心跳。

次日的早朝,康熙心中有了结果,他瞥了一眼底下的九阿哥。

然后沉声道:“老九,你太不像话了,你看看你,还有点阿哥的样子吗,不好好跟你哥哥们学东西就算了,居然跑去从商,难道朕还能饿死你不成”

宜妃昨晚忙着伺候康熙,还没来得及通知九阿哥。

导致被点名的九阿哥,一脸诚惶诚恐啊。

尤其是被康熙当着哥哥弟弟们,还有文武官员们臭骂,他还以为康熙要放弃他,他要没救了。

吓得直接跪在中间磕头:“皇阿玛,儿臣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

“不敢了,不敢了就能解决问题吗,你要是有点本事,能管好你底下的狗奴才,朕就不管你了,偏偏你一点本事都没有,底下的奴才还管不好,这下好了,他们仗着有你撑腰,瞒着你,打着你的幌子欺压百姓,那就该死”康熙威严地道。

虽说他当着大家的面臭骂九阿哥。

可话里话外都在维护九阿哥,帮九阿哥撇清嫌疑。

表明是九阿哥底下的人作乱,九阿哥并不知情。

“是是是,皇阿玛说的对,是该死,该死”九阿哥连连赞同,反正他不该死就行。

他也总算是松了口气,看来皇阿玛还是维护着他的。

随即,康熙冷哼一声,道:“你给朕老老实实把底下的人清理一遍,再把那些铺子和土地还给百姓,另外,那些死者和伤者的抚慰金,就由你来出好了。”

“皇阿玛教训得是,儿臣谨遵皇阿玛旨意。”九阿哥连连磕头接旨。

其实他底下的人做了些什么,他确实不知道。

第85章一点都不落好

但他从那些来路不明的银钱上,大概也猜得到。

毕竟每月进账那么多,有些不对劲。

只是他并不多问,随着下面的人胡来罢了。

这样就算是事情败露,他也能及时摘清。

一时间,官员跟皇子们,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就算有些人不服这种结果,却也不得不接受。

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可真正面对时,还是有些难搞。

何况九阿哥还只是个皇子呢。

但康熙想保,谁敢说声不是。

只是看谁会隐藏情绪罢了。

反正四爷是最会隐藏情绪的那个人,因为他始终淡淡的,不喜也不怒。

这一刻,康熙瞥了一眼诸位官员,还有皇子们的神情。

然后又对九阿哥下命令:“就你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往后还是少出去给朕丢人现眼,要是再敢出去从商,朕就叫人打断你的腿你把那些烂事处理好后,给朕呆在府里闭门思过一个月,然后跟你八哥好好学东西,学不会好也不必来见朕了”

话虽这么说,可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得。

只要后宫的宜妃不倒,九阿哥就不会倒

“谢皇阿玛隆恩,儿臣遵旨。”九阿哥磕头谢恩。

他当朝第一富翁是怎么来的,他自个儿清楚。

他也早就害怕事情败露了,担心康熙一个盛怒,就要了他的命。

或者把他丢到冷宫关着。

对于一个盛宠的皇子来说,关入冷宫,可是比死还难受,那是连下人都可以欺负的呢。

可如今听康熙的意思,他还是有救的。

反正他的钱也赚得差不多了,事情也没他想象中那么糟糕。

见好就收这种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

康熙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京城斗殴一事,就告一个段落了。

大家只是想着,八爷向来贤明,希望九阿哥要学好。

一盏茶后,早朝便散了。

四爷面无表情地骑马回了府。

到了府里的书房,四爷冰冷的黑眸里,才有了一丝怒意。

先别说九阿哥是不是主谋,可他到底是害死了不少无辜老百姓。

康熙却丝毫没惩罚九阿哥,甚至让他跟八爷办事。

从这点来看,可以说康熙是看重九阿哥的,甚至有提拔的意思。

要是早晓得这份差事是这个结果。

四爷真为自己当初呕心沥血办事而敢到不值。

本以为是个好差事,结果一点都不落好。

此时,正好苏培盛进来了,他焦急地道:“主子爷,李主子身边的奴才来报,说是大格格病了,病得还不轻。”

“滚,病了不会叫府医吗,爷又不是大夫,去了就能马上好还是怎的。”四爷冷冷地道。

对于他来说,他认为这是李氏的苦肉计。

以前他不爱去李氏那儿时,李氏就爱拿大格格邀宠。

生病这种桥段,也不是没使过。

哪回去了,大格格不是好好的,一点事儿都没有。

然后李氏就打哈哈,说些无关紧要的情况忽悠过去。

苏培盛心知四爷心气不顺,也不敢多做停留。

只是大格格好歹是府里唯一的孩子。

四爷在气头上,他这个做奴才的,不能真的就不当回事。

否则万一大格格真的病了,那他这个奴才也就做到头了。

所以,他出去后,立马就去偏院打探情况了。

一盏茶后,四爷正蹙眉批阅公文。

就见苏培盛又火急火燎地进来汇报了,“主子爷,不好了,奴才刚刚去偏院瞧过了,大格格是真的病了,浑身发热,还昏迷不醒呢,冯太医正在给她施针散热。”

幸好他去瞧了,不然四爷还以为又是假的。

让李主子平日里没事就喜欢谎报情况,该

四爷听了苏培盛的话,哪里还有心思批阅公文。

冷着脸抬脚就去了偏院。

到了偏院,还没进屋,就听见李氏撕心裂肺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