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从三教合一到诸教合一(2/2)
“大同之世的宗教,同样应该大体相同,没有多少区别。”
这个说法,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明白了钱谦益要做什么。
作为太常寺卿、还兼任国会教化委员会主任,钱谦益推行诸教合一是分内的事情,可以说既有理论又能实践。
如此功绩,谁也抢夺不走。尤其是皇帝在朝会上刚刚提到宗教,勒令钱谦益严查香火优免。
可以说,钱谦益现在占着天时、人和,只要让地方官员配合,就能拥有地利。
瞿式耜脑筋转动,更是击掌叫好,大赞道:
“老师这个说法好!”
“大明的宗教不止儒道佛,景教等外来宗教同样也应纳入其内。”
“三教能够合一,诸教自能相合。”
“应当以儒为主兼容各教,其它宗教都应符合儒家道理。”
“像景教那样的外来教派,应该严格审查,根据圣贤教诲,一条一条地审。”
“《四书五经》要点校注释,各个宗教的教义同样也是如此。”
“太常寺负责管理宗教,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一番话转弯抹角,又针对了传教士。
西学就是传教士带来的,如果发现他们宣扬的教义不合儒家道理,就能以这个理由,把某些人驱逐出去。
瞿式耜完全能够想到,这件事开展后的结果是什么,一定能够对吸纳西学的科学造成打击。
钱谦益抚须不语,显然没有反对。
他已经想好了,要对各教典籍挑刺,然后由太常寺主持,确定各教经典,并且点校修改。
做成这件事情,那就是推行教化,谁能否认他的功绩
当然,为了显示自己不是专门针对景教,他决定先拿其它教派着手,修订它们的教义。
——
这些讨论,被他整理成《大同之世的宗教问题》,呈递给了皇帝。
朱由检看到这篇文章,对钱谦益颇是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人竟然能提出有益建议。
这篇文章的理论和措施,在他看来已经没必要改了。不像之前那些文章,需要他专门提点,钱谦益才能察觉问题。
对钱谦益不吝夸赞,朱由检赞许他道:
“卿能从宗教着手推行教化,已经是合格的太常寺卿了。”
“教化委员会交给你,朕也能够放心。”
“就按文章的内容好好干,以后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番话明显是暗示,明年换届会把他提一提。
钱谦益听得身子都轻了,颇有几分飘飘然。
他向皇帝恭敬道:
“都是陛下教诲,臣才能有所进益。”
“请陛下多加提点,臣定力行不怠。”
这番表忠心的话,让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
“你的这篇文章,主旨很完善了。”
“只是具体做法上,还需要有重点。”
“三教合一的要点是什么,那就是三教圆融,包容其它道理。”
“但是有一些宗教,却是极端排外,推行极端教义。”
“这方面是需要重点针对的,要把极端教义,全部剔除出去。”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诸教圆融,最终融为一体。”
“所以,太常寺推行诸教合一的重点,就是打击极端教义。”
钱谦益听得眼前一亮,对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本来只是说点客气话,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找到关键,让他重点打击极端教义。
皇帝的智慧,当真是如渊似海,让他深深感到敬畏。
而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他更是感到,当今皇帝早就考虑过这一点,只是没腾出手来,所以没有理会:
“诸教合一,需要诸教信仰的神灵,纳入一个体系。”
“朕先前推广以城隍社神为主的天地神系信仰,就是为诸教合一的神系,找到一个核心。”
“皇天、后土就是诸教合一的至高神,和朕这个人间至尊一起,在天地人三界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朕以天子之身,代天地册封正神。”
“诸教信仰的神灵,能融入天地神系的,才能册封为正神。”
“不能相容却又不相抵触的,可以作为外道真神。”
“与之相悖的,则作为邪神淫祀,一定要严格打击。”
“太常寺的官吏,只能信仰正神,不允许信仰外道神灵的人入内。”
“主官更是要信仰皇天后土,佛道等教都不允许。”
这是对太常寺的限制,避免有宗教信仰的人加入,向某个宗教倾斜。
除了信仰儒家的皇天后土,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都不能在太常寺担任主要职位。
钱谦益听到这些办法,对皇帝更是敬畏交集。
负责太常寺的他,当然知道皇帝正在命佛道整理神仙体系。
以前他还没有觉得什么,现在才知道皇帝早就打算推行三教合一。
如果不是他认识得早,估计要等皇帝提示,太常寺才会推行。
那时就不一定是他负责,他这个太常寺卿也没有多少功绩。
现在他越发庆幸自己领悟得早,专注太常寺本职,提前察觉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