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佛教和景教的辩论(2/2)
“合佛道两教之力,辩论不可能失败。”
这是他的想法,对辩论胜利拥有很大信心。
他希望由朝廷出面,举行一场正式的辩论。
不过钱谦益仍旧担心失败,而且他不想给景教扬名的机会。
最终在思考之后,向智旭道:
“黄金台是京城辩论之处。”
“太常寺可以在黄金台设立议题,招揽宗教人才。”
“无论佛教、景教,皆可上台辩论。”
“你们可以先派人在黄金台上辩一辩,探探景教的底细。”
让智旭派人上黄金台辩论,就算失败也能压制传播范围。
智旭听到之后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也确实觉得这个办法更好。
尤其是听到钱谦益准备设立的议题,是探讨大同之世的宗教之后,更是多出了几分信心。
因为按照钱谦益的理论,大同之世的宗教是该大体相同、相互融合的,已经和儒道融合的佛教,明显符合这个理论。
景教则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他们信仰的是一神教,不允许信徒信仰别的神。
像是徐光启,近一段时间就因为“信孔孟略知根宗,笑李老烧丹炼汞,叹释迩暮鼓晨钟”,被佛道两教大肆攻击,甚至被一些儒家士子非议。
在这样的议题之下,佛教不可能失败,除非他们派去的人是卧底。
所以智旭等人信心满满地准备辩论,打算在泰西使团回归前,彻底把景教压下去。
——
朱由检对这场辩论极为关注,因为他需要确认,大明的本土宗教,面对一神教有没有战斗力。
后世儒道佛三教,基本都是式微,面对西方一神教,根本斗不过他们。
佛教在三教中处境最好,是最有可能抗衡一神教的宗教。辩论这种事情,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佛门。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让他颇为失望。
因为佛门在黄金台辩论中,没有彻底取得胜利。
在三教合一方面,佛教自然做得更好。
但是徐光启等人提出的以西补儒,同样让景教教义和儒家学说相融汇。
面对佛教的非议,景教根本不怕,甚至以儒家学说,指出当前佛门教义的问题。
尤其是非议最多的外神方面,他们指出佛教神灵也未完全归化,他们完全是大哥不笑二哥的关系。
什么教会的什一税、赎罪券,也被他们用佛门的高利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指责,甚至指责佛门收容罪犯,无视朝廷法律。
最终这场辩论,演变成了两教互相攻击揭短,在大明传播更广泛的佛教,藏纳的污垢似乎更多一点。
这种情况下,佛门根本不可能完全取得胜利。很多听到辩论的人,都认为佛教对景教的指责,完全是五十步笑百步。
相比景教,佛教的中国化固然更深入,但两者本质上却并无区别。
“行百里者半九十。”
“佛教不完成彻底的中国化,就永远会受到景教等外来教派的挑战。”
“佛骨舍利一事,必须重视起来,吾等要完成这一千秋伟业!”
在佛门高僧的聚会上,智旭大师肃然道。
被他寄予厚望的辩论没有取得相应效果,甚至被景教揭出了佛教的很多污垢。
智旭深刻认识到,当前的佛门教义不完善,必须按朝廷指示修订,完成整合统一。
其中,佛陀的归化就是重点,他已经决定不管皇帝指出的佛骨舍利是真是假,都要当作真的看待。
在场的高僧自然能听出他的意思,放在前一段时间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
但是此时他们却丝毫没有质疑的心思,黄金台上一场小规模的辩论,已经彻底打醒了他们:
不完成佛教的彻底中国化,他们就要一直受到胡教非议,并且被后续过来的外来教派挑衅。
只有完成归化,他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是中国宗教,阻止其他外来宗教挑战他们的地位。
这些人开始商讨对如来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神灵的归化,确定各个寺庙供奉的正神。
尤其是藏地传来的皇帝是文殊菩萨化身一说,也被他们接纳,把大明皇帝视作佛陀菩萨看待。
佛教的中国化,由之前的朝廷意志,变成佛教主动,进展一下子加快起来。
——
朱由检对于这种局面,自然是欣慰的。
他其实一直在刺激三教进化,这样才能抵挡西方文明的进犯。
对于这场争论中有人发现的紫禁城异域风格建筑,他也召来相关人员,询问其中原因。
曾经参与三大殿修建的张文郁,对此最为了解,他向皇帝说道:
“紫禁城中,有一些建筑是前元遗留。”
“当年成祖拆毁了大半,但有一些被残留下来,浴德堂就是其中之一。”
朱由检若有所思,敲着桌案说道:
“看来想要去胡化,确实任重道远啊!”
“紫禁城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地方了。”
“这类建筑应该如何处置,你们是什么意见”
群臣揣摩皇帝心意,大多认为该拆除,毕竟“去胡化”三个字,已经表明皇帝的看法。
朱由检听到他们的表态,高兴道:
“看来你们也认为这种带着胡人风格的建筑应拆除,那就拆了重建。”
“其他地方的类似建筑也要如此处置,不管什么地方,都不允许胡风存在。”
重申在各个领域的去胡化,清除蒙元残余。
这件事其实被太祖、成祖完成了大半,只是没有彻底收尾。
如今朱由检就要求,全面检查各个领域的胡风胡俗,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服饰等方面。
甚至把抢亲、闹婚、初夜权等陋俗恶习全部划入胡风胡俗,要求彻底整改。
就连廷杖,都被划入“索虏陋习”,被遭到彻底废弃。
各种强调主从、隶属、依附的制度,都划分为北方草原制度残余,被要求彻底清除。
内阁礼乐教化委员会、政务院礼部、国会礼法委员会,都被要求参与移风易俗。
争取在重制礼乐时把胡虏残余清除干净,把坚持胡风胡俗的人群驱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