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78章 最有战斗力的是佛教

第978章 最有战斗力的是佛教(2/2)

目录

朱由检对此比较慎重,说道:

“藩属的宗教政策,应该与大明保持一致。”

“可以有一定的灵活度,但是基本原则要定下来。”

“这件事让太常寺和理藩院一起办,朕会嘱咐他们。”

——

在送走徐光启后,朱由检召来黄立极、钱谦益等人,商讨这个问题。

理藩院的态度,自然是藩属和大明的宗教政策统一,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这有很大难度,因为大明的宗教,很少传播在外。

朱由检问钱谦益道:

“大明都有什么教派向外传播,拥有多大的影响力”

钱谦益还没关注这点,只能按自己的了解大概道:

“佛门曾向朝鲜、日本传播,在南洋也比较普遍,但和中土佛门有很大区别。”

“藏地、草原流传的主要是喇嘛教,也是佛教的一种,据说属于密宗。”

“其他教派就没听说向外传播了,但是朝鲜、安南等国崇儒。”

这就是大明宗教的现状,可以说是很没有战斗力。

如果不是朱由检要求军队所到之处都要建立庙宇,估计不可能传播出去。

思想的阵地,你不占领就有别的宗教占领。

朱由检思索之后,命令道:

“派佛门高僧去朝鲜、日本、南洋,一定要加强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

“新的佛门教义,要在一定程度上和这些地方的教义统一,方便传播出去。”

“今后,大明的佛教协会,还要吸纳藩属佛教入内,用宗教加强各国联系。”

“太常寺和理藩院合作设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藩属宗教问题。”

黄立极、钱谦益欣喜应命,又听皇帝说道:

“佛教起源于印度地区,传播到中原、藏地、南洋等地。”

“从根源上来说,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都属于佛教,可以说是分支。”

“但是藏传佛教吸纳了很多苯教教义,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存在很大区别。”

“这一支就独立出去作为喇嘛教,视作外道看待。”

“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的教义,应尽量统一,方便用宗教稳固这些地域。”

在南洋,佛教的影响力很大的,缅甸、暹罗等国,都是崇信佛门。

如果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取得共识,甚至把他们吸纳进来,大明的南洋攻略,将获得很多僧侣做助力。

在后世,世界佛教僧团会,便制定了《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在一些方面达成了统一。

朱由检希望佛教协会派遣高僧,和南洋僧侣达成相关协议。僧侣阶层,将和南洋权贵一样,成为大明的拉拢对象,将他们纳入大明统治南洋的秩序。

钱谦益激动地接下这个命令,知道这又是自己立功的机会。

他选择整治佛门收为己用果然是正确的,三教之中,最有可能帮他立功还是佛门。

对于佛门如今非常敌视的景教,钱谦益自然极力诋毁,不希望皇帝因为徐光启刚刚的独对,改变先前的旨意。

朱由检笑着向他说道:

“景教在内地的传播,是一定要限制的。”

“但是对于其他存在基督教的地方,则要放景教的人过去。”

“相比那些教派,已经开始中国化的景教,相对更让人放心。”

“这个宗教以后还有用,不当完全禁止。”

钱谦益道:

“景教不当完全禁止,但是也不能放任传播。”

“臣以为三教之外的非正神教派,都应受到限制。”

朱由检颔首应许,说道:

“确实应该限制。”

“这样,先前太常寺制定的政策,是不允许在宗教场所之外传教。”

“现在就放松一些,对正神的限制可以略微放开。允许在经过批准的情况下,在公共场所举办有宗教性质的活动。”

“但是非正神教派,一定要严格禁止。”

稍微放宽了这一条的限制,以便更有效地执行下去。

在大明,很多活动上都有神像存在,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朱由检便打算把正神教派和非正神教派分开,让正神教派盯着,打击非正神教派。

像是景教,以后如果再举行宗教活动,就会被佛教从各方面审视,发现违规就向太常寺检举。

那样它的传播自然受限制,不可能比得上可以合法在公共场所传播的正神教会。

钱谦益欣喜地接受了这一点,觉得能对佛教有个交代。

他琢磨着可以把公开辩论教义作为传教活动,以后没有官府许可,各教就不能在公共场所公开辩论教义。

那样佛教现在教义上的缺陷自然不是问题,有足够的时间完善。

对藩属国的宗教政策,同样也因此定下。各个藩属国不得禁止正神教会传播,在这点上和大明保持一致。

如果藩属国要册封正神、设立国教,必须得到理藩院和太常寺批准。否则就必须遵守朝廷规定,不得偏帮某个宗教,打压其他教派。

太常寺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大明国祀正神的影响力。不能在这个有利的政策下,仍旧打不过其他教派。

为了培养足够的宗教人员,钱谦益提出了开设宗教学堂、宗教报刊的提议。

这个其实是智旭大师提议,在认识到学术论文的威力后,积极改革佛教教义的智旭大师,向钱谦益提出了建立学堂和学报的建议。

佛教当然是想单独成立佛教学堂的,但是钱谦益却觉得皇帝多半不允许,所以他提出成立宗教学堂,把儒道佛三教和其他教派全部放入进去。

太常寺将作为宗教学堂的主办衙门,把培养城隍祭司的任务放在这里。

朱由检自然是赞同成立宗教学堂的,在得知是佛教智旭大师提出后,不由感叹佛教的进化速度之快,正在适应他制定的规矩。

儒道佛三教最有可能主动对外传播的,仍旧还是佛教。儒教和道教需要依托官府力量,才能传播过去。

考虑到佛教对开拓南洋的帮助,朱由检答应道:

“宗教学堂,可以由太常寺主持创建,内设国祀正神学院、道教学院、佛教学院、外道学院等院系。”

“再依托学堂成立相应的报刊和学术刊物,专门探讨宗教问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