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刘山民的心思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刘山民的心思(1/2)

目录

刘山民接到侄子的电话后,并没有意外。

和李龙虽然只见了三面,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很聪明,很能把握住事情的关键。

自己的侄子做事中规中矩,优点是在目前这个复杂的环境下(跨国)不至于出事,缺点也很明显,不好变通。

有些需要打通关节的渠道,他走不到这一步。

至于另外那个比较聪明的侄子,他不敢叫过来,是因为那个容易乱来,同样是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他有可能把握不住度,说不定就会成为被镇压的对象。

所以让刘高楼做这件事情,虽然赚得有限,但稳妥。

刘山民在那边已经稳定了一定的势力,能够源源不断的把国内需要的一些重要零件、器械等东西通过正常渠道运回去,但他在那边需要的,可也不仅仅是钱。

虽然那个老大帝国还有几年才会垮掉,但是就在目前,它已经展现出了一些混乱的迹象。

在它的欧洲部份,吃不起饭的情况已经频频出现,而哈国虽然是农业国,但轻工业制品还是很缺的。或者说本身这个老大帝国的轻工业体系就不很健全,所以从目前的角度来看,什么都缺。

虽然在那边也缺美元,但从黑市是能搞到的,白这些生活物资也能搞到,但价格奇高,通货膨胀一直在持续。

所以刘山民需要那三车作为引子,以后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但现在,能拿到三车,说明他有渠道,就这一点来说,他和李龙是有合作基础的,而且希望继续和李龙合作下去。

这也是双赢。

从这里拓展开去,刘山民已经开始想着现在这边缺的,国内有的都有些什么东西了。

而换了一个思路后他发现,原来自己是没基础,所以在那边打拼了几年,走的是用钱换东西的路子。

但如果现在的角度去走,就用国内普通的生活用品拉到那边去,然后再换成国内需要的那些物资——其实那些东西,至少在明面上是不允许运到中国的。

但这个时候的边境管控,物资管控已经不是表面上的那么严格的。

生活物资的缺乏让一些人开始钻空子,而管控的那些人拿到一些好处后,对一些事情也视而不见。

没办法,都要生活。

现在还算好的,等那个老大帝国倒下去后,那个时候才叫混乱呢。

刘山民自己也没意识到,在李龙这个变量出现后,他即将踏上一个和正常历史轨迹完全不同的路子。

而因为拥有了物资,他在那边的日子会越来越顺,能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于一些以前想都没怎么想到的东西,他都开始接触。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三车白开始的。

或者说,从山里的一个小木屋开始的。

而现在,他只是在计算着三车白拉到哈加盟国后,能换来多少东西,转换到黑市换成美元后,是盈利了还是亏了?

因为需要支付的美元并不多,所以刘山民觉得就算亏自己也亏得起。

但在和自己在这边的合作者商量,讨价还价之后他发现,这三车白能换来的美元,远比自己想像的要多的多!

这就妥了!

他已经开始期待以后会从李龙那里换更多的东西了。

当然,前提是平安的把三车运到那边去。这方面,他有渠道,不需要担心。

李龙带着刘高楼去了厂,装了三车十二吨的白砂后,目送他们离开。

他现在也希望得到的是双赢。

厂需要外汇,李龙需要羚羊角,刘山民需要白。

三方合作共赢。如果这一次合作成功,接下来就不止一次。所以刘高楼走后,李龙并没有离开,而是又去胡科长那里坐了一会儿。

胡科长对这次合作也抱很大的希望,现在和李龙坐着谈事,已经不再像以前了。

以前胡科长和李龙坐一起,还是有点优越性的。毕竟作为一个大厂的科长,级别和资历在那里放着,看李龙颇有点俯视的态度。

现在呢,短短几年,李龙已经开始做跨国生意了,虽然目前头一单还不一定能成功,但李龙在他那里,已经从一个年轻小辈,升格为平等的合作者了。

所以这谈话的语气和态度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变化。

李龙倒没在意,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胡科长自己也没意识到,但和李龙说话就不是那么随意了。

胡科长主要还是想问一下刘高楼他们在那边的情况,李龙就说了自己和他们的前两次合作,然后有意无意的透露了一下,刘山民上次过来,是县里领导作陪一起吃饭的。

胡科长就自己联想起来了。

这种事情不能说的太透,李龙也不好把刘山民在乌城火车站说的那些拿出来,那话刘山民说给自己听,当时完全是出于倾诉的需要。

所以李龙就只能把这些话都藏起来。

因此在李龙的描述里,胡科长觉得刘山民就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人,有官方背景,在哈加盟国那边有很大的影响。

不然不可能随意就送过来几车药材。

聊完李龙就回去了。

李龙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到了供销社。

李向前已经给他打了电话,大扫把的任务活来了。

“今年咱们县里还是四万把。”李向前给李龙说,“一把六块钱,价格不变,质量还是那样。时间今年放宽一些,十月中旬前完成就好。”

李龙笑着说道:

“还是都我来做吗?”

“嗯,会上我就说了,如果有人能保证质量比你做的好,那我抽一部分给别人做,但没人接这个活说实话,这两年县里大扫把的质量让你一下子给提起来了,托你的福,咱们社里用的也是你给提上来的大扫把。

大家都是行家,用这大扫把就知道,想要一把,十把达到这样的质量是没问题的,但想要一千把一万把都是这样的质量,那就难了。”

李向前没继续说,但李龙明白他的意思,既然达不到发,那就没人碰这个灰。毕竟李龙这两年把上面的胃口养刁了,如果有人做了,质量下降了,那挨批是必然的。

“行,那我这就接了,现在回去就布置这个任务。”

以李龙目前的身家,每年大扫把这个活李龙赚的不多,但这事必须得做。

因为关系着三个村两个兵团连队不少人的生活质量,就算李向前不给李龙,他争也要争过来的。

给李向前留了两包肉干和两对羚羊角,李龙开着车子离开了。

他回大院子吃了午饭,然后开车去了清水河村。

孟海在保养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

李龙吉普车开到院子后,他就笑着说:

“李龙同志,想着你也该来了。”

“再不来你们是不是急了?哟,你这不错啊,准备了这么多杆子?还有这么多芨芨草?”

“没办法,不提前准备,等来通知的时候就没了。”孟海实话实说,“其实八月份就有人开始割了,好在我们这沿山坡一大片,芨芨草滩不少。更远的地方也有,就是没路不好过人。”

“今年任务和去年差不多。”李龙说道,“还是你组织着干,到时我到你院子里来收。当然,还是那句话,质量一定要高。实话说,兵团两个连队的质量是真的高,我不要求你一定达到他们那个质量,但差不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