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 第910章 粉丝邀请

第910章 粉丝邀请(2/2)

目录

严华做事一惊一乍的。

楚健和沈世杰刚坐下来,他大哥正泡茶招待,他自己去拿挖出来的东西,让楚健和沈世杰鉴赏。

“沈哥,楚哥,你们瞧瞧,昨天挖到的。”

沈世杰问他:“有其他人看到没?”

“施工的师傅看到了。”严华如实说道。

“那就给他们封个红包,这不是挖的,是你家的传家宝,听见没?”沈世杰教他。

红包是封口费。

那些施工的师傅也肯定懂,举报的话,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不仅不能继续在这施工,还没有奖励。

毕竟有关部门可不会给他们发红包。

吃力不讨好的事,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干。

当然了,也总会有一些见不得人好,脑子进水的存在。

严辉一听,就知道沈世杰和楚健是靠谱的人,善意地提醒该怎么处理这种事。他也听说,这种挖出来的东西,哪怕是在自己房子底下的,也是要求上交。

“明白,我这就给那些师傅发红包。”

严辉无语,自己这弟弟真是……

“你等等先,看东西值多少钱。”他阻拦道。

要是很值钱,那就红包大一点,要是不太值钱,那就少点,要是不值钱,干脆就扔了,还封什么红包?有关部门要,那就让他们去捡。

楚健放下茶杯,拿起一件物品。

这是一枚古代的银锭,银锭的底部有蜂窝孔,在外行人看来,这品相不佳。

银锭的顶面,右边是“道光四年”四个字,左边是“十月大隆”四个字,上面横着两个字——怡和。

“这是十两砝码锭,也是羊城十三行商铸关税银,它的价值就超过一百万了。”楚健告诉他们。

清代银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拥有丰富的造型和地方特色。

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银锭的铸造也随之盛行。这些银锭,重量不一,以“两”为基本单位,因而又被人们称为银两。

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成为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源泉,诞生了无数珍品。

其中,明代银锭以其独特的美观造型,被誉为中国银锭的典范。

据史载,明代最大的银锭重达500两,彰显着那个时代的财富与地位。这些大银锭上,铸造着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而小银锭则有时铸印上年号,每一枚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较明代,清代的银锭器形更为丰富多彩。各地根据自身特色,形成了不同的代表器形,如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和牌坊形等。

哪怕是发了财的严辉,听到这价格,也吓了一跳,想过这些东西值钱,但没想到这么值钱。

“那必须给大红包了,两千?”严华高兴道。

他大哥:“干脆给五千,反正也没几个师傅。”

不得不说,他大哥还是很大方的。

严华一想,五个工人,一人五千,那就是两万五千元。要是平时,这钱他是不舍得的,但现在,他也没那么心疼了。

毕竟这一块银子,就价值上百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