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 第333章 手榴弹的各种投掷技术

第333章 手榴弹的各种投掷技术(2/2)

目录

那么手榴弹基本上都会在二十五到三十米的距离爆炸,毕竟从拉著引信到扔出去大约需要半秒的时间。

而一般情况下手榴弹的飞行速度大约是十米每秒,所以两秒半的时间就会爆炸,因此只要控制好投掷距离就能不用读秒安全的完成空爆了。

(请记住1?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这一技术很快在部队中推广。援潮军专门成立了手榴弹战术研究小组,系统总结空爆技术的使用方法。

通过发现,在夜间作战中,空爆不仅能造成杀伤,还能產生明显的照明效果,有助於后续部队观察地形和敌情。

比如在上甘岭战役中,第十五军的突击队员们就运用这一技术,成功突破了米军的纵深防御体系。

除了引信空爆法之外,在一九五二年初,援潮军又开发出了夜战特殊投掷技巧。

通过在手榴弹木柄上缠绕萤光带,投弹手能在夜间准確判断投掷轨跡。这点就是比较像拽光弹了,不过拽光弹是给子弹里添加燃烧剂,而这是给手榴弹木柄上缠绕萤光带来確认轨跡,以此来判断投掷的准確度。

甚至还可以作为指引弹,比如发现了一个暗堡火力点,一枚手榴弹无法解决,那么可以通过萤光手榴弹的指引让其他战士补投。

不仅仅如此,援潮军的战士们还总结出"连环投"技术,即多名战士按照预定时间差序列投掷,形成持续的爆炸压制效果。

比如在一九五二年十月的上甘岭战役中,某连在四十分钟內就向米军阵地投掷了超过六百枚手榴弹,创造了手榴弹风暴的战例。

除了投掷手法上的技巧之外,还有利用特殊地形下的投掷技巧也不断创新。

比如在山地作战中,援潮军发明了"跳弹法",即利用山石將手榴弹反弹入敌军工事。

就如同利用跳弹来射杀敌人一般,比如面对米军的射击火力点,可以从侧面卡著敌人的射击死角,从侧面把手榴弹投掷到射击孔的墙上,然后利用反弹力,反弹进米军的暗堡內。

这样就不用顶著米军的机枪火力点来投掷手榴弹了。

等到一九五三年,援潮军的手榴弹战术体系已经相当完备。不仅掌握了单兵投掷的多种技巧,还形成了完整的战术配合体系。在金城战役中,援潮军创造性地將手榴弹战术与炮火突击相结合,形成了"连续波次"攻击模式。

第一波投掷手榴弹製造混乱,让敌人的重要火力点全部显露出来。

然后第二波炮火打击重点目標,摧毁重要火力点,然后第三波再次投掷手榴弹,清除剩余火力点。

最后发起总攻。这种战术组合让米军的防御体系几近崩溃,当然这种战术其实也算是步炮协同的一种,让火炮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