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浊流滚滚 > 第212章 家虽贫观念执着 刨根底弄清原因

第212章 家虽贫观念执着 刨根底弄清原因(2/2)

目录

生活规律难逃脱,人生百态自己酿。

山娃的大嫂,小跑到了地里,远远就喊着:“娃他大,娃他大,有人给山娃领了个媳妇来了,你快跟山娃回去看看。”

山娃的大哥,疑惑的看着媳妇说:“你这大白天,胡说啥梦话呢?谁有那么好的心,给山娃领着媳妇来?看上山娃啥了?”大哥认为,山娃没有好名声,自己家又穷,谁会看上他?

大媳妇连忙说:“这你还不信?人就在屋里坐等着,你们回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这事我骗你干啥?人长得挺好看的,你家坟上又冒烟了,山娃的好运又来了。”她相信自己的判断。

大嫂她希望山娃帮自己多干点活,也希望山娃有个媳妇管他,全家人吃的,穿的,把自己做得累得,实在不想做了,做梦都想丢下一切,逃离这个家。只是睁眼看着几个孩子,就揪心的放不下,才摆脱不了这个困境,只得在这个环境中煎熬着,往下打发日子。

山娃一副茫然的样子,心里根本相信不了,就愣在那里没有动,他对自己也是失去了信心。

大嫂看着就有点生气的说道:“看你瓷马二愣的样,给你说个媳妇,你还不灵醒。还不赶紧把你收拾一下,你这个样子,还能见人不?四十几的人了,就不知道收拾自己,头发乱得像个鸡窝,脸几十天都没洗?身上穿的衣服,几个月了没下过身,走在人面前,一股汗腥味,衣服旧点,也要洗干净。你也不会利用晚上洗洗,就不知道自己动手,全家人都指靠我,要把我累死才心甘是不是?”大嫂数落着山娃,也发着自己唠叨,山娃听不下去,扛着锄头就走,他也想看看究竟是谁找他?年轻女子又是谁?

大哥见媳妇说个不停,就说道:“别说了,回去看看不就行了,几个孩子也跟着回吧。”

他转身向正在给猪,牛拔草的几个娃喊道,让他们一起回去,大人走后,地里就不安全。有言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几个娃都提着笼,每人的笼里都装满了野草。

山娃和他大哥,分别把孩子手里的草笼接过来,用锄头前后担在肩上。大嫂则把最小的孩子手里的笼接了过来,挎在自己胳膊上。

虽然很辛苦,几个孩子此时都蹦跳起来,露出欢快的笑容,真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一家人往回走,俨然一个小队伍。山娃和大哥走在前边,几个孩子走到中间,大嫂领着最小,在后边断后,生怕那个贪玩,走丢了。山娃和他大哥,走进院子,山娃就看见了金珠在院子站着,愣住了,嘴里说了一声:“怎么是你来了?”这哪儿是送媳妇来?分明就是仇人寻仇来了。

“三叔从地里回来了。”金珠上前打着招呼,她按以前娘家的时候称呼。

韩兴仁也从窑洞走了出来,看着一家人回来。山娃的大哥没有认出金珠,当韩兴仁走出来,他立马认出人来,惊奇的问了一声:“韩老大?你来干啥?”

山娃看见韩老大,就像沉默了多年的火山,突然爆发,马上大声说:“韩老大,你还敢到我家来?看我今天不把你腿打断?”说着就要往前扑。

大哥一把拉住山娃说道:“你火啥?有啥胡成的?有理不打上门客,先问问他有啥事?”

大嫂刚进院子,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才明白,原来是仇家来了?她忙放下手里的笼,也上前拉着山娃说:“你哥说的对,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人?你还是死性不改。你也不想想,自己做了哪些光彩的事?问清人家来有啥事再说?”韩兴仁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他看着山娃说道:“山娃,你嫂说的对,你就是死性没改,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没想通?现在解放了,我既然敢来,就不怕你打断腿,我是土涌到下巴的人了,你就是把我打死,还得倒贴一副棺材,新政府能饶了你这个杀人犯吗?说实在话,没事我真不想来见你,看见你我也有气。”

金珠也上前对山娃说道:“三叔,你熄熄火,消消气,我们来就是有件事不明白,来问你几句话,没有其他恶意。”山娃的大哥不明白又问道:“你父女两个来了,那到底有啥事?”

没等金珠开口,韩兴仁就问道:“山娃,我问你,前几天金珠的婆婆,是不是在来找过你?你给她说啥了?金珠的婆婆回去就跳河了,她的死是不是和你有关系?”

后山庙比较偏,走亲戚的人更少,张家堡发生的事,根本没人传到后山庙来,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句话问得山娃大哥,大嫂都睁大了眼睛,怎么回事?

他们不明白,山娃一句话,怎么就让人跳河了?他们这都看向山娃,希望他能说明白。

山娃也是一脸茫然说道:“她跳了河,和我有啥关系?你们别想着把这个事,强按在我头上,我啥都不知道。”山娃说着就蹲了下来,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金珠声音很低的说道:“三叔,没人给你按在身上,也不会给你追究啥责任,我就是不明白,我婆婆为啥找你?你都给她说了些啥?我就想弄清楚她跳河的原因。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上辈人对不住你的事,我给你叩头,就算是赔礼道歉了。”金珠态度恳切,说着就要跪下去,韩兴仁在一旁,还没来得及劝金珠。

山娃的大哥,立刻上前扶着金珠说道:“上辈子人的事,都过去了,不用你来道歉,你就说今天找来有啥事。”他转过头,对着弟弟山娃说:“看人家女儿多诚恳,你就把你知道的说出来,让她明白心思就好了,有啥不能说的?”

看见此景,山娃也淡淡的说:“她来啥话都没说明白,说几句闲话,转身就走了,具体说些啥,我现在也不记得她说啥了。”当时山娃就没过脑子,过去的事没有一点印象。

山娃的大嫂说道:“你就是个猪脑子,人家翻山越岭来,肯定是问你啥事了,你怎么没有一点记性?”山娃被嫂嫂骂的直摇头,大哥也无可奈何看着山娃。

金珠见山娃这样,又问道:“三叔,那个事就不说了,你能否记得我是从哪里要来的?我的父母是谁?家人住在哪个村庄?这事也只有你清楚。”

韩兴仁也说道:“这事你肯定记得,当时只有你和老二知道这个事,金珠领回来,就能说会道,有四五岁的样子了,你不会把这事都忘了吧?”

山娃抬着头说:“这事我肯定记得,你那有什么村庄和父母?就是去城里的半道上,在孤鸡岭,不知谁把你仍在水窖里,我们路过,看见狼在窖边刨,把狼赶走,才听见你在水窖里哭,还是我下水窖,把你救上来的,后来你就被收养了。你大在世,就封了我的当口,不让我说出去,哦,对了,你婆婆好像也问你身世了,我当时就实话实说了。”

山娃的一番话,说得韩兴仁,明白了心里的疑虑,也证实了金珠的猜想,时空与现实画上了等号,金珠的婆婆,也就是金珠的生母。

真是:寻根刨底弄清因,原来母亲已明心。

亲生女儿在当面,何不说明把亲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