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赵嘉建立代国(2/2)
赵王迁虽蠢,但也是一个可怜人,时刻担心赵嘉篡位,估计一天安稳觉都没睡过。
赵嘉早就做好了准备,带着这些人很轻松地便混出了城,而此时邯郸刚刚陷落,赵国的军士,也已经放弃了守城,秦军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将邯郸掌控,对他们的阻拦,注定很薄弱。
代城位处邯郸以北,在赵长城的边缘,是与匈奴国接壤的一座城池。
代城距离邯郸不算近,因此赵嘉带着大部分马虽然急行军,避免被王翦一锅端,但来到代城的时候,已经过了二十余天的时间。
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太多饥寒交迫的难民,也遇到了太多因为战乱而丢弃在外的尸体。
此时的赵国,与几年前的赵国引比,有了很大的差别,老百姓收成不足,战乱让他们流离失所,再加上干旱、地震、流寇遍地,仿佛赵国成了一切灾难的聚集地。
一行人沉默不语,公子赵嘉,带着众臣到了代城,第一件事便是宣布:“从今日起,我赵嘉宣布称王!是为代王,而你们,都是我的臣子!待复都邯郸城后,再恢复我赵国的名号。”
众臣都恭敬地跪了下来。
赵嘉放眼望去,虽然这与当初雄盛的赵国比起来,就像是一架草台班子,但他依然第一次感受到,做一名大王的感觉。早知道,他当时就学祖先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反了得了。如果赵嘉当时反了,至少今日,赵国落不到这样的田地。
让赵嘉略感心慰的是,虽然只有一郡,但从此,他再也不用看自己弟弟赵王迁的脸色,这一城,一国,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几年前,父亲赵悼襄王将王位传给赵王迁的时候,他心中虽然不解,认为赵悼襄王并不信任他,但那时他并没有如何愤恨与嫉妒,只是选择了服从。
而这几年,看着自己的弟弟做出了各种浑事,他心中的怨念渐渐加深,对赵悼襄王的怨恨也加重了许多。
他想,若是由他来做赵王的话,或许赵国根本就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他赵嘉,必然不会因为一个奸臣郭开,便轻易去处死李牧,让这一个大将,含冤而死!
这样的话,赵国,也不会这么快,就被灭国了。
赵嘉没有将代城继续称为赵国,也有另外一层考虑,如果他自立为赵王的话,现在正在肃清赵国内各种势力的秦国,恐怕立刻会分兵派将,前来攻打代城,代城,马上就会陷入兵乱之中。因此,赵嘉现在还需要低调行事。
几日过后,代城的秩序在赵国这些大臣的管理之下,渐渐开始平稳运行,只要无人攻打,代国日后必然会慢慢发展壮大,只不过此时的代国,还不如目前快要被灭国的魏国国力强罢了。
代王赵嘉,离开了邯郸王城,秦国也开始全面掌控邯郸王城。
而郭开的奸臣之名,也开始在邯郸城内广为流传。
那些曾经不明所以,被一些谣言影响,认定李牧想要叛变的普通平民,此刻心中对郭开那是恨得牙痒痒的。
不过,他们就算再如何愤恨,也做不了什么,他们只是一群平民,又如何跟一个即将成为相国的大奸臣相比呢。
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这些平民,这几日来秦军在城内大肆抢夺,民不聊生,但好在,秦军不杀平民。
“杨端和,你带领大军,负责接管邯郸城,录清赵国内残余势力。这赵国国内还有几座其它的重要城池,均有一定数量的兵将把守,我秦国想要将赵国完全占据的话,也需要一段时间。我便先与郭开大人回咸阳城,向大王复命。”赵王迁已被看押,邯郸成为了秦国领土,这里也用不到两位大将坐阵,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应该暂时没有大的战事了。因此,王翦决定先一步离开邯郸,回咸阳城跟秦王嬴政商量接下来灭魏、楚、燕、齐的战略布置。赵国被灭,挡在秦国面前最硬的一块铁板已经被踢开,接下来,就是完成秦国几代大王的宏愿,统一这分崩离析的天下,取大周王朝而代之。
“好,王兄尽管离去,这赵国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杨端和一抱拳,态度非常客气。
“相国大人,不如我们这就离去,如何?”王翦又看向郭开,提议道。
郭开眼珠一转,心中似乎还有一些其它想法,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大度地说道:“那是自然,这邯郸城已被攻下,我郭开也是时候向大王汇报了,说不定接下来大王如何治理收束赵国旧地,还需要我郭开的协助。”
“既然如此,那我们这便出发吧。”
郭开着急想要秦王嬴政的封赏,就算邯郸王城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他也必须要与王翦一同离去,借助这个机会,让嬴政重视他郭开。
而赵国,自然可以等秦王封赏结束后,再“衣锦还乡”归来,届时,整个赵国境内,可就是任凭他郭开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