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李牧传 > 第二百四十二章:赵嘉建立代国

第二百四十二章:赵嘉建立代国(1/2)

目录

第二百四十二章:赵嘉建立代国

没成想,唯一有势力和资格跟秦国争雄的赵国,最终竟然是自毁长城,杀名将,献社稷。

赵王迁,身为赵国的末代王,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导致赵国的毁灭,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赵武灵王一手打造的强大赵国,仅仅在经历了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和赵王迁四代后,就轰然崩塌。

赵国的末代王赵王迁,甚至连个谥号都没得到。

赵国,始于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被秦攻灭于公元前228前,共历时175年,不到两百年,令人嗟叹。

而事实上,赵武灵王在盛年之时退位,称主父,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其传幼不传长的做法,已经为赵国埋下了隐患,导致自赵武灵王后,赵国宗室纷争不断。而赵王迁杀李牧的真正原由,并不是担心李牧叛赵,而是担心李牧助兄长赵嘉替赵王迁而代之。

赵国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宗室之争。

……

此时,邯郸城的一个隐秘角落内,赵嘉与一部分朝臣,进行了一段秘密会议。原来,赵嘉并没有逃出邯郸王城,司马兄弟的异动,只是为他在邯郸城的活动打个幌子罢了。

此时的赵嘉,语气激昂,对众人朗声说道:“现在,我邯郸王城已经沦陷,秦国,攻战了我赵国邯郸王城,我的弟弟赵王迁,想必此时已经被秦军俘获。可是,我们赵国王室的血液,不能就此结束流淌,我们大赵国,不能就这么倒下!”

“可是,邯郸王城都不在了,我们又能做什么?”说话之人是司马尚。

他心中对赵王迁早已失望透顶,因此在最后时刻,知道赵国已经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决定跟随了公子赵嘉,这样,尚有一息翻盘的可能。

赵嘉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我是王室血脉,我赵国的王权,不能就此断送在此。现在,我要离开邯郸王城,前往赵国北部边境代城称王,你们若跟随于我赵嘉,必然不会亏待你们。现在,告诉我,你们是否愿意追随于我。”

这件事情他不是第一天在计划了,从李牧死的那一天起,赵嘉便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从那时开始,赵嘉便偷偷地会见了一些信得过的朝臣,商议邯郸城被攻陷后的行动计划。而早在几年前,赵嘉也开始学郭开,培养了一批死士,自然,他不像郭开一样,有赵王迁护着,可以光明正大地培养了四百多名死士,可赵嘉身边的死士,数量上也不逊于郭开。特别是在李牧被杀后,更是迅猛地增长到了过千人。

有这样一支忠实于赵嘉的死士队伍存在,再加上司马尚和司马堂兄弟带着近十万名兵丁的支持,也足够赵嘉干一番大事了。如果未来秦楚齐燕有变,赵嘉就可以直入中原,重建赵国。

至于韩国,之前仅存的最后三城,也在秦赵最后的邯郸决战爆发前两年,被秦国攻战,公元前230年,韩国正式灭国。而三家分晋仅剩的魏国,在赵国陷落后,唇亡齿寒且只剩三分之一条命的魏国,灭亡也只是秦国继续进攻不进攻的问题了。唯还能跟秦国打一下战的,只剩齐楚燕三国了。

赵嘉能不能复国,就寄希望于齐楚燕三国能不能一条心对抗秦国了,但显然,这种可能性,很低。

此时,赵嘉面前的这些朝臣,都是他信得过的一些人。

“我们还能怎么办?只有跟随公子赵嘉离开,否则邯郸将再没有我们容身之地,我们动身吧!”又有一人开口,此人是司马堂,从前线被撤以后,便一直闲赋在邯郸。

“很好,我弟弟赵王迁,没有尽到一名大王应该承担的责任,无端诛杀大将,重用庸材。日后,便由我赵嘉,带领你们,将我赵国重新复兴!秦国再强大,终究磨灭不了我赵国的王者之心!我们走!”

复兴赵国?!

这句话现在看来也只不过说说罢了,在场的人都明白,秦国发展到如今这种强盛的地步,又岂是一朝一夕做到的?

而秦国的野心是一统天下,又怎么会任由他们茁壮成长?

楚国心不齐,王权微弱,难担大任;齐国富甲多年,虽号称带甲40万,但国内投降秦国之声占据多数;燕国在七国中本就孱弱,别说打秦国,打赵国,都不可能,惨败的赵国都能狂揍燕国;如果秦王嬴政不犯大错,秦国统一天下的态势,不会有改变。

他们这些人,只是一群无处藏身的臣子,想要寻一处还能让他们身处高位的地点罢了。

当然,他们还是很配合地说道:“有公子赵嘉带领我们,我们赵国,必会再次崛起!”

毕竟赵王迁是赵嘉的弟弟,他们也不好在这里说赵王迁的坏话,因此谁也没有提及赵王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