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2)
那只手将铜壶放下,拿起茶壶,将茶水倒进方子书的茶杯里。旋即,他拿起桌上的另外一个、没人用过的茶杯,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
方子书的视线终于从茶具上转移了,他擡起头,看向面前的人。
对方学着他的模样,轻抿了一口茶汤,然后,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方子书说:“堂主。”
听到“堂主”两个字的方有崖,瞬间牙疼起来:“这里就咱俩,你还叫什么堂主?”
对于方有崖的牙疼脸,方子书也很配合地
改口:“兄长。”
“这还差不多……”方有崖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茶汤,这才道:“难得见你对除了剑之外的事情上心。”
方子书知道兄长说的是什么,他也知道兄长早将他与杨昭应的谈话尽收耳中:毕竟方有崖的院子,就在他住的地方不远处。这么近的距离,他过来遛个弯,不就啥都知道了。
所以,方子书对于兄长的话,依旧很平静:“他毕竟是我的弟子,我不管的话,谁管?”
方有崖看着方子书,忽有些好奇地问道:“说起来,我一直没问过你,你怎么突然之间就决定收徒弟了?而且不是在门派里收,还是看中一个尚没有拜入门内的弟子?”
要知道,方子书的“剑痴”之名,可不是这两年才闯出来的,他早有此称号。
如果他要收弟子,只需要在门内说一声,相信有不少弟子愿意过来拜师的。
可他没有在门里选弟子,而是选中了身在云州的杨昭应。
“是因为他之资质?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对于兄长的疑惑,方子书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我选他……其实没想过什么资质,只是觉得,他身上有一股韧劲,很像是当初的我。”
当初的我四字一出,方有崖微微一怔。
他看着方子书那张平平无奇的脸孔。
许多人都说过,执剑堂主方有崖,温文尔雅,器宇轩昂,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而他的那位兄弟,“剑痴”方子书,在武功上是绝代高手,可样貌……
他真的是方有崖的兄弟吗?
如果是兄弟,为什么两人的样貌差距会这么大?
方有崖想说方子书当然是他的兄弟,是血脉相连的手足至亲。仅凭一张脸,能看出什么?
可方有崖也知道,如果不是他年轻气盛……方子书的脸,不该是这个模样的。
方子书失去容貌后,他将自己封闭起来,一心一意钻研着剑术。所以,杨昭应身上的韧劲,让他想起了那段时间的事情吗?
可能是方有崖盯着自己太久了,方子书淡淡道:“当然,我收他为徒,还有一个原因。”
方有崖回过神来,他知道方子书虽然已走出来,可他不喜欢听方有崖再提起当初的事情。无论是安慰他,还是自责,他都不喜欢。
所以方有崖压下心头事,他道:“什么原因?”
“无端剑。”方子书轻声说出这三字,不出意外,他又见到了方有崖愣住的模样。
方有崖不愣住那才叫奇怪:因为这无端剑,本该是供于青云剑阁之上,受万人敬仰的剑神之器。
可有人将它取出来,并将它交给了方子书。
那个人是,是玄明真人。
方有崖至今都不知道玄明真人因何将这柄剑神之器交予方子书,而方子书又为什么能坦坦荡荡地收下。
玄明真人对于方有崖的疑惑,只是说:“既是‘剑神之剑’,那便让最痴迷剑的人,去研究‘剑神之剑’与‘凡人之剑’,究竟有何区别吧。”
“我在看见昭应时,忽有一种预感:他,能够继承我的道。”说到这里,方子书转目看向他放在一旁的无端剑,谁也想不到,堂堂的剑神之剑,连剑鞘都是用布条缠绕着。
这一幕,落入原本还有疑问的方有崖眼中,让他只能沉默。
或许掌门真人说的是对的。
俗事挂了身,便很难一心一意去追寻自己的道。而掌门真人将无端剑交予只挂了个闲职的子书,恰好能将这柄剑的作用发挥到底。
可是……子书的道,又是什么呢?
方有崖不知,所以他也不知,方子书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没有向他说出。
那应是刚拿到无端剑的头两年,方子书没有选择在隐秋山闭关研究,而是下山游历。他企图在游历中,试验这柄剑。
只是当他游历到云州一带,在似是无垠的草原之上,他见到了一个人。
一个很奇特的人:他身着一袭白衣,并未束发,而是将长发披散起来。相貌中正,但算不上年轻,因为他下巴上有了胡茬。
方子书见到他时,他正用这身风流潇洒世家子的打扮,在给牧民们养的牛挤奶。
方子书并不是好奇心强烈的人,所以他只是看了对方一眼,便转身离开。
可没走几步,他就被人叫住了。
方子书回过头,果不其然,叫住他的,是那个正在挤奶的男人。
这个男人,带着浅浅的微笑,打量着方子书。过了一会儿后,他的视线停留在方子书背着的剑上。
方子书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正想问对方有何事时,男人突然道:“放下那柄剑吧。”
这要换了个人来,听见这话估计就直接抄起家伙揍对方一顿。
可方子书没有动作,他甚至没有生气,而是面无表情地看着男人,说:“这是我的道。”
然后,他就听见男人说:“如果有朝一日,你终将死于你的道上呢?”
男人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诅咒,而且是针对方子书的诅咒。
方子书理当动怒,可不知为什么,在听见这句话后,他心头突然一动。
因为他突然觉得,面前这个男人没有骗他。
所以,有朝一日,他会死在自己的剑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