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1/2)
第320章
就在所有人以为祝双会讥讽回去时,却有轻笑打断了一众胡思乱想。
谁会在这个时候笑?
众人寻声望去,却见主座上,紫袍青年正端起玉盏,唇边笑意清浅。
察觉到众人视线,世子殿下也未擡眼,只将琼浆饮尽,才慢悠悠地说:“小王曾听闻游城主与祝副城主关系不睦,如今见二位互相关心,方知谬论。若陛下、父王得知二位如此和谐,想来也会欣慰。”
明明是明枪暗箭的斗争,可在世子殿下的口中,游襄与祝双好像成了异父异母的兄弟,一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模样。
这也把祝双恶心的够呛,奈何说话的人是世子殿下,他只好认了游襄这个“兄弟”。
“有游城主关怀,实乃祝双之幸。”
在官场混么,总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祝双如此安慰着自己。
偏偏这时候,他察觉到对面那双眼睛看来,然后一声轻笑。
“殿下不知,若无祝大人,臣一介病弱身,只怕难以撑持至今。”游襄笑着,这使得他的脸色越发苍白:“祝大人对天意城、对陛下的忠心,上天可见。”
祝双:“……”
也幸好游襄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太久,他看向上座的世子:“殿下愿屈尊驾临城主府,实乃臣之幸事。臣以一杯水酒,恭祝殿下玉体安康。”
言罢,游襄端起面前早被游十四斟满的酒盏,起身对世子一敬。见他起身,其余人也端起酒盏,起身向主座上的青年遥遥一敬。
“恭祝殿下玉体安康。”
世子殿下也端起酒盏,对着众人一敬,随之饮下酒水。见这一盏迎客酒饮下,游十四轻轻击掌。
便见两队小厮手端瓷盘,进入观月园。他们来到宾客面前,将手中菜品一一放下。随即又转身退下,其动作之快,宾客都未能看清他们的面容。
这两条长长的队伍在十几个呼吸后,尽数退出观月园。这时候,游襄再开口:“府中甚少举办宴席,厨师们也无甚经验。因此这些菜肴虽准备妥帖了,却难免东施效颦。还望诸位莫要见怪。”
众人哪里说得出见怪的话,一个两个笑道城主谦虚。再低头一看,可不得了。
桌上不仅摆着青梁二州的特产,还有京城的宫保鸡丁,益州的鱼香肉丝,甚至还有安州的鱼脍等等。
且不论这些菜正宗不正宗,光是卖相便足以唬人了。
正当所有人准备拿起筷子时——
“这是……”
疑惑的声音响起,众人下意识看去,发现又是世子殿下。而世子殿下对着满桌菜肴,微微蹙眉,难道他对这些菜不满意?
这要换个人,指不定磕头告罪。可游襄沉稳询问:“殿下,怎么了?”
世子殿下拾起专门为他准备的玉筷,伸出筷子
,却不是夹起菜肴,而是轻叩装着菜肴的瓷盘。
“苍树轻枝红梅傲,风雪不扰。”世子殿下念出这句话,随即看向坐在下方的游襄:“这是林红梅的作品?”
游襄回答:“是。”
此言一出,便听见四周响起吸气声。
也难怪他们会震惊,这林红梅,原名林三郎,乃是几十年前江南一带的瓷匠。林三郎在烧瓷之余,还有个爱好,就是在瓷上绘制红梅。他所绘制的红梅,生于苍树老枝上,迎风沐雪,傲骨天成。
只可惜他这个爱好,为众瓷匠所不喜。
要知在几十年前,瓷窑最忌讳这种临阵发挥的事情。制瓷都有一套流传下来的流程,如果打破这个流程,天晓得这一窑瓷器会不会毁了。
林三郎也知众瓷匠不喜此事,虽想辩解,却又担忧自己一任性,便会丢了瓷匠这份工,只得默默隐忍。
而那些绘了红梅的瓷器,就此流散于世间。直至某一年,先帝下江南,见到林三郎所绘的红梅瓷器,甚是喜爱,便下令寻其见驾。却不想寻到对方踪迹时,为时已晚:林三郎因劳累过度,再加上心结难解,于先帝下江南前的一月,病故家中。
先帝在得知林三郎病故的前因后果后,甚是痛惜。痛是为瓷匠们的冥顽不灵,惜是可从林三郎所绘红梅上见其铮铮傲骨。因此,先帝下令,于民间收集林三郎所绘的红梅瓷器,并御笔亲题一词:“苍树轻枝红梅傲,风雪不扰”。
这句话流传到民间后,世人便称林三郎为林红梅。
林红梅死的太早,保留下来的瓷器并不算多。而这些不算多的红梅瓷器,基本上都进了先帝的私库。
如今,游襄这里不止有林红梅的瓷器,他还拿出来用?!
应是察觉到众人震惊,再见世子殿下蹙眉,游襄道:“此物乃是先帝所赐。”
“既是如此……”世子殿下又敲了敲瓷盘:“又为何拿出使用?”
“先帝赐下此物时,臣也说过,物若不能尽其用,留之不过摆设。所以先帝要赐臣此物,臣必然会使用。”说到这里,游襄浅浅一笑:“先帝听完后,不仅没有斥责臣,反而哈哈一笑,说想用便用,反正他还有许多。”
听到这里,世子殿下微微眯眼:他已听出游襄是在隐晦提醒,他深得先帝及今上信任。所以一名靖安世子想说话,还不够分量。
不够分量么?世子殿下在心中轻哼一声,面上则是露出如游襄一般的微笑:“先帝与今上对游城主的器重,小王自幼便有所耳闻。既是如此……”话至此处,世子殿下将玉筷一摆:“这带着先帝隆恩的红梅瓷盘,还是交于游城主用吧。筝儿——”
站在世子殿下`身边的少年走上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