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2/2)
当然,人心惶惶的是那些来到天意城的江湖人。对他们来说,“东铸”十数年才现身江湖一次,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天晓得“东铸”下一次现身是不是在他们年老体衰的时候。
也因此,这段时间涌向天奇山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会发生斗殴事件,不过没有死人:倒不是江湖人不怕杀人,而是“东铸”说过,不喜见到血腥。
再加上靖安世子驾临天意城,言明不可伤人。要不然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江湖客,还真不怕对方手上拎着的刀。
江湖客是人心惶惶,生怕见不到“东铸”。可对于住在天意城的百姓来说,这不过是热闹罢了。
老茶就是个看热闹的人。
老茶一如其名,是天意城的茶农。他这大半辈子,就靠自家支起的茶摊以及天意城外种着的十几棵茶树过日子。换言之,一个人种,一个人摘,一个人制茶,然后一个人卖。
而老茶的茶叶生意,之所以没有彻底垮掉,主要是因为,他抓住一个时机。
什么时机?其实很简单:他把自家茶摊开去天奇山的山脚下了。
这大半年,因那位“东铸”身在天奇山,来到天奇山下的江湖人是越来越多。这些江湖人,要么就一壶烧刀子就二斤牛肉,要么一缸粗茶咕噜咕噜全当解渴。
这不是茶摊的商机是什么?再加上他来的及时,占了天奇山下最好的位置。这大半年里,老茶差不多赚了之前卖茶好几年才能赚到的钱。
天刚朦胧亮,老茶便推着推车,一边和打开城门的军士们打个招呼,一边直奔天奇山。
自天意城内看天奇山,总让人觉得
天奇山离天意城很近。其实不然,天奇山是因为山高且巍峨,才会有离得很近的感觉。事实上,天奇山离天意城,至少有二三十里的距离。
不过对于老茶这种干惯苦活的茶农来说,这点距离也就是多走一会儿路罢了。
老茶就这么推着车,在山道上走着。当天渐渐亮起来时,他已到山路的附近。
山路最右边,有一座用木枝和茅草搭起来的草棚,那就是老茶的茶摊。
老茶来到茶摊附近方才停下,他扯下脖颈上的布巾,擦了擦汗水,这才将车上已煮好的茶汤、备好的黄酒等江湖人喜欢喝的东西,都一一搬下来。
至于卤牛肉那些东西,他是在城里卤肉摊的二牛那订的货,二牛和他极熟,要不了多久就会把卤牛肉送来了。
现在么,他得赶紧把水烧上,说做就做。
老茶来到灶台边,掏出火折子,正准备点燃时,他突然一愣。又凑到灶台边,嗅了嗅,确定自己没闻错,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妈的!”
老茶骂了一句:因为不知道哪个兔崽子,在他的灶台里撒了一泡尿!
老茶又检查了下柴火,幸好这兔崽子没在他的柴堆上放黄汤。要不然,还得去找人买点柴火来。
老茶将灶台里沾了尿液的木柴挑出来,扔在一边,择了些干柴和杂草一并塞进去,这才嘀咕道:“幸好没人发现……”
“什么没人发现?”
有人好奇询问。
老茶下意识擡头,就看到一张鬓角虽已白,却仍是笑呵呵的笑脸:“老茶,你干什么呢?”
“老……老段?”
一见是他,原本提心吊胆的老茶松口气:“我还以为是谁呢。”
“啊?我吓到你了吗?那真不好意思。”老段虽然是这么说,不过他还探头看着老茶一举一动:“点火呢?不过你这灶台里咋这么大股味儿啊?”
“也不知道是哪个小兔崽子在我这灶台里撒了泡尿!幸亏没人看见,不然我这一锅茶汤怎么卖啊?!”
老茶刚和老段这么抱怨,可话刚出口,他突然一僵:等等,没人看见?他面前不就是个人么?
“呃、呵呵,呵呵,老段,我……”
老茶本想和人解释是灶台有问题不是茶汤有问题,他的茶汤还能喝你别想太多……可他怎么想怎么觉得这话不是个味儿呢?越解释越糊涂啊!
可老段就没有老茶想的多,他看了看地上的木柴,然后说:“老茶,你可是做了件好事。”
老茶一脸茫然:“啊?”
“你忘了么?自‘东铸’来后,这山林间的野兽多了不少。昨夜又下了一场雨,你这灶台啊,就成了某只母豹子暂时栖身的窝儿。你瞧,这灶台里是不是有点点乳白?那就是母豹子的乳汁。”
老茶按照老段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那几根扔在地上的木柴上,沾着点点乳白。
老茶摸了摸下巴:“所以……我还干了件好事?”
“是啊。”
“……弄得人怪不好意思的。”老茶摇摇头,又看向老段:“老段,又来喝早茶?”
“是啊,想你种的紫玉玲珑想的紧。”老段大步流星地走进茶棚内,寻了张座椅坐下:“我要喝现泡的,赶紧烧水吧。”
“好好好,你稍等一下。”老茶赶忙将灶台里的火点燃,又赶忙将大壶架上。
“还是紫玉玲珑配二斤卤牛肉?可卤牛肉二牛还没送来呢,我这里有重阳糕,我自己做的,你要不要吃两块?”
老段顿时一乐:“你要是舍得,我当然不客气。”
将水烧上后,老茶快步来到老段面前,将怀里揣着当早饭的重阳糕拿出来,放在他面前,这才道:“这有什么舍不得的,都是老兄弟嘛。”
老段看着这有些变形的重阳糕,也不嫌弃,拈起一块放进嘴里。随后,便像是吃了什么珍奇美味一样,惬意地眯起眼:“唔,一尝就是老兄弟你的手艺!”
老茶哈哈一笑。